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8章:诸侯之路(四十七)洛邑之行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齐楚将罢兵,于正急忙遣使去往许国会见齐国的国相管仲,希望重新复兴的邘国能得到齐国的承认和支持。

另一边,他也派出情报司对郑国使间,一时各种流言四起,借此来拖延郑国重归诸侯联盟的脚步。

郑君姬踕多疑而少断,用后世的话说叫选择困难症,在齐、楚之间难下决断。朝堂上一时亲楚派占了上风,一时亲齐派更胜一筹,就是谁也不能真正压服谁。

如此,反倒是邘国的决心和诚意更令人信服,邘国虽小,且是新复,但黑山军的实力已经得到验证,算得是一支当世强军。元锐便以此为筹码,跟齐国不断进行交涉。

而管仲也是别出心裁,却是将邘国和郑国的两家使者一起邀入账内,让两家使者面对面相对而坐,互相争论,看谁给出的条件更为优渥,然后再做决定。

“管仲大夫,郑国今日亲齐,明日亲楚,这般首鼠两端如何能信。虽有叔詹、师叔、堵叔等大夫是亲齐一派,但也有申侯等人向来亲楚,且申侯是郑君的宠臣,深得郑君信重。

或许这便是郑国的缓兵之计,待诸侯联军一撤,郑国也许便会再次投入楚国的怀抱。

而邘国虽不大,但君臣上下同心,皆愿意跟随齐侯的步伐尊王攘夷,更能为齐国牵制住郑国,使其不敢全力助楚,这就是邘国的作用。”

元锐率先发言,一番表明心迹的话语说得无比真诚,表达忠心、彰显作用。而郑国使者自也不示弱,却是立马反击道:

“汝主于正何人以子逼父,以弟逼兄,名为卫国大夫却来争邘之君位。此人乃野心勃勃之辈,听闻在黑山之时便多有不尊先王礼制之事,此等无礼不仁的小人,只有狼子野心,又哪有什么仕齐的真心,大夫千万不能被其蒙骗了呀。”

外交场亦是战场,两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互不相让,皆指责对方不可信。

管仲见两家意见也都发表得差不多了,再说下去也只是些互相辱骂的秽言秽语,不忍再听,因而他及时发言打断道:“行了,行了。你们两家的意见我已知之。”

他看向郑国使团,毫不客气言道:“郑国国内的亲楚势力庞大,若是郑君真有重新归附之意,且杀申侯等人以为诚意,如此再次入盟之事便也不难。”

“这”

郑国使团不敢立时答应,申侯在郑君心中的地位如何他们又岂会不知,等闲撼动不得,他们虽也主张亲齐,却没有说服国君必杀申侯的信心,因而不敢立时答应下来。

“至于你们邘国”

管仲又转头看向元锐一行人,同样带着三分冷色言道:“既然于正已经重回邘氏,欲要重建邘国,那么便该辞去卫国大夫的爵位,卫国的领地也当尽数转交给卫君。”

“这”

元锐闻言同样不敢妄下决断,这大大超出了他的权限范围,触及到了自家的根本利益。主君在卫国拥有数邑之地,若是就此全部放弃,岂非太过可惜。

这管仲大夫今日是何意思,怎么丝毫不提当时约定的承诺,却有些两不相帮的意思,莫非真是对我家的实力起了戒心还是齐国已经鼓捣出了炼铁之法

元锐疑虑重重,此次与齐国的会谈着实没讨了好去,而百里奚的洛邑之行同样也不太顺利。

“,谓之洛邑。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洛邑为都,是为成周。”

因为洛邑距离邘邑不算远,且有着百里奚熟门熟路做向导,于正便也有心见识一下此时的天下中心,周之王都。这不,他临时决议加入了这个队伍之中,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却是以随从护卫的身份。

百里奚却不敢真把他当随从使唤,一路上却是为他讲解了不少地理风俗,这洛邑的历史他也是如数家珍地一一告知。

“洛邑乃周武王定鼎称成周、中国、王城等。

当年周公为了经营东方,在洛水北、瀍水东、西筑起了两座城,总称为洛邑。西面是王城,是宫寝之所在;东面是成周,乃王室宗庙之所在,亦是殷移民所迁之处。涧水、瀍水之间是周人聚居区,瀍水以东便是殷人聚居区。

所以洛邑其实是两座城,王城和成周。王城多宫殿,所以更宏伟、壮观,往来皆是乘车出行的贵人。而成周多宗庙,有太庙、宗庙文王庙、考宫武王庙、路寝、明堂等五宫所在,建筑也更庄严肃穆。”

于正与百里奚一行人缓缓行进,一路上对着周边事物打量个不停。

毕竟是传承至西周的王室之都,如今城中不难看出仍有浓烈的西周遗风,无论是建筑还是礼俗皆是如此,便是来往行人举止间也稍邑它国,俨然有高人一等的姿态,以王都人自居。

此地的民众既好稼穑,也重商贾,各类粮食和货物倒是不缺的,城内大道四通八达,市、肆林立,由市官褚师管理,黑山的“纸”和“铁制器具”也在其中有所销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3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