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一章:楚又伐郑(一)江黄之盟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因为“礼”、“法”之事,于正失和于弘毅大夫,只能等时间来修复二人间的关系。于正感到,在前进之路上,他愈发地感到孤单。

不仅如此,连卫国的两位上卿石祁子和宁速大夫也派人送来言辞激烈的书信,其中之意多是指责于正妄改先王之制,希望他能重回“正道”。卫国朝堂上还有一些士大夫气得跳脚,提出要来黑山与于正一辩,亲自规劝于他,实际上却是为自己扬名之举。

于正被这些事弄得不厌其烦,受到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小厨娘夏荷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都不能让他展露笑颜。

好在各地的情报司及时地给他送来了好消息。

议事厅内,于正只命六司主官并计察来此会晤商议,其余家臣却是没让他们参加,免得人多口杂。

情报司主管施展站于横挂的舆图之前,正在为众人作着各国情报的汇报工作:

“主君,诸位同僚,这第一件是便是关于虢国的情报。”

“虢国自春天的时候,被晋国联合虞国讨伐了一番,丢失了下阳之地后,虢国为了讨回面子,在前两个月,趁着国内秋收完毕,却是由国君带兵讨伐了附近的戎国,在桑田这个地方打败了戎人,取得了一些土地,算是弥补了之前国土的损失。”

于正闻言,却是露出了这两个月难得的笑颜,嘲笑着说道:“这虢国国君挽回面子的方式也是有意思,被晋国欺负了,打不过晋国却去欺负一旁的戎人部落。虽然也取得了一些领地,但是以生地换熟地,看似国土面积好像没变,实际上国家国力却是明显衰减了。

而且晋虢之仇没有丝毫消减、虞国也仍在晋国这边,虢国国君这番行动除了劳民伤财,却于事无补。我料定,虢国的社稷,在三五年之内必定要被晋国所夺取。”

于正也想明白之前“假道灭虢”之事了,却是闹了个乌龙。

“诸君可有什么看法”他对着众人说道,他虽然知道历史发展,但有意考校下手下。

端木容闻言,出列言道:“启禀主君,臣下有些拙见。”

“但讲无妨。”

“臣以为,这虢国的社稷自是不保,但那虞国为虎作伥,另自己身边的虎狼之国晋国愈发壮大,也是不智之举。

晋虞两国如今关系虽好,但子孙后代总有失和的一天。若是晋国吞并了虢国之地,国力愈发强盛,之后的几代晋侯难保不会对虞国生出觊觎之心。所以臣以为这虞国的社稷,也是没有几代可存了,虞国的国土早晚也是晋国的囊中之物。”

端木容侃侃而谈,听得于正连连点头。他不像于正这样有着丰富后世的知识可做参考,能有此见识也是殊为难得了。只是他想不到,根本不用等上几代,就在虢国灭亡后不久,晋军回师的途中,便顺手灭亡了虞国。

那些昔日贿赂给虞国用来借道的宝马、美玉,不过在虞国寄存了几年就又回到了晋国手中。晋国啥也没损失,还白白得了虢、虞两国偌大的疆土,打通了上洛的道路。

“主君,这第二件事,便是关于齐国的诸侯会盟之事。因为去年楚人无故伐郑,郑君求救于齐,所以今年秋天的时候,齐国又召集了诸侯们开会。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宋地,今山东菏泽市曹县。”

“江国和黄国,乃是楚国边境之国,齐国拉拢到这两个国家,可见即将对楚国动手,或在今年,或在明年。”

施展分析着情报,推测着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众人连连点头,这可是个关系着中原诸国命运的重大消息,齐楚之间,搞不好便要有一场大战。

江国为嬴姓之国,与秦同姓,铜器铭文中作“邛”,位于“四渎”之一的淮水北岸,与息国、黄国、弦国、道国为邻。

受到中原诸侯争霸的波及,江国也跟众多小国一样不幸被卷入历史洪流,遭受战火洗涤。楚武王僭王后,挺进中原的脚步日益加快,前方挡路小国命运日见堪忧。江国看清局势,早已投靠了楚国,而楚国为了笼络江国,也将公主下嫁江国。因为这一层联姻关系,江国暂时获得了一席暂息之地。

而黄国也为嬴姓,黄氏,相传是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建立了黄国黄国的后代黄歇后仕于楚,被封为春申君。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同样非常重要。

齐国为了打击楚国,积极开展外交行动,如今却是分化了楚国周边的势力,将原本臣服楚国的盟友江国和黄国拉过来归顺齐国。这次以宋人为媒,成功介绍江、黄两国入盟,算是在楚国的软肋上插了一刀。

为了早日摆脱楚国的野蛮压制,摆脱附属国的经济压榨,江、黄两国如约前往贯地与齐、宋会盟,正式倒向齐国。

如此,楚国的东面,有宋国扶助江、黄二国,楚国东出之路便被堵上了。

而楚国吃了这个大亏,自也不会这么善罢甘休。于是,最近趁着刚刚入冬,天气不至于太过寒冷,楚国以斗章为大将,再一次帅军讨伐了郑国,这一次,楚国大胜而归。

“楚人伐郑,斗章囚郑聃伯。”

聃国,是周武王同母十兄弟之一姬载的封国国都在今河南郑州一带,冉姓便是以国为姓。

郑国东迁并成功崛起后,聃国和邘国一样都成了郑国的附属国,虽保留了宗庙社稷,但国土被侵吞了大半。因是郑附属国,所以称为郑聃伯。

如今楚国伐郑,大将斗章掳聃伯而还的行为,却是无情地打了郑国的脸。郑国连手下的附属之国都保护不了,以后谁还敢相信郑国的保护承诺。这一次,郑国的威信是再次大跌。

郑国连续连年遭受楚国讨伐,明显也是因为郑国所处位置挡住了楚国的上洛之路,楚国既然僭越称王,自然想更周天子一较高下,最好让周天子承认他的王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9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