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六章:黑山革新(三)职级条例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一万五千人要安置在黑山地域,即使有了公子康置换的康邑也是远远不够,于是在布政司的安排下,又有十座新的乡寨围绕着石城邑和康邑两座城镇建了起来。

如今的黑山上人丁兴旺,于正手下的地盘和人口扩大了整整一倍有余,此刻他才有了些真正“大夫”的样子。当然,因为他的技术和制度优势,所呈现出来的战力却是远在一般大夫之上的。

有了充足的人口,首先便要补充军中所缺。之前在临虑邑的攻城战中,于正的两千大军死伤了足有四五百之众,着实另他心疼不已。这次,在补上缺额的同时,于正又再扩招了一千人,凑足了三千常备军势。

还是跟之前一样,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一千五百人为正卒,享受正卒待遇,;新招的一千五百人则只能为辅兵,需要经过血与火的战斗后才能升为正卒,待遇上自然也略差些。

军中军制,“百人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三千常备军便是一师六旅三十卒的编制。新晋升的二十三名“士人”,正好都可以留在军中担任卒长的职位。所以他们现在在官职上是“卒长”,爵位上是“下士”,可算是加官又进爵。

当然,加官进爵的也不只是他们,比如西门吉、渠仰、元锐等人身为部队的军官也有运筹和厮杀之功,此次也因军功而晋升为了“中士”,担任了五百队的旅长之职,师长自然是由于正自己兼任。在军队上,他绝不会放权。

于正索性还给军中职级做了硬性的规定,凡担任百人队“卒长”者,需有“下士”之爵,凡担任五百人队“旅长”者需有“中士”之爵,凡担任“师长者”需有“上士”之爵。

因为战争频繁,所以武官自然好升,因而于正麾下的“武士”是越来越多。

其实这个时候的“士”本来是不分文武的,即是“文士”也是“武士”,可或许是于正受后世影响的关系,却是明显给手下分了文武两派,像本来也参与战争的计察等人却是彻底退出了军事指挥的行列。

如今武官升上去了,那转职成文官的这些人怎么办呢,文武失衡可不是于正所乐见的局面。

于是于正几番思索后,在年终考核条例的基础上将政绩与功劳挂钩,重新制定了晋升条例。

像布阵司这类的文官们,每年年底都会进行全年的政绩评定,政绩特别优秀者记为一等功,政绩优秀者记为二等功,政绩良好者记为三等功,政绩合格者不记功,政绩不合格者则记小过一次,累计三次不合格则作清退处理。如在任职其间有贪腐弊案者,记大过一次,直接清退,并交监察司法办。

这套机制颇有些后世公务员的考核体系的样子,能保证文官们也有合理的上升途径,不会被武官们落在身后。

于正同样也给文职做了硬性的规定,凡担任“乡宰”者,需有“下士”的爵位,凡担任“邑宰”者,需有“中士”的爵位。再往上,管理几个邑者为“县宰”,需有“上士”爵位。

于正打算实行楚国的郡县制这事已经在黑山的上层流传开了,所以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的必要。

如此文武职位与爵位皆有了相互对应的关系,此条例也被正式以文字的形式确立了下来,编成了黑山文武职级条例,给了文武众人更明确的前进方向和目标。

然而整个晋升机制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不管是“文士”还是“武士”,很快就会面临到升无可升的情况。毕竟于正只是一个“大夫”的职位,他最高只能分封“上士”、“中士”、“下士”的爵位,其中“上士”的封赏还要得到国君的同意和追认。

秦国商鞅变法后的二十等爵自然是极好的,可并不适用于仅仅只是“大夫”的于正。毕竟二十等爵中的第五级便是“大夫”爵了。

这无疑给于正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他的进步速度必须再加快些才行。

众人皆得了封赏,却有两人的封赏另于正有些头疼。

一是左濮,他军前演武,阵斩狄将,此乃大功,当计为一等功勋,可以晋升到“中士”。但考虑到他的年龄,似乎不宜太早外放为一旅之长,而且他不懂管理章法不能服众,不利于整个队伍的统合。

于是,于正只能继续把他放在身边,又扩了一支亲卫营出来,让他统带。至此,亲卫营有了左右营之分,人数也扩大了一倍。

二是计察,计察此番将功补过,事情完成地很漂亮,自己却背了不少骂名,于正赏罚分明总要给他些补偿才是。

于是,于正在此事的风头过后,以追溯前功的名头,将他爵位上提了一级,同样晋升了“中士”之爵。职位上倒是没有调动,仍管后勤事务。

之后的两月,于正为了维持家臣团文武平衡的局面,在一次家臣会议上,提前给六司衙门做了年官们一些封赏和晋升。

布政司:主官端木容,掌管贸易以来,黑山的商贸额翻了三倍之多,记大功一次,晋升“中士”之爵;副官田问,开垦民田和军功田有功,记大功一次,晋升“中士”之爵。

另外,乡宰牛爱花帮助安置新来的十寨之民有功,递补进了布政司,接任副官一职,掌各乡民事,正式晋升“下士”之爵。

兵备司:已经随着军功封赏过,主官西门吉,副官渠仰晋升“中士”之爵;副官繁庆、龙豹二人积功未满,不晋爵。

工备司:主官左林,在充足人力的支持下,锻铁的产量终于突破了每月一千斤的大关,于正同样为他记大功一次,晋升“中士”之爵;副官陶然积功不晋爵。

监察司:主官义宁是跟随于正出邘邑的元老之一,同样积功晋升“中士”之爵,副官樊围积功不晋爵。

礼宾司:主官元锐能文能武,全程参与了大战,积功晋升“中士”之爵;副官龙虎积功不晋爵。

情报司:主官施展提供了详实的军情,为大军作战助益不少,记大功一次,晋升“中士”之爵;副官河尚积功不晋爵。

如此,黑山上文武封赏分明,民众安居乐业,战争潜力是一日强过一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2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