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作者:煌未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038章 秦老匠

书名: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作者:煌未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3

十余里,换算成后世的度量衡,也就是五公里不到;

乘着马车,晃晃悠悠走了不多久,一处四下荒芜的院落,便映入刘荣眼帘。

——之所以四下荒芜,显然是因为曾经,被少府人为清过场。

再看那院落的残破,显然也已是废弃多时。

“岑迈这个少府,很不错。”

只简单一语,刘荣便言简意赅的表达了此番,对少府令岑迈的赞赏。

可千万别觉得这残破的院落,也是岑迈在挤兑皇长子!

实际上,无论是少府的各式军工作坊,还是民间的轻工、手工作坊,大都会以‘僻静无人’为第一选址要素。

少府防的,当然是国家战略级别的技术泄漏;

便是民间的手工业,也同样有着原始的保密意识。

而此番,刘荣显然也不可能是单纯想搞个玩具出来,就冒天下之大不韪,以皇长子的身份,插手忌讳繁多的少府。

——往小了说,刘荣会凭借这次做出来的东西,来打响自己冲击储位的第一枪!

往大了说,这更是自先帝驾崩以来,皇长子第一次以一件正事儿,来走进朝野内外的视线当中。

所以,即便这处院落,或者说‘作坊’不算大,又四下荒芜、废弃多时,刘荣也完全不会觉得自己被怠慢。

非但不觉得怠慢,反而还会觉得:嗯,岑迈这个少府,还是挺懂事儿的……

“大哥?”

走下马车,在作坊外驻足许久,玄冥二少的眉头只越皱越紧。

轻声一呼,却并没看到刘荣脸上,涌现出意料之中的恼怒之色。

“走,进去。”

对两个弟弟的神色,刘荣只当没看到,随意招呼一声,便一马当先走上前去。

走进院内,原本四散歇息的魁梧匠人,也在刘荣走进院内的刹那,稀稀拉拉汇聚在了殿中央。

“见过皇长子。”

“——见过皇长子。”

没有想象中的三叩九拜,甚至都没有诚惶诚恐的躬身大礼;

只拱起手,略一俯身,便算是和刘荣打过招呼了。

反倒是刘荣,在抬脚跨过院门门槛的瞬间,脸上便立时涌现出令人如沐春风的和煦笑意,见众匠人拱起手,更是赶忙依次回礼。

对于不明所以的人来说,这或许会很奇怪。

——堂堂皇长子,半个准储君,需要对这些粗鄙的匠人这般礼遇?

便是需要,这些匠人又怎敢这般托大?

事实上,真要论起地位,在场这些匠人,还真没几個无名小卒。

便说那站在最靠前、距离刘荣最近的位置,隐隐为众匠之首的黑脸老匠,便是少府数一数二的大匠,妥妥的技术大拿!

根据刘荣的了解,这老匠姓秦,约莫五十出头的年纪,精于各类金属器具、甲兵的制造不说,一手炒钢的技术更是炉火纯青!

如今汉室,或者说是少府的年钢铁产量,大约在八千斤左右——无一例外,都是炒钢。

而这秦老匠一人,便能贡献出超过二百斤的炒钢产量,独占少府总产量的四十分之一!

如此大匠,少府自是视若珍宝,不单为其申请到了八百石的职务级别,更是在朝堂发放的俸禄之外自掏腰包,另许下每年二十金,以及逢年过节时发放酒肉、布帛的超高待遇。

算下来,秦老匠一年的总收入,已是不亚于寻常二千石的俸禄,以及绝大多数关内侯的封国产出了。

这秦老匠具体什么来头,刘荣还不太清楚;

但刘荣知道:即便是到了皇帝老爹的面前,这秦老匠,那也是能喝上一碗茶、说上几句话的。

若是少府令岑迈也在一旁,更是要对这秦老匠持子侄礼,奉之若亲长。

至于其余的人,虽然没有秦老匠这样的大拿,却也无一例外的和秦老匠有关——不是学徒、弟子,便直接就是秦老匠视为衣钵传人的子侄。

算下来,小院者足足二十个匠人,竟有十四人姓秦!

“小子斗胆,此番劳驾秦公,还请秦公莫怪……”

只大致扫了一眼院内众人,刘荣便郑重其事的整了整衣冠,方上前对秦老匠拱手一拜。

刘荣这般作态,那秦老匠也没拿乔,在那黝黑的脸上,强挤出一抹刻意的笑容。

“公子,言重了。”

“我辈匠人,都领着丞相府发放的俸禄,将名讳记录于少府的《匠吏册》,虽非官身,却也恬不知耻的自诩为汉臣。”

“陛下有令,我辈自不敢推阻,自当以微末之才,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只不知此番,公子欲使我等……”

在如今汉家,匠人的地位,实际上并不很高。

正所谓:士、农、工、商,谓之曰:民。

作为社会地位低于农民,只略高于‘商贾贱户’的工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勉强饿不死的社会处境。

但匠人和匠人,也是有区别的。

尤其是民间乡野的匠人,和录名于少府的‘吏匠’之间的差距,更可谓天差地别。

便说这秦老匠,区区匠人出身,便是有半个官身,也不过八百石的级别;

但到了刘荣面前,也能这般直截了当的问:皇长子找我们来,到底是为个啥?

而对此,堂堂皇长子刘荣,却也只得当即赔笑:“叨扰秦公,又耽误了诸公的正事,是我这后生晚辈的不是。”

“只如今,朝堂正值多事之秋,往后数岁,关东或有剧变。”

“思虑再三,小子这才斗胆请求父皇,调诸公助我做一些器具……”

对于秦老匠,刘荣的姿态摆的极低。

不单是因为有求于人,更是因为这秦老匠,本就当得起刘荣这般礼待。

听闻刘荣此言,秦老匠面上冷意稍缓,只默然点下头。

对于朝堂上的事,秦老匠知道的不多,也不感兴趣。

但听刘荣话里的意思,显然也不是闲着没事儿干,找自己来胡作非为,蹉跎时光。

至于刘荣口中的‘为关东剧变做准备,请诸公做一些器具’,则是被秦老匠下意识过滤掉了。

——刘荣年不过十五六,又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其出宫行走的次数,怕是还没自己入宫陛见的次数多!

就这么个娇生惯养的公子,还能做出什么有用的器具?

秦老匠不敢奢望其他,只求刘荣别太磨叽;

抓紧把刘荣异想天开的玩具做好,自己也好回到岗位,继续忙正事。

念及此,秦老匠终是抬起头,再道:“我辈匠人,大都是胸无点墨、目不识丁的糙汉子。”

“公子有什么想法,大可直言不讳。”

却见刘荣闻言,当即含笑将手探入衣袖,而后在秦老匠目光注视下,接连取出七八张绢布,而后含笑递上前。

伸手接过刘荣递上前的绢布的同时,秦老匠暗下也不由腹诽起来:这些个纨绔子弟,一点都不知道节俭,居然拿布作画……

“嗯?”

腹诽之语未罢,秦老匠的目光便落在绢布之上,那密密麻麻的线条,以及随处可见的文字标识之上。

就看了一眼,秦老匠的目光,便再也没能从绢布上移开,更顾不得吐槽刘荣暴殄天物,拿布料作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9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