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章:落武者狩(五)士人家名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怎么样,这次的收获如何”

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从灌木丛中穿了出来,兴奋地说道。其轻松的神色和举止,倒是一点也不怕这血腥的战场和手执兵器的众人。

这小孩便是“落伍者狩”计划中的关键一环,他本是郑国此地农家的贫苦小儿,被于正许以重利收买了过来,专门用来引诱落单的武者进入他们的陷阱。

因为前方城邑邑宰不放行的缘故,导致大量的溃卒甲士和步徙不得不滞留此地。于是被收买的郑人小孩就会专门去找那些落单的武士,告诉他们这个野岭上有一条小路,可以饶过前方城邑,不过五六十里路,两天的路程就能返回清邑。当然,雇佣自己做向导的话是要收一些费用的。

落单的甲士有的半信半疑,没有上套,有的思乡心切,却正中了于正的诡计。

那些甲士本以为只是个八、九岁的稚儿,跟自己家的孩儿差不多大小,能有什么坏心思。而且听口音也确是本地之人,再说乡野小孩惯喜欢在附近的野地野岭胡闹的,采野果、掏鸟蛋,知道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也很正常。

相信的这些人自然都成了于正等人的猎物,葬身在了此荒郊野岭之中。而郑人小孩每次也都会获得了于正不少的赏赐,他成功带来一个甲士便可得十个布币春秋铜币的一种的酬劳。

此时青铜币逐渐取代贝币加工过的贝壳作为新兴货币兴盛起来,所以青铜货币的购买力还是非常足的。一枚足两的货币在市面上可以购得粮食一石三十斤或者盐十斤。

“给你,这是你的酬劳。”于正从怀中取出价值三十两的“布币”,布币上写着十二铢半两或是二十四铢一两,都是此时的大钱。

作为此三人的买命钱,于正将它们清点后全收在布袋里,交给了那兴奋的山民小孩。别说,还挺沉,拿在手里很有手感。毕竟这时的铜制货币还是很足两的,基本上币上如果写着价一两就是一两的重量。

这些所用来支付的酬金,基本也都是从那些被狩猎的甲士的身上搜索出来的钱币,甲士们作为“士”人小贵族阶级,身上还是有些余财的。

所得的钱币以郑国所铸的布币为主,又有十几枚齐国的刀币和一些零散的青铜块。得益于郑齐两国的初步建立的手工业和较为宽松的商业氛围,两国商人通行列国,将这两国的货币也流通开来。

如今这些铜币的收获,近一半都支付给了这个郑人小孩,足够普通家庭两三年内衣食无忧了。而自己等人,也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于正心中想道。

“以后你便不用再来了,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做这事了,修整两日我们就要离开此地了。”于正经此一役没什么精神,怏怏地对着那郑人小孩说道。

那郑人小孩尤自开心地在那数着刚到手的布币呢,只是他不是个真的识数的,数了好久也没数过九,闻得于正等人不想再干的话语,想着这些天轻松到手的货币,惋惜地劝说道:

“别啊,这些天咱们不是配合得挺好的嘛。虽然你们现在身上的兵甲都已齐备了,但是再有多余的也可以拿来卖钱嘛。我打听过了,市面上一柄寻常的青铜兵器可是要卖百布币呢,那是好多好多的粮食。”

计察今日神射,对自己弩术也充满了信心,闻言也出言帮劝道:“是啊,公子,最多我们以后再稳妥一些,只引单个的甲士过来,不像今天这般凶险就是。”计察以为是今天之事过于凶险,让主家心中生了畏惧。

于正转过身来双眼注视着计察,计察已经证明了自己对队伍的重要价值,不但能写会算而且射术不错。因而于正也不想失了他的心,却是神情肃穆地说道:“乡野之人追求重利,而我士族子弟则追求家名功业。你忘了我们出来的目的了吗”

计察闻言警醒,又看了眼神色清明的西门吉,两相比较下心中有些惭愧,赶忙出言道:“公子说的是,察被财货所迷,无状了。”

西门吉、计察二人的身份和仆杨仆柳等人不同,他们是邘邑中真正士族家的孩子,虽然都不是家中的嫡长子,但平常也有家学,受过正统的士族教育。

与国君有血缘关系的贵族叫做“公族”,与国君没有血缘关系,又世代为官的则叫“士族”。西门家是邘国世代相传的西门守将,而计家则是邘邑世代相传的主计,两家都是邘国有名望的士族之家。

春秋时期,官僚体制采用的还是古老的“世官制”1。即官职由我爷爷那代传给我爸爸,由我爸爸再传给我,如此子孙相传。这是因为此时的教育也仅限在一家之中,家学是此时主要的受教育方式。知识被贵族们相互垄断,而且各家都敝帚自珍,严防死守。

比如西门家的武艺和练兵法不会公开给别人,而计家的算学也是只限在男性家族成员中流传,严禁外授。这些家学是他们家族能够世代传承,连续得到当权者任用的重要保障,是族人们能真正赖以生存的知识。

所以孔夫子有教无类,让教育惠及了更多人,才当得起万世之师的称号。

计察及时悔悟,诚恳地向于正低头认错。于正作为主君自也要展现出胸襟加以笼络,他言道:“此次若非君能善射,成败还在两说,此番功劳评定,君当定为一等,还请在功劳册上为自己记上一笔,方便日后酬功。”

从邘邑出发之前,于正就和众人定下了约定,自己往后御下将做到公正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为了能让大家更一目了然,他还特意从书房中拿来一卷空白的竹编册,于上用毛笔写上了“评定册”三字。

这卷评定册上将记录众人日后的功绩,由于正亲自进行评定,而计察负责记录和保管。对仆隶们来说,于正已经明言,只要在评功册上达到一定功绩,他将赐予他们国人身份。对士族来说,这也是他们日后的晋身之资。

见三人达成共识,特别是为首的这青年丝毫不为所动,郑人小孩智短嘴拙也就再说不出什么更诱人的话了,心情自也低落了下去。

“如此,小兄弟,我们今日就此别过吧。”于正对着那小儿说道。虽然钱货对他来说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仕途。士农工商,这是往后两千多年都不曾改变的金字塔结构。

而且从现实考虑,接连失踪了这么些人,附近甲士的数量几乎三去其一,再干下去,说不得就会被别人察觉。如今已积累了不少财货,若再成为了别人的猎物,那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题外话:注1: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贵族官吏因垄断教育文化而垄断了统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这就决定了只有贵族官吏家族才可能赋予统治才干,才是当官为政合适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7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