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一章:侵攻复土(一)复国谋划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卫国原本的疆域北接于邢,东北接狄、齐,西接于鲁,南接曹、宋、郑,恢复哪一部分疆土大有讲究。

按齐国齐侯和管相的意思,卫国要重新建国,不如先收复东境,这样便可依附于强齐,如邢国在夷仪今邢台浆水立国之事,得到保护。

如此,卫再有事,齐国之兵便可朝发夕至,不会再有救援不及之事发生。

邢国被狄人灭国后,在齐桓公的建议下决定迁都到齐国附近的夷仪,于是齐国便帮邢侯在夷仪建了一座新都城,从此,邢国便沦为了齐国的附庸。

按曹、宋两君的意思,卫国当先复南境。理由也很简单,南境处于曹、宋、鲁三国之间,商路较为发达,在此地重新立国可以早日恢复国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却没有直说。那就是如果卫国在南境重新立国,那么曹、宋在边境上就又重新有了一道屏障,可以不用直面狄人的兵峰了,减少边境的压力。

如今狄人中有一支强盛的部落名叫鄋瞒﹐因其族人体形高大故又名长狄﹐分布于齐、鲁、宋、卫之间的隙地无主之地,势力很大,屡屡经过华夏诸国劫掠。

宋国虽看似远离狄境,但历史上也曾遭狄人入侵过。

宋武公在位时公元前765公元前748年,长狄人鄋瞒部落大举伐宋。虽然宋国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南击败了长狄人,并俘获长狄的首领缘斯,但在此战中,宋国也是死伤惨重,诸位重要大夫尽皆战死。

所以,宋、曹两国这么积极地帮助卫国自然也有这个原因,卫国如能重新复国,便能帮助两国看守好北方被洞穿的门户,减轻时刻防备狄人的压力。

所以,齐、宋、曹三国虽然都愿意出兵帮助卫国复国,但因各自利益不同,明显分成了两方,互相争持不下。

以卫国现今的实力,能够在诸侯们帮助下复国已经是感恩戴德了,本是没有多大话语权的。但如今既然齐国和宋、曹两国的意见相左,那卫国的意见就显得重要起来了。

在姻亲国宋国的提议下,齐桓公也派了使臣问询卫国君臣的意见。

“诸位臣工,开春即将到来的这一战,便是我卫国的复起之机,关系到国家的社稷存续。如今,齐国与宋、曹两国的意见不一,导致大军迟迟不能有所行动,齐侯宽仁,遣使来询。

今日,大家便畅所欲言,共同来议一议,我们卫国该当如何行事,这复国国都之地是选择东境还是南境”

卫君姬申对着众人说着,又率先指了华龙滑先行发言。

“华龙滑大夫,你是本国的太史,知历法懂国史,你先来说说看”

军政大事,能被国君第一个点名发言,也是一种荣耀。看来华龙滑大夫这一段时间的君前侍疾,果然有效,如今很是得宠。

太史大夫华龙滑闻言,起身先对着国君行了一礼,以示尊敬。这才转过身来对着众多同僚,略有些得意之色地说道:

“臣以为,自从齐国数次与诸侯会盟后,就被共推为诸侯盟主。齐侯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匡扶弱小诸侯,讨伐戎狄蛮夷,连周天子都赞誉有佳。

此次三国助我卫国驱狄,也是以齐国为主,不如便听从盟主齐国的意见。”

华龙滑大夫正受宠,他的发言一定程度上自也代表了国君的意见。话音刚落,底下便有几位大夫纷纷出言表示支持。皆言齐国强大,在靠近齐国之地复国可以得到齐国的保护,如此社稷无忧矣。

国君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石、宁二位上卿以为如何”国君又问。

石祁子、宁庄子宁速乃是上大夫之爵,诸朝臣之首,二人的意见自是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国君越过公子辟疆的行为,未尝不是一种无形的警告。

石祁子大夫闻言,倒是没直接表述自己的意见,却是对着下首的于正问道:“于正大夫以为如何”

于正和华龙滑大夫的恩怨可谓是人尽皆知,石祁子大夫此问却是欲要借他之口,表达些反面意见。

“臣下赞同华龙滑大夫所言,当告诉三国,我们同意齐国所言。”于正却是出人意料地赞同了华大夫的话。

石祁子大夫闻言,心中一冷,果然已经投到国君一方了吗连基础的判断都没了,枉费了自己看重于他。

正要开口驳斥,却听于正继续缓缓说道:“不过,我方当暗中派使者前往宋、曹两国诉苦,言明我方虽同意了齐侯的意见,却也是不得已为之,忘两国体谅。

而且还要告诉他们,这是因为齐侯私下答应会帮助我们在莘邑今山东省莘县北八里修建城池,作为我们卫国日后的首都。卫人贫弊,无力再筑它城,因而只能同意齐侯的意见。”

石祁子大夫闻言,这才暗松一口气。

“齐侯何时派人传达过此事,于正大夫怎能信口开河,无中生有。”华龙滑大夫立马出言驳斥道,不过念及国君的面子,倒是没有口出恶言。

“华大夫,无中生有这个词用的好。”于正接过话茬,却是继续言道:“不错,我正是要用这无中生有之计。

有齐侯帮助邢国夷仪建城之事为佐,我方虚构齐助我莘邑建城之事,宋、曹两国国君便多半会信。

如此宋、曹为了挽回我们,自也会出钱出力同意帮我们在南境之地建城。

以一虚言而得实利,这事做得。”

“哦,这么说,于正大夫的意见是要在南境重新建国咯”公子辟疆开口问道。

“不错,若是让我选,我会选宋、曹边境的楚丘作为新的国都。”于正言道。

他记得,历史上卫国重新复国后,便是选了楚丘今曹县城东北作为了新的卫都,如此说来,此地必定大有可取之处。

果然,石祁子大夫率先点头同意道:“不错,楚丘有桑台之称,农桑发达,此地可助我卫国快速积累财富。且此地的丕山乃是一块福地,有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之语。”

楚丘之名,还真与楚人有关。夏朝时期,季连楚人先祖部落的一支曾居于此,故名楚丘。而后,楚人虽南迁,却仍把楚丘当做宗庙之地。楚丘因处于桑林之中,舜帝时又称桑台,夏禹与涂山氏女在此成婚,楚辞天问曰:“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1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