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历史改变(一)至交送行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子敬,不用再送了,多则两三月,少则一月,我便回来了,到时我们再把酒言欢。”

弘毅大夫带着手下随从数十人,要去骊国买马,以便组建更多的战车。于正得知消息后便来相送,以尽朋友之谊。

“骊国”,又叫骊戎国、离戎,是骊山北麓的一个小国。虽然是戎人的国家,但它与周王室的关系倒是向来不错,算是臣服于华夏的归附戎国。

“骊”者,马丽也。骊国之地多产良马,并以此闻名诸国。

弘毅大夫去此地购马,价格自是能比商人手中便宜许多,而且挑选的余地也更大。

虽然一路上道路难行,多有崎岖山路,但弘毅大夫一心为国,于正便也不好多加阻拦。

于正还真知道这个“骊国”,了解它的位置大致是在晋国的附近。

作为后世之人,他对骊国的主要认识来自一个著名的绝色美女“骊姬”。

要知道,她可是与妲己并列为中国四大妖姬的女人1。

十二年前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为了求和,便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了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但她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国外。骊姬得以成功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现在的骊姬已然被晋献公册立为了晋国夫人,但是太子申生和几位公子仍好好地活着,“骊姬之乱”还未发生。不过,离发生也就这几年的事情了。

于正心公重耳便要开始周游列国的流亡之旅了。那时候自己在卫国应该已经成就一番事业了吧,说不定到时自己还可以见一见他,甚至关照一二,免得他像历史上一样在卫国受辱,继位后便率兵讨伐卫国。

“子敬放心,我身边的手下都是上次参与过战斗的,一路上的等闲小贼自是无惧。”

弘毅大夫见于正许久不说话,还以为他在担心自己此行的安危,于是主动出言劝解。

于正听了脸上一红,自己刚刚想的偏不是这些。

不过晋国如今已然成为该地区的小霸,压服了四方势力,骊戎国是晋国的附属国之一,所以弘毅大夫此行的安全,应该是无虞的。

毕竟晋献公可算当世雄主,绝世的狠人。对内不仅几乎杀光了晋国的公族,对外也有“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史诗级记录。可以说正是这位君主奠定了晋国崛起,乃至成为春秋一霸的夯实基业。

既然危险系数不算太大,于正也便不再多做挽留,令手下拿来一些盘缠,当做一番心意。

弘毅大夫一见,微笑着拒绝了。他言道:“托子敬的福,前次漕邑我也收获颇丰,此行所需倒是足够了。”

他谢绝了于正的好意,又往四周打量起来,忽然朝着附近的向阳山坡走了过去,弯腰采了一枝黄花递给于正。

“如今是寒冬时节,这一支黄花却能独自迎雪而立,殊为难得,送给子敬,当共勉之。”

与于正的钱币相比,这支遗世独立的黄花别有一番雅意。

君子之交,即便不能“淡如水”,也不该总是蝇营狗苟,利益往来。

我果然就是俗人一个,于正心中嘲笑了自己一番,却也没太放在心上,俗人有俗人的好,俗人更务实啊。

如此,二人互道了珍重,便就此分别。

于正站着,望着弘毅大夫逐渐走远的身影出了神。

这是自己来此世后第一个真心相交的朋友,他总是不争不抢,一派君子作风,应该说与自己的性格相差甚远,但奇怪的是,两人却都将对方引为了自己的良师挚友。

“主君,弘毅大夫都走远了,我们也回去吧。”身后的亲卫义杨小声地请示道。

“是啊,外面寒冷,主君也该多注意些身体。”另一亲卫义柳也附和着。

如今于正趁着自己财大气粗,又一次扩充了手下的队伍。

不仅步徙队正式扩充到了五百人,连自己的护卫队都给安排上了。由原来的仆杨仆柳,也就是改名后的义杨义柳担任伍长,带领两伍总计十人的队伍,贴身护卫他的安全。

看着恭敬有加的手下们,虽然于正知道他们的忠心不用怀疑,但总有种距离感。而且他觉察到,这距离感随着自己越来越往上走,将来势必越来越大,这就是双方无法成为真正朋友的原因,因为不平等。

义杨义柳如是,西门吉、计察等人亦然。

于正心中感慨,“称孤道寡者向来孤独,如今自己在这条道路上不过刚刚启程而已。”

“回去吧。”于正说道,手中拿着那支黄花不放。

这花开在萧条的冬季,却又不是腊梅,其实细观之下,还是会发现花朵也有败落之象。许是山坡向阳,又有流水带来温暖湿润水汽的缘故,所以此花本该是秋花,却能保持花期开到了今日。这是有着后世知识的于正,能给出的最合理的解释。

但即便如此,此花能于寒风中不谢,还是殊为难得。

于正再次嗅闻起手中的这一支黄花,有些清香,又有些中药之味

“一支黄花,一支黄花”于正似乎想起些什么,更加细细打量起手中的花来。

“莫非这一支黄花就是”

有一味中药,别名一支黄花,正是后世电视广告中经常会听到的。

后世药厂的广告商们有一个策略,当一个产品,比如治感冒的枇杷露,经过长时间的宣传,观众们都熟知甚至习以为常后,他们便会推出下一件新品,以此来维持品牌新鲜感和激活消费者。

所以,于正后世自也看了不少此类的洗脑广告。

作者题外话:“四大妖姬,是指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宠妃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7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