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七章:大夫首战(七)全军突击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敌人越来越近,欲要一雪前耻。

“敌人进入射程,短矛手全体都有,投矛”

投掷队三百人,每人身背一个背囊,内里放着十二支短矛,这些人只需躲在长矛队的后面,却不用直面敌方的兵峰,心理上自是能安稳不少。如今见己方首阵告捷,更是气势如虹。

他们的短矛早已紧握在手,听得命令,却是一齐投掷而出。

三百支短矛,瞬间形成了一阵密集的矛雨,对着漕邑的步徙们迎头而来。

“啊我的眼睛”

“我的肩膀”

说实话,这一波投掷,真正能带来的杀伤并不算太大,漕邑军中只有十几个人被不幸投中。但密集的矛雨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却是不小,矛雨一来,漕邑步徙纷纷四处躲避,甚至不少人因躲闪而相互间撞在了一起。

原本还算齐整的进攻队伍,瞬间就变得杂乱起来。

“不要慌,不要慌,保持队列,继续前进”漕邑甲士们大声呼喊,约束着队伍。

但是第二阵矛雨顷刻间又随之而来了,接下来是第三阵、第四阵,越往前去,矛雨的杀伤力也变得越大。

终于,到了第七次矛雨的时候,漕邑的步徙们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不管身边的甲士们再怎么呵斥、甚至一连打杀了好几个逃卒,都已挽回不了丢失的士气了。

他们溃散了,争先恐后地向着漕邑城的方向逃去。

此刻,他们心中认定,只有高大的城墙才能保护他们。

而就在此时,卫军阵营里一直未曾露面的战车队伍终于出动了,从卫君侧翼杀出,风驰电掣般地对着漕邑的溃兵们杀了过来。

“杀啊卫人威武,不可轻辱”

卫国车兵甲士们早已在后营等得焦躁,看着己方连胜两阵却都没有自己的份,心中更是憋着一股劲儿。庶人步徙们尚且如此骁勇,我们甲士们又岂能比他们还不如。

因而,他们便如真正的猛虎出匣,在弘毅大夫的率领下,带着满满的战斗意志飞扑而来,欲要择人而噬。

那二马拉的驰车跑得飞快,不一会就追赶上了哭爹喊娘的溃兵步徙们。车轴两边装配的刃矛状车軎,每一次驰过,都必定带起一片血雾,只留下躺倒在原地痛苦哀嚎的人。

而另一边,漕邑步徙们的这一溃散,却是将己方行进中的战车队伍也彻底打乱了阵脚。

漕邑战车身边到处都是己方的溃兵,却连基本的奔跑都做不到了。只有车上的弓箭手还不时能对着敌方放上几箭,略有些威胁。

步甲士们想要集合身边的步徙,加以抵抗,却被重点照顾,一个又一次地被卫军战车冲散队伍。最后,连他们也失去了再战的勇气,一起向着漕邑溃散而去。

可以说,战前漕邑有多嚣张,此时他们便有多狼狈。

高台上的于正见此情形,确认敌军是真的溃散了,场中已经没有像样的组织了。这才下令开始全军突击,继续追杀俘虏敌人,将这场大胜变成一场完胜。

他本人也是走下了高台,欲要亲自出马,“讨取”几位“敌将”。

一声令下,步徙队七百余人尽数杀出。

初时这些人还有些齐整模样,到了后来,却是慢慢失了队列,开始全场乱跑起来,只为了多抓几个俘虏换钱。

就连于正的精锐长矛队都差点勒令不住,好在几个队伍的队长充分发挥了作用,却是勉强维持住了军阵。

“败了,败了诸君误我”

城楼上的漕邑大夫看着不断向他溃散而来的己方军伍,如丧考妣,脸上满是痛苦的神色。谁能想到,这原本信心满满地这一战他会输的这么惨。

经此一役,漕邑的武备怕是几年都不一定能恢复得过来,说不得还会收到国君的处罚。

“投旗认负吧。”漕邑大夫痛苦地对着手下说道。

本质上,这场“大夫之争”只是一场双方都提前约定好了的有限战争。双方也不是真的非要谁灭了谁,也不是因为不可调和的领土争端,只是为了相互争个对错,争个面子,分个高下。

便如下棋一般,这只是一场上层贵族间的对弈游戏,而双方的士卒便是棋子。如今一方已经败势尽显,那这场战争游戏便也可以到此结束了。

尽早投旗认负,反倒能及时止损。

于是,漕邑城楼之上,一面织有大大“漕”字的军旗却被主动抛了下来。

“愧对吾主啊”

见此,场中刚才还在搏命厮杀的漕邑甲士们虽然愤恨、痛苦、耻辱,但还是纷纷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放下了兵器,乖乖束手就擒了。

当然,有的步徙仍是惊魂未定,还在往漕邑城内涌去,只有那里才最安全。

于正自也看到了那面主动掷下的“漕”字军旗,看着场中主动罢手的双方,看着还在往城内不断涌去的步徙,他却陷入了思索。

“按说,这场战争到此已经结束了,那这城还要不要夺呢毕竟那条最大的大鱼还没抓到呢。”

“长矛队,随我夺城”于正最终还是大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周围己方车队的甲士们都露出惊讶不解之色,想要劝阻一二。但长矛队毕竟久经训练,却是能做到“令行禁止、绝对服从”的。因而全体集合在了于正的周围,拥着他往漕邑城内杀去。

一路之上,磨蹭挡路的敌方步徙溃卒皆被毫不留情地尽数杀散。城门口的戍卒也没料到会异变凸起,有些措手不及,再想关闭城门却是晚了。

守军大部分都在刚才的二次进攻中被派上了战场,此时城门早已是守备不足,长矛队毫不费力地就夺下了城门的控制权,奔着城楼就上来了。

城楼上的漕邑大夫看见此景,也是无语至极。

“什么意思战争不是已经结束了吗我都投旗认负了,怎么还要杀人夺城呢

对面的那位大夫到底有没有一点,不,一丁点的武德”

莫说是他,就是己方高台上的士大夫们也是看得目瞪口呆,甚至有些羞愧。石祁子大夫“哼”了一声,却是自回了。宁速大夫则是带着手下往漕邑来了,他主外交,怕事情闹大,最后变得不可收拾。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真的要占了漕邑,难道就不怕引起曹卫两国间的战争吗”漕邑大夫对着围拢上来的卫军长矛队面红耳赤地高声怒骂道,丝毫不惧那些尖利的长矛都指着他。

只见长矛军中走出一人,却是一脸笑意盈盈的于正:“大夫莫急,正怎敢有此心思。还请大夫安坐,我等必将以礼相待。”

“你就是于正不想倒是如此年轻。”漕邑大夫气呼呼地言道。

“大夫也是正值壮年,正是大有可为的年纪。”于正就权当他的年轻评价是夸赞了,自也客气地回应道。

说来这场战争是因二人的矛盾才发起的所谓“大夫之争”,但两人却还是第一次见面,彼此自是多看了几眼,打量了一番。

于正夺城的目的也很简单,他并不是要真正地夺取或者控制漕邑,他只要控制漕邑的这处城墙就可以了。有了此地在手,漕邑便门洞大开,之后的讨价还价便能攫取更多的利益。

贵族甲士们、战马、步徙甚至新抓到的这位漕邑大夫,都要拿钱粮赎回去不是。钱粮嘛,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8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