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九章:朝堂暗涌(三)接着忽悠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于正、弘演大夫各自归营后,自是每日训练麾下军伍不停。

这些时日以来,有了比斗之约的激励,营中步徙们的训练是愈发刻苦。自然的,营中粮秣消耗也是极大,一月不到,于正又拉下了不少亏空。

好在随着宁速大夫和许穆夫人的相继归国,二者都成功从宋国和齐国带回了不少粮食,倒是成功抑制了高昂的粮价。特别是许穆夫人此行,齐桓公赏赐甚多,除了众多的钱粮之外,另有“归公乘马,祭服五乘,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等物。

于正与许穆夫人的关系向来不错,见此却是厚颜上门,向夫人借些钱粮以作军资。夫人赞赏了于正积极练兵,力图恢复旧土的行为,大方赞助了不少,但同样也提出了要于正多买马匹,组建战车的意见。

于正嘴上自是答应地好好的,收下了钱粮后却并没有真去陶丘城中买马。一来是如今道路难行,秦国、晋国的卖马商人不至,如今陶丘城内马匹的价格都快涨上天了。二来虽然身边不断有人向他提出要组建战车的意见,他也一度犹疑过,但犹疑过后他还是决定先坚持己见,真正撞一回南墙再说。反正再有十日,与弘毅大夫比斗之后便可知晓结果如何,那时再去斟酌调整吧。

于正将新筹措来的钱粮全部都交给了计察管理,计察则正好借机向于正汇报这些时日营中的收支情况。

只见他怀中抱着厚重的一摞竹简,身后还跟着两名随从,二人同样抬着厚厚的竹简文书,营中各项收支便都在这些竹简之上。

“这么多”于正见三人又抱又抬的架势,却是着实吓了一跳。

“主君,这是最近二十日营中的各项收支情况,包括军伍营中每日的钱粮消耗、军备损耗,也包含工匠营中每日的出产和收入情况,还请主君一一过目。”计察锯坐于下首,将竹简文书一一呈上,并不时为于正做着详细的讲解。

“入:十七日,匠营新制弓弩十一把。”

“出:十九日,军营消耗粟米十石、豕肉半扇。”

“入:二十日。借许穆夫人金二十斤,累计借款”

此时的金不是后世的黄金,而是铜的意思。铜是此时唯一的贵金属货币,各国通行,而且每枚货币都非常足两,一枚枚数不方便的话,可以拢共放一起称,重量是一样的。

看着单独罗列出来的一条条收支明细,不一会儿于正就头大起来。这些记录可谓是非常繁碎,用的数字又是此时的古文字,看起来非常的眼花缭乱。

“主君,可是察有记录不明的地方,还请主君指正。”计察看到于正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却是小心地出言问道。他自问对营中各项收支记录地非常详实,绝无任何纰漏之处。

于正转过头来看着计察,的确自己这手下做事认真严谨,倒还真不是他的问题。说来这却是自己平时太忙导致的一大疏忽,没把后世先进的统计方法和阿拉伯数字教给他。导致这账虽然记得很是详细,但是十分琐碎,不好核对。

可是找个什么说辞才好呢,那统计之法和和阿拉伯数字明显是异于此世的东西,如何才能不让他有所怀疑呢

认真思虑了一会儿,于正却是肃穆地对着计察言道:“子肃啊,你我做君臣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的为人如何我都看在眼里,是非常值得信赖的。”

“谢主君夸赞,察必当尽心竭力,为主君记好每一笔帐。”计察听主君夸奖自己,激动地下拜言道。

“恩,很好。”于正先是夸奖了一番,这才真正进入主题:“接下来我要讲的话,涉及隐秘,你可切记不可外传啊。”

“啊”计察吃了一惊,虽然不知道主君要说什么,却也赶忙言道:“多谢主君信重,察必当守口如瓶。”

于正这才装神弄鬼地说道:“昔年,吾尚幼时,性情顽劣,曾夜宿宗庙不归。睡梦之中却得祖宗传下一书,名曰周公算术,乃是昔年周公旦所著。其上所载统计和图表之法,大异此时。然吾梦中细细学之,发现此二法堪称精妙绝伦之术,用于收支记录却能提效十倍不止。”

“却有此事主君莫非是得了祖宗庇佑”

计察初时还有些半信半疑,直到于正将这统计和图表之法真正传授于他,他才逐渐相信。毕竟这统计、图表二法不同于此时的任何算法,除了神授,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其它可能。

而且古人本就迷信,“莘吞薏苡而生夏禹,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契,姜源踏巨人足迹而生周弃”,夏商周三代的始祖都有着玄乎的出身。

所以于正将一切皆归于梦中所得、祖宗所授,并假托大贤“周公”之名,将后世的知识包装了一下,也算一种玄乎的办法。

“这是0、1、2,这些是简化数字,书写起来非常的方便。”于正先教了计察后世的阿拉伯数字,待他学会后又教他简单的统计学知识,并教他绘制图表。

“你看,你这几卷竹简的所有收支数据,我只需要使用一个简单的图表就都能记录清楚啦,而且所有数据都在一个表里看起来也更加的一目了然。”

于正想要在一卷空白竹简上绘制一个大表格。结果因为竹简是由一条条的竹片串联而成的,毛笔绘图时却总是断断续续,并不十分方便。

“要是有纸就好了。”于正不禁吐槽道。

“等等,纸”于正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

“对啊,化学的东西我不会做,可造纸的过程只涉及物理的重构,却是要简单的多了。我营中钱粮匮乏,完全可以造纸赚钱啊。”

于正脑海中认真回忆起古代的造纸术来,特别是西汉蔡伦改良后的造纸术。

首先是原料,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树皮、竹子一类富含纤维的植物,甚至麦秆、草茎等也都可以,从原料上来说并不难得。

再者是工艺,工艺上主要是把原料尽可能地捣碎,变成更细小的木质纤维。这就需要人工不断进行切割和捶捣,甚至加水蒸煮,捣烂成浆,变成木浆液。到这时,便成功了大半。而后再用细篾编织的捞纸器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经过晾晒之后再揭下,就变成了真正的纸张。

应该说,归功于后世教材对“四大发明”一直以来的大力宣传,于正却是不只一次地看到过蔡伦造纸的流程图,此刻回忆起来倒也不离十。

作者题外话:求票,求票,为了主角日后精彩的上洛之旅投上一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8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