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4章:诸侯之路(三)人心凝聚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从齐相管仲的居所出来,于正的心中可谓是喜忧参半,似乎达成了目的,却又好像掉入了陷阱。

喜的是,自己此行的目的算是圆满达成了,取得了齐国的支持。只要自己军略上并无太大的差错,一国诸侯之位似乎就在眼前。

忧的是,为求得齐国支持,自己最大的优势,硬铁的冶炼技术被管仲给敲了去,自己获得诸侯之位后就得主动上交,齐国还不怕自己耍赖不给,毕竟实力放在那里。

于正最终会同意此议,主要是基于几点考量:

一是齐国已经集合了全国的冶炼工匠,正在日夜专研此事,所以此术被齐国攻克似乎乃是早晚的事。

毕竟春秋末期,铁器开始普及推广开来,战国时期,铁制兵器已经普遍使用,所以冶铁技术日渐完善是历史大势所趋。于正的技术虽领先一二百年,但在齐国有心的追赶下,也不一定真能守住多久,还不如早早谋取利益更换算。

二是因为齐国答应不会对外公开此术,所以于正的黑山贸易仍然有利可图。毕竟齐国也需要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所以短时间内也不会公开此术,而只是自家大量炼制铁器装备军队,提升自己的实力。

基于这个“冶铁不扩散条约”,所以短期内,于正对除齐国以外的其它国家仍将保持优势。

三是管仲毕竟老奸巨猾,能说会道,于正几乎是全程被他的思路牵着鼻子走的,因而才会在他劝说下草率答应下来,事后想想其实也有些后悔。

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再想反悔却是来不及了。更何况此次协议也算有得有失,得失之间不是自己简单能衡量的,眼下还需一步步往前发展才是。

隔天,齐侯果然当着几位诸侯的面正式宣布了此事,大义凛然地说着要从郑国的手中兴复那些被奴役的国家,要解放邘国、聃国等国。

之后,又把于正叫进来御前勉励了一番,并准许他率领自己的本部去帮助邘国独立,在北境给郑国制造压力。

于正谦卑地应答着,似乎此事是齐侯的主意,而他只是依令行事。

然而看在卫侯姬辟疆眼里,他却是心中暗怒:此人果然不甘人下,如今搞出这些花样,明显是想背离我卫廷。

若是由着他兴复了邘国,只怕将来的邘侯之位也是他的囊中之物,到时他以诸侯的名义再来参加齐侯的会盟,自己岂不是要和他平起平坐

名义上的臣子以后却来平起平坐,想想都觉得这是耻辱。

卫侯心中怒火中烧,然而此事既然已由齐侯当众宣布,那么恐怕是不好再更改了,也不知于正是用了什么条件说服了齐国。

卫国如今实力所限,再不是当年单挑郑、齐的时候了,所以心中虽十分不满,却不敢拂了霸主齐侯的面子。

卫侯无能狂怒,却也做不了什么。

于正既得齐侯准信,当即拔营而走,先回黑山集合军队再说。

当然,大军出发前的家臣会议,就此次的行军军略共同商议一番也是必不可少的。

“诸位,此番郑国逃盟,自绝于中原诸侯,引来齐国攻郑,实乃千载难逢之机会。我欲尽起大军,配合诸侯联军,从郑国东北境入寇,此行势要从郑国手中兴复邘国。”

于正坐于尊位,目光扫视自己的一众家臣,慷慨激昂地立下目标,又道:

“我知在座诸位多是卫人,对我匡复母国一事有些微词,认为邘国是邘国,卫国是卫国,卫人之血为何要为邘国而流。

今日,我便于诸位明言。这卫国的大夫我是当得腻了,所以此次我欲再进一步,匡复邘国乃是为取邘侯的诸侯之位。

若是有想再进一步者,想要成就大夫家业,便可前来追随;若是不愿追随者,就请自去投那卫君,我也绝不为难。”

于正当众说出了他的野心,自管仲面前说过一次之后,他发现自己是越来越能表露出这种野心来了。而且不再藏着掖着,也挺有爽感的。

家臣们闻言“哄”的一声,立马议论纷纷,有热血澎湃,当即下拜,言道:“愿为主君效死,成就主家诸侯之业”。

也有忧心忡忡,担心此举会引来诸侯们的讨伐,却是劝主君三思而行。

于正只得又将他与管仲的交易一一说出,闻听齐国已经同意此事,众人这才渐渐安下心来。唯有一人不太开心,就是工备司的左林,他多少有被出卖的嫌疑,以后技术是不能独享了。

最终,六司人员以及主要的家臣,无一人退出,都同意了于正有些悖逆的举动。毕竟他们都是于正从微末中提拔上来的,忠诚度还是有保障的。

“启禀主君,布政司已经完成四邑的动员,将全力确保战事其间,农商之事无碍。”

“启禀主君,兵备司如今五千常备军、五千农兵都已整训完成,随时可以进发郑国。”

“启禀主君,工备司已经完成所有军队的换装,另有不少库存剩余,足以满足战场损耗所需。”

“启禀主君,辎重营得益于黑山铁器贸易,如今司库中粮秣充足,足以满足长期征战需求。”

“启禀主君,监察司已加强乡寨中的监察队力量,将确保四邑数十乡寨之中不会发生大的动乱。”

“启禀主君,情报司一直就位,不曾松懈。”

“启禀主君,礼宾司当全力配合,为主君争取更多外援。”

家臣们不断出列作着汇报,各项事务都已经准备完毕,有了统一的目标之后,人心也更加凝聚。

“好,诸位,值此乱世,吾辈当借势而起,建不世功业,如此才不愧对子孙后代。他日,荣华富贵,皆与诸君共”

“愿为主君效死”

家臣们起身行李参拜,唯有一人却坐于自己的席上不为所动。那里坐着的便是曾经的虞国大夫宫之奇。

他被“请”来黑山做客,但是无论于正好说歹说他就是不愿投靠于正,被说得烦了,便撂下一句“大夫不仕大夫”的话语明确拒绝。

今日,于正便是要向他宣示,他正在谋夺诸侯之位,让他做好出仕的准备。

作者题外话:大家有票的都投一下哦感谢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4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