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8章:铁的扩张(二)铁器出口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铁器的开放非同小事,一个不小心甚至会动摇黑山的根基。但是如今铁器已经对外流传,再捂也是捂不住了。再者说,铁器产量在不断提升,于正治下四邑的内部消耗始终有限。

饱和之后,工备司铁器的生产要么是减产量,要么是变库存,相对来说其实都不是良性的发展。

经过端木容一提醒,于正也恍然大悟,瞬间转变了观念。明白了自己原本是小农思想在作祟,只想把好东西都给捂严实了。

而商人出身的端木容头脑更为灵活,他的建议是让铁器在各国间流通起来,如此可以源源不断地换回对黑山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让自家的实力继续快速增长。

另外,端木容想不到但是于正因为超前的知识能意识到的是,或许可以利用铁器在各国间的流通,建立起“铁器霸权”来。

就像后世有美元霸权、石油霸权一样,当各国意识到“锻铁”可以作为一种战略资源非常重要的时候,控制着“锻铁”炼制技术的黑山,或许就能建立起类似性质的霸权体系。

当然,这一切如今还只是于正脑海中的疯狂设想。

“端木容所言不无道理,只要关于“锻铁”的炼制之法继续得以保密,将部分铁器流出不仅不会损害黑山利益,而且能换回大量物资,增强黑山现有的实力,这是明智之举。”

于正先给此事下了定议,肯定了端木容的说法,接着又继续说道:

“如此,咱们便来议一议,哪些铁器在可开放之列,哪些又暂时还不能开放。另外,关于铁和铜的兑换比例如何,也需要议上一议。”

家臣们见于正主意已定,也只能就此作罢,转而回到了怎么开放铁器贸易的具体事务上来。

家臣计察率先发言道:“铁器农具应该是可以对外开放的,铁器兵甲则应继续严防死守,不让它们流出去。若是被我们的敌人所得,反成为伤害我们的利器,岂非不美。”

不少家臣也是频频点头,皆同意这个意见。

端木容则是带着几分担心之色说道:“想法是好的,只是实际却不行。”

“何解”家臣们一齐望来,面露不解之色。

端木容只好解释道:“因为主君仁慈,所以我们黑山上的国庶无论是种田卖粮,还是做工皆有不错的收益,相对各国的普通国庶要富裕不少,手里也有铁钱可以用来购买铁器农具。

但是各国的情况却不如黑山一般,士人、国人、野人、奴隶之间有清晰的分界。

士人最富裕,但是士人不参与耕种,自然也就不会买铁器农具。士人家中虽有奴隶需要耕种田地,但是士人们也不会好心到为奴隶们花费大价钱去买农具,只会用鞭子督促奴隶们用力干活,奴隶死了再买就成,可能还比铁器要便宜。

国人富裕度一般,亦耕亦战,虽然也要参与耕田,但是要花大价钱添置铁器农具对国人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家里有闲钱,国人们可能会用来整备更好的兵甲,这样战时不仅可以保命,甚至还能建立功勋,登上士人阶层,无疑是更划算的。

所以国人虽然可能会买,但是估计也只是少数国人。

野人大多贫穷,他们处于乡野之间,应该来说是耕种需求最大的一批人,可是他们一年的收成,大多被贵族征走了,根本存不下闲钱。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根本没有钱来买铁器农具,改善劳动效率。

奴隶更不要提了。”

端木容的话说得很清楚明白,也就是说“士”、“国”、“野”、“隶”四个阶层,除了国人有少量需求外,铁器农具在各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市场。

家臣们之前也多是那下三个阶层出来的,对端木容所说之话深表认同,士人们是最有钱的,却没意愿买铁器农具。

“那端木君的意思是”计察也被说服了,诚心请教道。

“也只有铁制兵器的出口,才能让有钱的士人、国人们趋之若鹜。”端木容道。他的意思便是要彻底放开“铁制兵器”的出口限制。

“臣赞同此议。”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工备司主官左林突然出言,加入了端木容的一方,赞同放开出口限制。

只见他谨小慎微地言道:“我们黑山工备司所生产的铁器质量非常好,所以即便我们只是出口铁器农具,想来大多数也会被士人和国人们溶了重新锻造成兵器,甚至是礼器。

如此一来,实际上我们出不出口铁制兵器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生产铁器农具和生产铁制兵器其实在工备司的时间和耗工上是相差不了多少的,但是明显铁制兵器在各国会更受欢迎,所以价格估计也会更贵。

所以出口铁制兵器要比出口铁制农具赚到更丰厚的利益。”

真实华夏历史上,那段铜铁并存时期,各国多是“美金以铸剑戟,恶金以铸锄夷。”

“美金”指的便是青铜,主要用作礼器,兵器等;“恶金”便是指铁,多用作农具铸造。

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铁刚出现时,炼制和锻造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铁比铜要软上许多又极易生锈,所以铜被称为“美金”,而铁被称为“恶金”。铜用来铸造刀剑,而铁只能作为农具。

然而黑山工业在于正总工程师的指导下,批量生产锻打出来的铁,自然不是那种很软的恶铁,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钢铁,但是与此时的青铜相比也是不落下风。

基于这个前提,所以左林才说铁器农具流通出去也会被各国的贵族重新铸造成刀剑,所以无论出口农具还是兵器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端木容惊讶地看了左林一样,对其投去了赞赏的眼光,认同地说道:

“不错,左主使说得在理。各国商人其实早已向我打听过黑山铁器能否对外销售的问题,甚至给出了报价。

他们的出价上,相同重量的铁器,铁制的兵器要比铁制的农具,价格上高上三倍左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83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