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八章:侵攻复土(十八)父子贤士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左氏,左林。”

于正心中念叨,好歹是个有名有姓之人,说明此人的祖上至少曾是个贵族,如此,传承有一定的家学也说不定。

左氏,出自上古时期的左国,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臣左彻为其后,故左氏族人多奉左彻为其得姓始祖。

“可与曹国的左氏邑有何关系”于正关心地问道其人出身。

于正随着卫廷在曹国呆了这么久,对曹国地方上自也有些了解,知道曹国有一座城邑名叫“左氏邑”,乃是左氏聚居之地,猜测二者或许有些关系。

春秋末期,曹国灭亡,左氏邑便归属了卫国,所以后世兵法大家吴起的资料上便显示,吴起乃是卫国左氏人。

见于正这么问,砍柴的山民自也如实回答:“左氏邑正是某家大宗的封地。不过,某家自祖父那一代迁来此地生活已有近百年,与大宗久不来往。”

这是大宗在此地分出了一支小宗,至于为何久不来往,涉及他家的家事,于正不便多问。便又调转话头问道:

“左君前来出仕,可有何才能”

“某,某会”左林犹豫着要不要将自己家传技击之术相告。

不过传到他这,他又不是大宗嫡子,所以只得了三招两式。若于正大夫派人出来比试,真动起手来,自己的这几式怕不是对手。

”家父左林,擅长弓箭,略通文字,会一些简单的技击之术。”却是人群中的左氏小儿看不下去,挤出来为自己的父亲纷说道。

他与父亲一样面色黢黑,显然也是长时间在外劳作晒的,个子略矮,但口齿清晰,作为山民小儿见到贵人却毫无惧色,让人不免高看一眼。

“可否展示一二”于正大感兴趣地问道,特别是那技击之术,于正很想见见,看看与后世的搏击之术有何不同。

附近之人见有热闹可看,也是纷纷鼓动起来,热烈叫到:“给大家展示一个。”

“是,大人。”

左林虽有几分犹豫,但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邀请。于正忙命手下递上“一石之弓”,又见四周没有合适的靶子,便指着自己车队中那面高扬的“干旄旗”,道:“左君且射这牛尾。”

那牛尾早已被风干,显得又细又长,且在风中飘动,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射中。

只见左林接过弓箭,深吸了一口气,双目微闭成一条缝。左手伸直,右手将弓弦拉满,食指与拇指并拢,紧扣弓弦,随即猛地一松。

只听一声闷响,一根箭羽被笔直射了出去,却是正中那旗帜上的耗牛尾巴。

”好”众人一片喝彩,纷纷夸赞道:”果然不错。”

”左兄弟好功夫”

于正也是欣慰的点点头,略微的考校了下文字,果然只是粗通文墨。接下来便是考验“技击”的环节了。

所谓“技击”,乃以武艺行实战搏杀之能。所谓技击术,系专事修炼实战搏杀之手法、腿法、步法、身法、功法、心法等技艺及其综合运用之术。

于正指定了为自己驾车的御手出战,要知道御手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那必须得是心腹之人。国君的御手一般都是受宠幸的大夫。

于正的御手也是步徙军中的伍长,却是有些勇力之人。

左林正要出战,却见那左氏小儿又上前出言道:“吾家技击之术,吾父已教我十之一二,此战便由我来出战吧。”

这一大言不惭之语却是顿时在人群中激起千层浪,看着年龄不过十四五岁的小儿如此妄言,人群中瞬间爆发嘲笑之声:“这山民小儿,真会妄言,还是让你父亲来吧。”

”这左氏小儿,好狂傲啊有性格,我喜欢”

左林却知道,自己的儿子绝不是狂妄之人。他从小就天生神力,平常成年男子的力气都不一定比得过他。此战自己若上阵,输的可能性十之八九,而若是由自己的儿子上,对方面对小儿想必不会使出全力,甚至轻视之下,有可能为濮儿反败为胜。

若是输给了儿子,那更没理由怀疑老子的武艺了。于是左林便点头同意道:“那好,濮儿你上,千万小心些。”

众人见他果然派出了自己的儿子上阵,却是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来。而御手见自己被如此轻视,则不免有些恼羞成怒,却是怒道:“小儿,老子便让你一只手,看你能赢否。”

只见他果然将自己的左手主动收于背后,而右手却是高高举起,向左濮攻去。

左濮见他主动出招,也是毫不示弱。只见他见机地快,双手牢牢抓住了御手的右臂,使他动弹不得。御手这才发现这小儿力气之大尤在自己之上,可碍于刚才的话,自己的左手背在后面却不能帮忙。

左濮见制住了御手的手上攻势,却是右腿横扫而去,正中御手的腹部,将他踢得倒退数步,甚至不能站稳,跌倒在地。

短短时间,胜负已分,人群中短暂失声,随后立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之声。

御手狼狈而退,来到于正身边小声言道:“技击之术不显,但这小儿天生神力。”

“天生神力这也是项不错的天资啊,这是猛将兄的未长成之时。”

于是,于正大方施恩,却是将左氏父子尽皆收为家臣,赐下“下士”爵位。

因是父子二人皆得以录用,自然赏赐也是翻倍,二人共得了铜两百金、丝绸二十匹、良马八匹、车两乘、奴仆十人的丰厚恩赐。彻底从贫困的山民,成为了小有资产的士人阶级。

周围围观的群众见此,纷纷也是心动不已,围观的婆娘们更是鼓动着自家的男人上前去试一试。“那半大小儿都被收录了,难道你就不行,你算什么男人”

一时,招贤现场倒火爆起来。

不过大多数人不仅文墨不通,武艺也很稀疏,只能做个普通的步徙,甚至连正卒的标准都达不到,只能先做辅兵。

时间一长,于正也没了一个一个亲自考究的兴趣,只令西门吉和计察二人代为招录,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才会被二人引到于正面前来,由他亲自把关,合格便会赐下“下士”之爵和一应赏赐。

“畿内端木氏,行商端木容前来投效。”一人执礼甚恭地下拜道。

这却是计察推荐过来的人,因他在计算、行商一道有些心得,所以得计察看中,想要收为副手。

于及计察一个人管理着这么多人的辎重营,有时还要临时充当文艺营参与演出,也是不容易。略微考校,见果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于是便也同样收录了此人。

如此,连续三天,场面皆是火爆,于正手下人才渐丰。

此次浚邑招贤,共有六人被于正收为家臣,赐之为“士”。其中有三人之名时常见诸史册,被后人赞之为“父子二贤士、畿内一商人”。又因为左氏父子日后的成就有所高低,有后人更称赞道:“小儿更比大父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29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