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4章:中牟攻略(五)民心得失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能有此见识谋略,倒不像是一般的农夫之流,汝可有姓名家世”

西门吉见他谈吐、智计皆是不凡,显然是受过不错的家学教育的,因而特意问起他的家世来。

“说来惭愧,简直辱没先人。吾家本是共国的公族之后,庶支旁系,后来共国并入卫国,阿爷也曾在卫国出仕,担任过这百泉邑的邑大夫一职。只是我阿爷死得早,到我父这辈便家道中落了,而我则彻底沦为了普通国人,再没有了士人的家名。

姬姓共氏,名皓,字子玉,拜见西门大人。”

共皓郑重地以士人之礼再行参见之礼。

“子玉原来是共伯之后,失敬失敬”西门吉也换了士人间的见面礼,向他拱手称敬。

“哪里哪里,皓如今落魄成这般模样,实在有辱家门。”共皓带着些惭愧羞赧之色道。

“子玉所献之计策,利用水的流动来运输木材,实乃妙计,必然可为我方节省大量的人力,此事我深信不移。

子玉不知,在我黑山,我家主君于正大夫便化水流为动力,发明了水车一物。利用水的流动,带动水车的自动远转,帮助沟渠汲水,灌溉干涸的田地,十分方便。”

西门吉对着共皓解释着水车之法,认为二者有其相似性,所以自己倒是能够理解他所献的计策的。

“世上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此水车一物,将水运用到了如此地步,真乃奇思妙想。皓自问想不出此物,比之于正大夫是远远不及的。”

共皓自认不及,心生只有佩服之情。

“子玉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家主君梦中得天授之术,自不是谁都能比的。但子玉能想出这水流运木之计,可见智计已在绝大多数人之上了。”

西门吉热情地夸赞道,莞尔,语气一转,问道共皓:

“如今我军中壮勇热血之士不少,唯缺多谋善断之士,不知子玉可愿屈就,为我门客谋主,吾将以队官之俸相待,不知子玉可愿否”

“这”

见共皓还要犹豫,西门吉连忙趁热打铁:

“若子玉愿意屈尊,此民夫之役便可立免,免受这些劳役之苦。”

“皓敢不从命。”

共皓想着上午伐木的艰辛实在怕了,为了少吃些苦,只能先答应下来再说,做了西门吉的首位门客。

门客制度,如今在黑山有兴起之势,因为于正给的薪俸颇为丰厚,又不会克扣他们。所以手下有些财力、又没有妻儿老小要养的士人,便开始学着计察豢养起门客来。

计察有两个识文断字的门客,可让黑山众人好生羡慕,如今西门吉也总算捞着一个,心中暗暗窃喜。

此时,随着大量小国的灭亡,产生了大量的没落世家,这些人的子侄沦为了国庶之流。虽然受过良好的家学教育,但失去了可以效忠的对象,因而只能在各国间游荡,求取出仕的机会。

不能出仕的,为了生计,他们便开始成为门客一类,先填饱肚子,养家糊口再说。

某些优秀门客的俸禄,甚至比士人还要高,但是不同的是,士人是世卿世禄制的,而门客则只是雇佣关系。

士人的嫡子还是士人,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和田地财产,继续为主家效命。然而门客的儿子只是普通国庶,没法继承父亲的位子,能不能跟主家形成再雇佣关系,还要看其能力如何。

打个比喻,这就有点像后世的打工仔和编制人。在此时,士人便是编制,是可以世代传承的,所以更为珍贵。而门客只是一时的雇佣关系,不保子孙后代的仕途,所以即便一时待遇更优,但整体上仍然比不上士人更为稳定。

所以门客也多是以成为世卿世禄的士人为目标而奋斗的为了有个编制。

西门吉欢喜地收下了麾下的第一个门客,便让他协助卒长负责伐木事宜。

结果,按照共皓的方法,果然运输木头变得方便了多了,大量原木从百泉河的上游流下来,被下游打在河里的木头桩子拦住,然后再由河边的民夫将它们打捞上岸。

于是,三日后,桥东岸的营垒土墙建得愈发坚固,共邑城内的狄人更加不愿出击攻坚了。

“子玉,你的计策很好,我军能这么快地筑起营垒,你功不可没。如今我们木材已满,伐木工作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此事,我当为你记功,等回师之后必有重赏。”

西门吉看着偌大的营寨,坚固的土木结构墙,很是满意,不惜赞誉地夸奖了门客共皓。

共皓则起身敬谢道:“谢过恩主赏赐。”

“营寨既成,固守是没多大问题了,但是狄人拒守共邑,仍是一个威胁所在,若是能拔出此城就好了。”

西门吉转了神色,又为眼前的共邑城忧虑起来。看了麾下众人,十名卒长皆是面面相觑,虽然同意但说不出个更好的办法,连谋士共皓也是一筹莫展。

这时,西门吉却说道:“我倒是有一计,只是干系有些大。”

众人连忙追问,于是西门吉将此计慢慢道来。

原来,他这几日一直在下游营寨中监工,观看水流运木之事,感慨着小小水流力气却如此之大,竟然能推动水车转动,推动巨木前行。

这时,一根木头好巧不巧正对着河中的一块礁石撞来,“砰”的一声,闹出了好大的声响。

只见,那木头倒似没多大事情一样,打了个弯又下向流走了,而那偌大的礁石却被撞击的多了一条大缝。

接着,又是几根圆木随着水流不断向下涌来,终于,那巨石承受不了一次次的猛烈撞击,却是随着一声巨响,四分五裂开来。

这一幕,让西门吉形成了巨大的震撼之感,原来至柔的水流,也有如此大的力量。只要加上圆木,通过一次次的冲击便能击碎一块坚硬的巨石。这让他眼前一亮,不由地计上心来。

西门吉将此事对着麾下众人讲出,言道:

“若是我们在上游筑起大坝,积蓄水流,使得下次放水之时水流变得更加湍急。再在下游,挖土掘沟,改变河道的流向,如此借助水流运木的巨大撞击之力,或许可以一举轰开共邑的大门。

且到时侯,共邑城中的狄人突遇洪水,必然措手不及。而我们划着早已备好的轻舟前进,定能将狄人一一剿杀。”

西门吉越说越觉得自己此计甚妙,不由地信心爆棚,在他脑海中,仿佛已见到了狄人在水中哀嚎求饶的样子。

“请恩主三思啊。我们百泉邑的地势比共邑还要低,若要淹那共邑,则我们百泉邑也无幸免的道理。到时候洪水一来,两邑的民众必然死伤惨重,哀鸿遍野。到时候,民心尽失,再想治理两邑只怕是千难万难了。”

共皓闻听此毒计,却是第一个先站出来反对,他毕竟是本地的乡梓之民,不忍见家乡蒙受此难。

虽然乃是人为截流造成的洪水,洪流退去必然要比自然的洪水要快得多,或许只要两三个时辰,洪流便能彻底流走。但是即便只是两三个时辰,对于那些没有防备的民众来说也足以造成巨大的伤亡。更何况此举还会冲垮民房建筑等,到时候,大量民众的流离失所是可以预见的。

“民心为重,恩主三思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47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