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6章:齐楚纷争(五)联军伐蔡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此次征讨,因为有着众多诸侯国的参与,算上早就严阵以待的江、黄两国,总计有十国诸侯之多,可称是东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诸侯联合军事行动了。

誓师大会完毕,诸侯联军便浩浩荡荡地向着蔡国所在进发了。

蔡国为楚国屏幡,伐楚必先伐蔡,何况因为蔡姬之事,齐侯莫名其妙被戴了绿帽子,他也要好好教训下这个不知好歹的蔡国。

虽然因为息妫夫人之事,蔡楚曾经也相互交战,但那都是两国前代国君之事了。如今随着楚国的快速壮大,蔡国早已倒向了楚国一边。

随着蔡国的倒戈,陈国日益面临楚国越来越大的压力,所以此次陈国国君才放下了与宋国的边境争端,千里迢迢前来参加会盟。

于正率领着麾下的一千黑山军,也跟随着诸侯联军一起行动。因为共邑的争夺还没结束的缘故,所以于正将黑山军的精锐都留在了共邑,并未带上铁甲军等精锐兵种。

而且为了防止旁人觊觎他的铁器,于正的这一千军队还特地换下了所有的铁制兵器,从中牟邑的缴获中选择了青铜兵器,给部队再次大换装,加以掩饰。

如此一来,部队战力的下降是肯定的,不过好在此次是由齐国、宋国、郑国等大国打头阵,而像卫国、许国等,纯粹是来壮声势的,一般并不需要真正上阵厮杀。

这可是整整十万大军在这个大多数国家还没有设立常备兵的时代,十万大军的强大军势足以震慑各国了。

齐侯身为盟主,能亲自统帅十万大军征战,自是志得意满。但他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所以反倒是身为齐相的管仲在负责整个大军的调兵遣将以及转运工作。

十万人的大兵团行进,光是吃喝拉撒都不是一件简单之事,而管仲却能将此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各国军队都不虞有粮草之缺,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其盛名之下名副其实。

于正身为卫国大夫,倒是也有机会跟管仲打个照面,甚至能交谈上几句,至于齐桓公,凭他的地位那是没法上前交谈的。

各家军粮不缺,大军士气就高,没过几天诸侯联军便由宋国、经过陈国,抵达了陈、蔡两国的边境。

蔡国人哪见过这么大阵仗的军势啊,当即便紧守城门不出,往楚国遣使求援。

齐侯与管仲一商量,这好不容易集合起来的诸侯联军,这第一仗是只许胜不许败也不许托,因而也不派其它各国的士卒当炮灰了,却是将自家齐国的精锐派了出来。

于正不用打仗,还有战争可看,自是乐得高兴,立马带着手下家臣来到了战场边缘,观摩起来,想要学习一下的齐国攻城战术。毕竟齐国天下精兵的名头也是名声在外,要不然也不会为齐侯夺得了霸主之位。

有这个想法的各国士大夫们还不少,不少人都在家臣的护卫下来到了战场边缘,观看齐兵的实力。

当前的这座蔡国边境城邑,调集周边各邑之兵,也不过凑得三四千人把守,而光齐国就有近三万之卒,其余诸侯联军的七万余人更是将城池围得水榭不通,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所以即便周边各邑有些富余兵力,也不愿白白送进这个无底洞来。

于是,齐军只是发动了两三次冲锋,斗志不高的蔡军就溃散了,联军首开得胜,轻松取得了第一场攻城战的胜利。

之后,诸侯联军自是入城劫掠了一番。当然,因为诸侯联军好歹自诩是正义之师,所以倒是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将城中财货劫掠了干净。

如此,留下少数人戍卫此城后,联军便继续向着蔡国下座城邑进发了。

而其余城邑望见诸侯联军,要么是望风而降,要么是稍加抵抗,再被攻破城池而降,丝毫减缓不了大军的进攻速度。

于正的军队甚至没有来得及真正参与到战斗之中,只是跟在其它联军身后,等着他们攻破城墙后便也入城劫掠一番。

蔡国面积也不算大,在潮水一般的攻势下,诸侯联军很快地便攻到了蔡国的国都蔡邑今河南上蔡县。

注:蔡国国都蔡邑,因为蔡国数次灭国复国迁都的原因,所以有上蔡、新蔡、下蔡之分。

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三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今河南新蔡县。公元前493年由于受到楚国的逼迫,在吴国的帮助下,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

蔡国国君收缩周边城邑的军队,都一齐调来国都,还想死守一波,等待楚国援军的到来。

结果,诸侯联军连破数城后气势如虹,士卒们想到蔡国国都的财货肯定比一路上的其它城邑要富足许多,于是抢红了眼的诸侯联军们根本不要齐侯和管仲做什么战前动员,只要一声令下,便自发地参与攻城了。

蔡邑军队望见虎狼之师,自是不敌而溃,连蔡侯也被齐军俘虏了。

齐侯姜小白望着这位曾经的小舅子,想到虽然顽皮但是娇嫩的蔡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不过因为蔡国毕竟离齐国太远了,即使吞并了其地也不能有效治理,反而容易滋生叛乱,所以齐国倒没有彻底吞其地而并其民的想法。

齐侯义正严词地斥责了蔡侯一番后,在蔡侯保证愿意投靠齐国的大怀抱,不会继续跟着蛮夷楚国混了后,在其他诸侯的斡旋之下,齐侯便也释放了迷途知返的蔡侯。

当然,那些被劫掠的财货作为惩罚,自然是不可能归还的了。

教训完蔡国之后,诸侯联军便马不蹄停地向着楚国进发了。

楚国毕竟是实力强劲的大国,以诸侯联军现今如此散漫的状态前去迎敌,恐怕是不成,于是联军便在楚国边境的陉地稍加整顿,等待楚军。

楚国也没想到蔡国这个小老弟这么不经打,这么快就投降了,于是连忙从郑国撤军。当然郑楚边境的大军也不是立马就能到的,如今国内还是十分空虚,所以楚国只能先行派出使者,也想了解一下齐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若是齐国真有意要灭楚,那也只有死战。

楚王熊恽便派出自己能言善辩的臣子大夫屈完前去出使,于是屈完便和管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骂战。

楚武王封熊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并把屈作为熊瑕的食采之邑,其后史称为屈瑕,史称屈氏正宗。

在整个战国时期直至秦朝末期,屈氏、景氏、昭氏皆为楚国公族中最有势力的三个氏族大宗,其屈氏族人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伟大的楚国诗人屈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57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