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五章:燕国有女(二)姻亲之盟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于正被告知他要结婚了,虽然他今天第一次听说自己的新娘,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只能称呼她为“燕姞”燕国姞姓女,但是他的父亲已然给他安排好了一切。

于正当场便气氛地表示了反对之意,盲婚哑嫁不可娶,自己的幸福还是要自己把握,要是给我安排个丑人。

“燕国使者姞唤,见过卫国于正大夫。”来人却是南燕国的公族大夫姞唤,他又是公族之人,又是燕国的大夫,来操持这事倒也合适。

家臣们见此,心中猜测道:莫不是燕国派来观看新郎的吧,于是纷纷整理仪容端坐起来,不能让他看轻了黑山。

“正,见过燕国姞唤大夫,久仰久仰。”

于正还是维持了贵族应有的礼仪,与他躬身见礼,开口问好。

“某在国内素闻于正大夫的贤名,今日随着邘国使者上山,一路行来,见黑山之上虽处处新风异俗,然民众安居乐业,国庶生活富足。黑山虽开垦建邑不久,但兴旺景象不亚一般诸侯之都,可见于正大夫治民之功,实乃当世周公。”

“大夫客气,此皆家臣们出谋划策之功,百姓们辛勤劳动之力,正不敢妄自贪功。再说目前黑山之政所受非议不小,一切尚在摸索阶段,实当不得大夫如此赞誉。

不知大夫此来,可是”

于正又不好明言相问是不是来查看自己的,而且刚才自己不知道他在场,拒绝地却有些不留情面了。

“某今日此来,乃是为了联姻和结盟之事。”燕国姞唤大夫言辞切切答道,并且对着于正和其家臣之面,将其中关键细细分说清楚。

原来他的国君父亲还真不是随意给他选的女子,也是有经过考量的。

南燕国,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之南,与黑山的距离不算太远,轻车赶路的话,几天就能到了。

以黑山的石城邑和南燕国的国都为两点,连成一条直线,便会发现在这条线上,有着如今被狄人控制的朝歌、中牟两座重要大邑。

两家都视狄人为大敌,但因实力有限,只能做被动防御之举,却无实力驱赶狄人。狄人虽然最近因为内乱收敛了不少,但是对周边各国的威胁仍在,指不定哪天便从内乱中恢复过来了,因而仍是周边小国的心腹之患。

所以,邘国上敢着求亲,南燕国的朝堂才会答应地这么爽快,不是看上了礼金的多少,而是黑山的战略位置对于南燕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若是狄人想要跨过黄河侵略南燕国,黑山军可以从后面出兵牵制狄人的行动,威胁中牟和朝歌城邑,让狄人不能全力施为。

同理,如果于正有了南燕国作为盟友,那以后狄人再对黑山联军有什么行动,那南燕国也能从背后出击,渡过黄河骚扰狄人城邑。

此次两家若能成功结盟,便能对狄人形成钳制之势,这对两家来说无疑都是好事。

而此时,用姻亲来结盟是再正常不过之事了。

于正心中细细思咐,这么说的话,两家结盟确实可行,合两家之弱,与强大的狄人尚可周旋一二。

于正如今坐困黑山,虽然粮草充足,兵甲齐备,但是受制于狄人的封锁,没有人口的补充,想要进一步发展也难。而他若是主动出击,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可用,如果有南燕国在一旁作为牵制,局面或许又会有些不同。

“结盟确是两家美事,只是非得联姻吗”

于正看着燕国大夫、邘国使者,以及手下家臣的神色,声音是越来越弱。在他们这些土著看来,既然确有结盟之心,那结个姻亲算个什么。相反,若是连联姻都不愿意,那结盟的诚意才真正值得怀疑。

好吧,又有父母之命,又有手下家臣们的众望所归,于正虽然可以强行推翻此事,但想必要费不少干戈,也会失去南燕这个盟友。他在黑山立法之事,还没有完全平复舆论压力,可不想再弄个“不孝”的名头。

算了,反正这时候的人都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实在不行,再取几个合心意的美妾就好了。

此事议定,除了于正有些许异样心思,其他人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接下来,黑山之上,为了自家主君的大婚之事,家臣们可有得忙了。

春秋时期,在这个处处讲究“礼”的时代,结婚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像于正这样有身份地位的大夫,像南燕国这样的诸侯嫁女,虽然初步定下了婚事,但是接下来还有许多具体事宜,需要两方共同忙活呢。

甚至没有两三月的时间,根本完不成。于是婚期只能初步定在了来年的春季,具体日子还要再行商议。

婚前之礼,便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四步。

纳采即议婚,男方遣使上女家求婚。采用雁作为贽见礼物。以雁为礼有三种象征意义:

1雁为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所以用雁来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

2雁为随阳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

3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

纳采后是问名:

男家征求女家同意后,接着进行问名之仪节。回来後占卜决断成婚与否、吉凶如何。问名一般是索要女子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及时辰等信息,发展到后世,称换庚帖。这一过程也相当于订婚。古时“男子称名,女子称字”,女子的名是不能轻易示人的。问名的意义可见非同小可了。

问名之后是纳吉:

仪礼士昏礼载: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就是说,男方问名后,以龟甲来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得到吉兆,将占卜吉利的结果,派使者带着雁到女方家报喜,后世称为订盟,仪式如同纳釆。纳吉之后,婚姻就算正式确定。

纳吉之后是纳征:

仪礼士昏礼载:“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意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周朝聘礼“凡嫁女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以毂圭,诸侯加以大璋”。

这些便是婚礼前需要完成的准备步骤,于正没有那么多心力,自由家臣们去忙活,特别是礼宾司的几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7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