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七章:朝堂暗涌(一)拜访公子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公子,于正大夫和弘毅大夫来访。”

仆人急步入内汇报。

最近时日,公子对于正和弘毅大夫的态度亲近了不少,作为府中的下人自然以主人家的好恶行事,因而对这两人也彬彬有礼起来。

公子辟疆此时正与手下心腹的两名门客谋士谈论着今日朝堂之事,闻二人来访,却是征询道:“见或是不见”

“哦,是那藏肉于袖的于子敬来了嘛,某倒是想见上一见,看这惯会邀名的所谓义士如何巧舌如簧。”右侧的门客讥笑道。

他这不笑还好,一笑之下却是带动了脸上的大块伤疤,显得格外狰狞恐怖。以他如今的样貌,自然是做不了士大夫的,能在公子门下做个门客已是格外开恩。

于正之前的一些做法确实太过刻意,被聪明人看破手脚也不奇怪。公子辟疆初时不喜于正,便也有这些原因,将他看作了“沽名钓誉”之辈。

左侧之人闻言也道:“如今国君病重,公子大权在握,又得石、宁两位上卿支持,眼看即位在即。国中士大夫们皆有投效之意,此时见上一见倒也无妨,正好以安二人之心。”

这是真正的谋臣之言了,完全是为主君的利益考量。

“也罢,那就见上一见,这几日当真不得清闲。”公子辟疆放下手竹简,无奈叹道。

“只怕公子以后还有得忙呢。”伤疤门客接嘴笑道。

如今随着国君病情日重,巫祝大费周章地祈祷了天地之后也不见好转。于是下一任的卫国继任者也呼之欲出,在石祁子和宁速两位上大夫的默许下,公子辟疆开始频繁交好士大夫们,甚至已不需要再做过多的避嫌了。

众人虽为年轻的现任卫君感到惋惜,但他们更相信这一切都是天命所致,是天命让卫君另有其人。

“如此,待我先去后堂更衣后,再让他们进来吧。”

士大夫们正式拜见岂能无礼,故而需先更衣,室内也要点上熏香待客。

片刻后,于、弘二人方被正式带入正堂。

“拜见公子。”二人执礼甚恭地下拜道。

“二位大夫请坐。”公子辟疆还了一礼,客气地赐座。

“谢公子赐席。”

二人依次入席安坐,又对两位门客颔首示意。毕竟公子身边的心腹之人,虽只是门客,也不敢轻易得罪。

二人说明了此行的来意,乃是因正朔之日还有半个多月便要到了,所以二人特地来给公子送节礼来了。

正谓年始,朔谓月初。

“正”即正月,为一年的第一月,“朔”即初一,为一月的第一天,综合起来“正朔”即为一年的第一天今春节。

夏朝以寅月为正月,商朝以丑月为正月,周朝以子月为正月,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常会重定正朔之日,可见这一天的重要性。重定“正朔”,代表着朝代对天命运转拥有唯一的解释权,所以后世也用正朔来表示正统的意思。

主座上的公子辟疆命手下收下了二人的正朔节礼,微笑着言道:“两位大夫营中本就拮据,如何送来这许多东西。”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二人客气道。

“听说二位大夫各自散尽家财,招了不少青壮之人,正在日夜加以训练,为得是日后恢复卫境”公子辟疆又问起军伍之事来。

“公子所言正是。”

弘毅大夫大方起身承认了此事,并将他与于正二人“以步徙对战车”的比斗之约也一同告知了众人。

两位门客闻言哈哈大笑,皆道有趣,却是完全当成了笑话来听。

弘毅大夫见此,脸上不悦,却是神色肃穆地言道:

“于正大夫原是邘人,并无至亲殁于狄难,尤能以忠君之事自勉,日夜训练军伍,我等卫人又岂能落于人后,还以玩笑看之。

弘毅不才,亦学于正大夫散尽家财,招募壮士。又从它处高价买马,如今总算组建了战车四乘。”

因财力所限,弘毅大夫的这四乘战车,每乘只有两匹马,比此时普遍的四匹马拉战车少了一倍,所以只能叫“轻车”或“驰车”。这类“驰车”相比于四匹马拉的“驷车”速度会更快,但相对的冲击力也会减弱许多。

别看只是四辆轻便的“驰车”,但这几乎耗尽了弘毅大夫的所有身家。

战车每车载甲士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称“车右”;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

也就是说,光是组建这四乘“驰车”便需要弘毅大夫供养匹战马,以及二者所有的装备。

公子辟疆自是知兵之人,知道以弘家目前的情况,弘毅大夫此次确实是下了血本,因而出言赞扬道:“大夫一片拳拳报国之心,足令辟疆动容,营中若有粮秣不足之处,我自当补益一二。”

公子辟疆如此说着,又怕仅凭言语有些份量不足,当即便吩咐从者从自己的府库之中分拨了粮食百石送给弘毅大夫。

弘毅大夫之后,于正也出列对着公子汇报了自己营中军伍的情况,公子辟疆闻言亦勉励道:“大夫辛苦,你二人正好车步结合而用,相得益彰。”

公子辟疆言语间隐隐有让于正的步徙为弘毅大夫的战车充当辅助的意思,而且并没有给他任何的物资支援。

果然,在这个时代,没人看得起于正的这些精锐步兵。

众人言谈间,仆人再报,又有其他士大夫前来拜访。朝堂局势愈发明显,士大夫们也皆闻风而动,没有人是笨人。

看着春风得意的公子辟疆,于正、弘毅二人自是识趣地告辞了出来。

走在雪后的泥泞道路上,二人又说着各自军伍之中的训练情况以及日益临近的“比斗”之事。

于正明显心情不佳,他一直有心向公子辟疆靠拢,最近虽有些进展,但看公子辟疆刚才的轻视态度,日后怕是难得真正重用。

弘毅大夫看出了于正的担心,却是说道:“其他士大夫们都看不起你的步徙之卒,我这几日因比斗之事常去你营中观摩,却看出了些花样。

听闻郑国曾经有位高弥渠大夫曾创鱼丽阵,锐不可当,不知子敬军中今日所演练的乃是何阵”

这个时代的军阵并不成熟,也就寥寥几种,兵神的孙子还未出身,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孙子兵法。

于正正要回答,却见暗中隐约有一人影,似乎一直尾随着他们。难道是公子辟疆的人

于正欲要引起公子辟疆的重视,于是便开始信口开河地胡诌起来,将自己大大吹嘘了一番。

作者题外话:成绩并不好,还是希望大家能积极投票啦。一定要阅读完了最近的章节之后再投,这样才算追读。

谢谢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2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