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0章:齐楚纷争(九)许君丧礼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诸侯交兵,闻丧则止,礼也。

因为许君意外之丧,诸侯大军伐陈之事只能再往后延,一切以治丧为先。

齐国为显示“顺我者昌”之意,还特地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前去王畿请示周王室,希望能以“殁于王事”的说法,将许君姜新臣的葬礼规制再加二等,以侯爵之礼下葬。

若是周王室同意了此事,便也代表此次军事行动是得到王室认可的,齐侯率诸侯联军出征便有了代天子征伐之意,请示周王室便也有这个试探意味,标榜自己是王师。

而陈国因为自己的小利而阻挠王师行进,这也给齐国提供了征伐它的理由。

许是料到周王室日后还多有仰仗齐国之处,在这种事情上应该不会刻意刁难,因而管仲却是让人先行将葬礼的准备工作皆按侯爵的规制操办起来。

果然,半月之后,使者传来了周王室的准信,周天子果然应许了此事,还特地派了自己的臣子前来吊唁。

礼记王制: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

因为交通的落后,往来吊唁的使者在路途上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往往需要停棺很久才能下葬。停棺如此之久,尸体的保存自然成了大问题,所以周礼中便记载有专门的冰人一职,诗七月也言“二之日凿冰冲冲”。

同时对亡者的称谓也因阶级高低而有所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诸侯薨,同盟至,也就是说交好的诸侯及各国大夫都来吊唁就可以了。而如今更许国交好的诸侯联军也都在,所以这到也省时省力了,不用再往各国报丧,来回奔波。

将许君姜新臣的尸体以冰块冷冻,送归许国后,齐侯也亲自率领着各国诸侯和大夫,前往吊唁。

来到许国后,齐侯先从许国的诸多公子中指定了一位靠向齐国的新君,名为姜业许僖公的公子,让他作为此次治丧的主理人。又对他好生勉励了一番,算是表示对他即位的支持,也免去了许国诸公子争位的内乱之忧。

从此,新的许君姜业便为齐侯马首是瞻,之后的多次诸侯联军,许国国力虽弱,却都有参与其中。

在齐侯的支持下,新君姜业压服一众叔伯兄弟,得以以继承人的身份正式主持了国君的治丧仪式,接受了各国诸侯、大夫们的一一吊唁。

于正自也跟着卫君姬辟疆一同去了,望着躺在棺椁中的姜新臣,也就是许穆夫人的丈夫,于正却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而是因为灵堂之上不时飘来的那一股腐臭之味,令人作呕。

没办法,伐楚的战事从春季一直延续到了夏季,所以如今正是一年中炎热的季节,而此时的防腐技术毕竟落后,即便有着冰人一直不停地添加着冰块,也只能稍稍延缓尸体腐败的速度。

结果,从楚地送归许国已是半月,操办丧礼请示王室又是半月,再加上接受诸侯及大夫的吊唁至少又要半月,如此之久,尸体内部自然已是开始腐败。

见此,也只能加快吊唁和治丧的速度,好将许君早早下葬。

周人也不是完全不懂变通的,虽然礼制中规定了挺尸的时间,但是根据天气的不同,也可以有所变通,总不能让国君的尸体爬满蛆虫的出现在宾客们面前吧,那像什么话。

于是,除了规格隆重之位,其余一切规矩只能从简,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矛盾的,许国的君臣们常常手足无措。好在各国的大夫们都在,能一起帮忙参详一二。

如此,总算在许君臭气轰天之前,将他下葬了。

治丧吊唁完毕后,诸侯联军这才相继解散归国。

于正跟随着卫国的大军返回了卫国的新都楚丘,按照礼法,要先由卫君带着大夫们祭告宗庙,告知先祖此次战事的情况如何,祭祀一番之后,大军才可以真正解散,卸甲归田。

于正早被繁琐的礼制搞得不耐烦了,但又不得不一切照做,好在告宗庙之礼不像诸侯丧礼那么耗时,只一天工夫就完毕了。

许君姜新臣的死讯也先一步由许国的信使传到了卫国公室,毕竟两国是姻亲关系,更何况夫人如今在卫国。

作为归宁的许国夫人,许穆夫人如今处境十分尴尬。

她是许国明媒正娶的夫人,虽然无召归宁但是也并未与许君断绝婚姻关系,所以按礼说在丧礼之上,她是最重要的家属之一。

不过如今她久在卫国,两国路途遥遥,报丧的使者一来一回报信也需月余时间,而姜新臣在夏天却是不可能停棺这么久,使者前来报信的时候,许国已经在操办丧礼了。所以她名为许国夫人,却连自己丈夫的丧礼都赶不上,作为妇人来说难免会被人议论。

许穆公姜新臣死后,由他的嫡长子姜业继位,姜业乃是前夫人所生,并非许穆夫人的亲子,两者实际年纪也差不了多少岁。许穆公在时,姜业尚能尽人子的本分,执礼甚恭,如今许穆公也不在了,姜业也未必会多优待这个抛下自己父亲归国的年轻母亲。

这一点从许国前来报丧的使者的表现上可以看出,使者只是报丧而丝毫不说请夫人归国治丧之事,显然新君也不想自己上面再有一层掣肘。

姜业是壮年继位,又有齐侯的支持,如今大权在握,根本不需要许穆夫人垂帘听政。而卫国国力已经衰弱,不见得能在两国事务上帮上多少忙,所以他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再去请个娘回来。

当然,越大的贵族是越讲礼制的,孝道也是人伦大礼之一,许穆夫人也算礼法上他的母亲。但是谁叫许穆夫人是无召归宁呢,舍下夫国而去,连国君知丧也回不来,明显是失德在先,这就让新君姜业有了说头。

所以最后许穆夫人只能选择继续孀居在母国卫国,办了灵堂为许穆公单独治丧,也算成全一世夫妻情谊。

于正跟随卫君祭祀完宗庙后,自少不得上门慰问一番,毕竟许穆夫人也算是他出仕卫国的介绍人,两家关系也一直不错。

然而许穆夫人如今因丧夫之故,为了防止旁人的流言蜚语,却是变得更加深居简出了。于正上门吊唁,许穆夫人也并未亲自接见,只让手下侍女们代为款待了一番。

于正独自吃了些斋菜薄酒,留下了些礼物后,便也只能心情沉重地告退而去。

在这样一个礼法森严的世界里,许穆夫人虽然顶着夫人的尊贵头衔,实际上却被束缚着,难得真正自由和的快乐。

而以于正目前的能力,显然还帮不了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88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