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01章:君临(一)爵位之议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这位小君子倒是好见识,每每有异于常人之语,不知在邘国之内是何爵何职啊”小宗伯似乎注意到了角落中的年轻人,投来关注的目光。

“小子惭愧,只不过是军中一佐吏甲士而已,此行受主君之命跟随井奚大夫而来,护卫其安全。”于正面不改色地说着既定的那套说辞,继续伪装者自己的身份。

“哦,仅是军中之士,有此见识倒是殊为难得。”小宗伯点点头表示认可和欣赏之意,又特意对着他道:

“若是按你的说法,邘氏军事实力雄厚,足以自守。循的是许国之例,只需一个名号即可。可是你可知,当年许国仅仅是一男爵,而邘国是何爵,邘叔传下来的可是公爵之位,这又如何能相同。

除非除非降等袭爵,还有一丝可能。”

小宗伯倒是提出了一种可能,但他话中仍充满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于正闻听此言,却是立马看向了百里奚,百里奚自也瞧见了主君望来的眼色,他能分辨出小宗伯此言确实是实在的肺腑之言,可是此事非同小可,岂是这么轻易能决定的。因而既未答应也未回绝,只是又聊了些旁的话题。

贬爵容易,可是诸侯想要升爵却是千难万难,众观周朝之前的历史,除非有平叛、开疆这样的泼天大功,不然诸侯们是没有机会进一步升爵的。否则齐国、晋国也不会一直只是侯爵之位了。小宗伯也明白,这不是百里奚所能做主的,因而也未曾进一步逼他下决断。

双方又聊了一时三刻,小宗伯这才告辞出来,谢绝了晚宴的邀请,百里奚只得又识趣地赠了些“献金”。

送走了小宗伯,于正和百里奚二人便于室内进一步商量起来。此次交谈应该说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该得到的信息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也大概知道了王室礼官们是个什么意思。

百里奚言道:“桓王2年,鲁桓公谋杀其兄鲁隐公,自立为君,因为理亏,未向桓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周天子册封的制度便遭到破坏,但若论名正言顺,这一步却是不可少的。”

百里奚担心于正因为求爵之事进展不顺,起了自立为君的心思,故而重提旧事告诫于正。特别是复国之事,若要得到其它诸侯的认可,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鲁国是东方的大国,实力摆在那,又有不少附庸国,各诸侯们做不到无视它,但邘国目前显然还没有这样的实力。

若是实力足够,便如当年的郑国一般也可无惧王室影响。当年周王一怒之下消去郑庄公的封号,郑庄公也是丝毫不惧,敢于王室开战,逼得王室最后不得不以惨败收场,主动来修复关系,重新复爵。

也因此事的影响,之后继任的周天子们并不会主动去削减诸侯们的爵位,以免引起诸侯们的反叛,周王室已经再无实力发动平叛战争。

所以这降等袭爵初听来,似乎带着些侮辱之意。

“终究是邘国没落太久了,也难怪人家会看不起。”于正叹着气道。

之后的几日,通过井氏宗族的力量,于正和百里奚陆陆续续又会见了一些畿内的王室官吏,礼物陆陆续续送出去不少,但求爵的事情却是一直停滞不前。

直到元锐处也传来消息,齐国似乎有意在郑、邘之间权衡,甚至有可能为了拉拢郑国而出卖邘国的利益,而且卫国也有意收回卫地的封邑,齐国似乎也是支持的态度。

真的是全员恶人啊,之前想指望它国特别是齐国,如今看来还是太天真了。

此事让于正内心彻底定下了主意来。降等袭爵就降等吧,好歹先把诸侯之位给定下来,如此他才能有余力和郑国、齐国、卫国等国周旋。

如此,百里奚便带着于正又亲自登门拜访了小宗伯,送出了不少礼金,这才换来小宗伯答应尽力一试的话语。

周朝属于诸侯的外爵有五等:公、侯、伯、子、男,均世袭罔替,封地称国,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

周礼地官大司徒: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属于诸侯国内的内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如今天下各诸侯疆域早已变更地面目全非,所以封爵也不再以土地疆域为主要的考量了,这一点上可供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既然是降等,自然“公”的爵位于正是不想了,可接下来的四等爵位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男”爵,“男”爵是周朝吾等爵位,一般是异姓之国,而且多是附庸地位的小国。于正好歹是姬姓,以姬姓封赏男爵则未免太低了。

再说“子”爵,“子”爵是周朝四等爵位,倒也有很多,但无一例外都是蛮夷。比如楚国楚子、吴国吴子、越国越子等如今已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君,还有莒国、牟国、温国、沈国、顿国、钟离国等等。

所以“子”爵也不是最佳的选择,但却也是有可能的。

再说“伯”爵,“伯”爵是周朝三等爵位。封伯的诸侯主要有秦国、郑国、曹国等,小宗伯认为“伯”爵相对的可能性最大。

而“侯”爵,是周朝二等爵位。周朝诸侯国中,绝大多数诸侯都爵位都是侯,所以才叫“诸侯各国”,比如有鲁国、齐国、陈国、蔡国、卫国、邢国、晋国、燕国等。在本质上来说周朝的公爵和侯爵差不多为一级,只不过公爵的地位和待遇优越一些。

所以“公”爵和“侯”爵来说未免太高,毕竟于正未有开疆拓土、平叛和抵御异族等大功,只是华夏内部的战争,故而贸然封侯爵也会使各诸侯国有意见。

“邘子”或者“邘伯”,这一切皆要看小宗伯的运作手段了,于正现在只想快些搞定诸侯之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9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