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章:夫人归宁(一)贵人西来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菱花,将车上的这些糕点给角落里那几个甲士送些过去。”

装饰精致的马车上,一位贵气迎人的女子幽幽地对着身边的女侍吩咐道。她身着白色素锦服,头上挽了发髻,做了妇人打扮,髻上则插着好些贵气的头饰,看其对侍女的礼仪和气度,绝非小家碧玉可比。

“虽是落难的士人也要以礼相待。”她的声音幽沉,倒不是故作小女儿姿态,实是她这一路上已不知哭了多少次,故而嗓音才有些沙哑。

“是,夫人。”那名叫菱花的女侍听得吩咐,自取了车内的糕点前去分发。

贵妇人的车队是今日晌午来的,而此地流民甚多,见了车队便争相汹涌上前,前来乞食。他们是因狄人入侵而逃难而来的灾民,却阻于关口城邑不得通过。贵妇人见他们衣食无着,已近断炊,也便大发善心,让手下散粮救灾起来,此举立刻引得难民人群围拢过来。

于正等人私匮不少,也不缺粮食,因而并没有跟上去领取粮食。这马车上坐的或许便是郑国的贵人,碍于身份敏感的原因,就更没有往上凑的必要,因而只是躲在一旁冷眼旁观。

谁想片刻之后,于正等人却意外收到了女侍特地递过来的一些糕点。倒让他们好一番不知所措,看在女侍眼里反倒真以为是士人面薄了。

那女侍柔声对着他们说道:“我家夫人不忍见父老们受苦,如今正在向落难的民众们施粮,不免怠慢了众甲士们。正好车里还有些糕点,便拿来相赠。”

侍女告辞而去,却留下原地的于正等人拿着这些精致的点心,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于正等一行人早已经离开了狩猎的清邑山区,如今已到了郑曹的边境之邑。众人连日赶路什么辛苦,却是打算在此修整一番。

于正不是没想过买马,只是马匹如今实是稀缺资源,各国一般都用其来做成战车,故而金贵得很,一匹马足抵得五名精壮的奴隶。他们虽已有些余财,但想大肆买马还是不够,故而干脆大家一起步行。

一路上,自也碰见了许多逃难而来的难民和溃卒队伍。这些人大多是卫国或是郑卫边境的民众,因为狄人入侵而逃离家园流浪至此。经过这些时日的漂泊,大多数人不免蓬头垢面,随身携带的粮食也都消耗殆尽。不少人已经开始以乞讨为生,甚至卖儿卖女、自典为奴。

因为城邑邑宰担心难民人数过多,邑内粮食负荷不了,更担心难民蜂拥而至会导致严峻的治安问题,故而大多选择了关闭城门,将他们拒之门外。所以城邑门前就聚集起来大量的难民来,却也把想要来此邑修整的于正等人一齐挡在了门外。

见此,于正也是无可奈何,便想顺手买上几个精壮的奴隶作为随从,将来到了卫国手下也好有些可用之人。本来于正已经对难民们都考察得差不多了,心里有了几个人选。谁想突然由西边来了几辆华丽的马车,车上的贵族妇人竟然开始原地救起灾来。

灾荒时节,一饭一黍就是一条人命啊,难民们领到了救命粮食连连称谢,却也让于正的打算落了空。毕竟如果能够活下去,谁会想要自卖为奴呢,这意味着以后你的子女儿孙世世代代都只能是奴隶的身份。

好吧,既然如此,于正也只能再去别处碰碰运气了,毕竟这时节却是不缺流民。谁想那贵妇人竟主动遣了女侍送来糕点,还谦谦有礼。

原来是那车中妇人见于正等“甲士”许久不曾前来取食,只远远地一直观望着。又见他们兵甲齐备,猜想或许是碍于士人的面子不肯受这施舍之食,所以才使手下女侍以礼相待,主动奉上糕点赠食。

如此,一番施粮之后,车队得到了难民们一致的称赞和感谢,甲士也俱受恩,杂乱的营地中总算有了些许生气。不少难民开始生火做起饭来,孩童们脸上也重新有了笑颜,大家都多了些活下去的勇气。生活就是这些,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舍不得死去。

“夫人,打听清楚了。这群难民中有甲士二十余人,泾渭分明地分为三股,一伙是郑国清邑的戍卒,人数最多,足有十二人。一伙是我们卫国的溃卒,避难来此,不过七人。还有一伙却是有些奇怪,听口音竟然像是畿内人士,这伙甲士共有十人。”

女侍借着送粮之机却是将在场所有甲士的情况都摸查了一篇,了解了大概之后,一一向妇人做了汇报。

“姐姐,我们真要收编这些逃难的甲士吗我听说郑国的这些戍卒未战而溃,都是无胆之辈,这些人就算能为我所用又抵什么事呢。”车中一女子有些担忧地劝诫道。

她们皆为卫国宗女,跟随着眼前的这位女公子远嫁它国,属于诸侯联姻中的陪嫁之人。如今听闻卫国危亡,她们又再次跟着女公子带上许多救灾物资赶回卫国,抚恤国庶。

是的,安排救助难民的不是于正以为的好心的郑国贵妇,却是一位来自卫国的女公子,如今正从夫国许国归家。白色素景袍不是为了衬托其素净好看,而是因为正值卫国国丧之故。

这位女公子让她的女侍交好落难甲士,探听情报,自是有她的打算。却听她微微言道:“我这几个姊妹兄弟之中,二兄姬申如今已于曹地即位,收拢流散百姓,欲要重整社稷;

三弟姬辟疆于齐国请兵,请得齐侯派公子无亏领兵三千戍卫;

胞姐为宋桓夫人,亦说动宋君出兵相助,与齐合兵一处,以待战机;

而我同为宗室之女,先君之孙,独我无能,卫国社稷将覆,而夫君之国许国却不愿出兵相助。

卫国危难之际,我之兄弟姐妹皆在为卫国社稷奔走,独我丝毫不曾有所助益,我又有何颜面去见卫国父老乡亲,去见各代先君。”

说完夫人再忍不住,俯身伏窗而泣,引得身边宗女也是一起暗暗落泪,车厢内气氛悲悲切切。

原来她赈济灾民,一是怜惜这些难民中有不少卫国逃难之人,二是也想乘此招揽些甲士为之所用,能为卫国复兴尽些力。

她又如何不知“溃卒不堪言勇”,可卫国如今既无多余财货,也无土地田亩。国家危亡,倾覆在即,又哪里会有贤才愿意投奔。想着清邑溃卒如今有家难回,卫国溃卒毕竟乡土难离,说不定还能说动几个,多少也是一分重建的力量。

夫人哭得凄惨,心中埋怨的却是她那许国的夫君,许国自然乃是小国,国力有限。可作为卫国的姻亲之国,她又贵为许国夫人,如何就不能派兵援助一二。眼见得卫国百姓受苦,公室衰落,卫君落魄到草庐即位,她又如何能再在许国安坐,等着国君大夫们一遍遍地商议,在那不断权衡利弊。

她再等不下去带着自己原来卫国的陪嫁之人,不等国君旨意,便急奔漕邑而来。

“夫人,甲士们派人送来礼物,谢过夫人赠食之恩。”

车窗外,侍女菱花的声音传来。

作者题外话:小说新开,帮顶帮顶,收藏投票都需要,手里有票的赶紧银票投起来,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书。

定个小目标,分类前十行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47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