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二章:治政黑山(十一)多此一举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黑山军新铸了铁钱,首批便被左林拿红布盖着,呈送到了于正的案前,请他来验收。合格之后,便能继续以此为模子,印出更多的铁钱。

“主君,这批铁钱的模子是由咱们军中最好的冶炼师打造,请您过目,指点。”

于正拿起其的铁钱跟后世的一元硬币差不多大小,厚薄也相似,不过整体光泽度上就差了很多。后世的硬币对着照隐约可见人影,而黑山的铁钱整个黑黢黢的。

形制上,按照外圆内方的样式,正面刻着面制,背面刻着“黑山”二字,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铁钱的发行规格,按于正的意思暂定为三种:

最小的是面值一文的铁钱,大概重三克左右,叫小钱;

的铁钱,大概重十克左右;

最大的是面值十文的铁钱,大概重二十克左右,叫大钱。

于正将三种面值的铁钱反复打量,确定工艺上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才答复道:

“可以,继续加印吧,首批先各印制五万枚再说。”

左林得令而去。于正又叫来了计察,吩咐他说以后的俸禄要加入铁钱来发放。

当然薪俸也不能全用铁钱发了,毕竟这种新货币还没经受过市场的考验。最终二人商量后,定了个五五的比例,即一半用铁钱发放,一半仍旧用禄米。

这样一来,即使铁钱突然崩盘,有着禄米也能勉强养家,总还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恐慌。

后世的货币以金为本位建立起货币体系,而黑山的铁钱则是以粮食为本位建立的货币体系,来保证它的信用价值和购买力。

黑山规定,铁钱一文能买粟未脱壳一升。齐制的一升在300毫升左右,换成后世的千克制,大概在300克朝上,脱壳后也就是56两的样子,差不多就是人一顿饭的饭量。一文钱能吃个肚饱,这购买力勉强还算可以。

粮食可是此时最硬的通货,将铁钱与粮食挂钩,可以极大程度的保证它的购买力。

当然因为铁钱一文是三克,七个一文便是二十一克,重量上来说相当于十文面值的分量了,这会不会导致有人收集一文面值的铁钱,来私铸十文大钱来谋利呢

其实私铸钱币之事在各个朝代都会出现,但此时的黑山毕竟还小,绝大多数人又都在体制内,受着各级的管理,所以这样的私铸现象目前基本还不会发生。

再说黑山的布政、监察、情报三司也不是吃素的。

特别是布政司,在于正的授意下,已经成功打入了村寨内部。

布政司公告:为了加强黑山上的管理,每一百人三十户左右设一生产小队,由生产小组长管理;每一百户四百人左右则设一乡宰,管理乡务事宜。乡宰由布政司任命,接受布政司的管理和监察司的监督,领黑山俸禄。

如此制度推行下,虽不说鸡犬相闻吧,但对地方的掌控力还是日渐增强的,别说是铸铁钱,就是从作坊里拿了块铁矿石回家也是检举的。

当然一般人老实做工,也没有偷奸耍滑的心思。

又到一月发薪日,这是工人们最开心的日子了。

“柳二麻柳二麻在不”

“工头,在的,在的。小人就是。”

“恩,这月上工三十天,无迟到早退现象。哝,这是你这个月的工钱,二百升粟,两百新钱,给你。”

“这是新钱”拿着小小、圆圆的一枚,倒是十分新鲜。虽然黑山上已经疯传了很久,黑山要铸自己的新钱,但是这还是第一次发放,众人皆是第一次见到。

“对咯,以后这就是咱黑山自己的钱了。你看,这最小的一枚,叫一文钱,可以买粟一升。然后这是五文钱,可当小钱五枚,这大钱是十文钱,可当小钱十枚。”

发薪之人耐心地做着讲解,这也是上面的要求,务必让黑山群众了解清楚铁钱的具体价值。

“行,王头,那既然这些钱可以换粟,你看能不能现在就给俺直接换成粟米。这些新钱,我自己留几枚,图个新鲜就行了。”柳二麻子笑嘻嘻地说道。

“这不行。”工头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

“上头有规定,以后的酬劳都是一半禄米,一半新钱形式发放。你若要去换粟米,得去新开的粮店兑换。”

“嗨,现在换给了俺不也是一样吗,何必非要让俺多跑一趟粮店,工头你就帮个忙呗。”柳二麻子在旁陪着笑脸。

“去去去,不行就是不行,规定就是规定。别在我这磨叽个没完,后面还有好多人排队等着领俸呢,快一边去。”工头有些不耐烦说道。

“下一个”

因为是第一天试行铁钱,所以于正也来视察了,暗中观察着情况。果然有许多人对铁钱表示怀疑,想要立刻换成粮食稳妥。

“主君,粮店回报说,很多人在这里一领完铁钱,马上就去粮店全部换成了粮食,扛回了家。”计察得了消息,深皱着眉头对于正汇报道。

“工头,你就给我们换成粮食呗,省得我们多跑一趟”底下众人纷纷抱怨,一起叫嚷道。

“去去去,这都是主君让做的,你们在我这瞎嚷嚷啥啊。我也知道这是多此一举,但有什么办法,你们有本事找主君理论去。”工头毫不客气地对着工人们厉声喊道。

工人们见说不通道理,只能无可奈何地继续领俸,然后多跑一趟粮店换粮。

“这发俸之人是你的手下吗”于正对着身后的计察问道。

“是,认识几个字,后来我又教了他些算学,如今勉强堪用。”计察回道。因为自己教了此人些算学,他还非要上赶着拜自己为师,给自己执弟子之礼,如今算是他的半个门生。

此类上敢着巴结自己的人如今可不少,计察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也不点破。

“以后还得加强吏治啊。”

于正突然说出此话吓了计察一条,他的语气并不好,甚至还有些恼怒。

“是,主君。”计察言道,心中替这人悲哀,以后他的前途算是毁了。

这工头把前途未卜新币政策,一股脑儿全推到了于正的身上。虽然,这铁钱的确是于正提出的,也是他大力倡导,力排众议让去做的。但是作为手下,不主动担责,而把所有责任推到上位者头上,这便是重大失职。

什么“都是主君让做的”、“有本事找主君去”,如果这些话流传出去,之后新币体系出现问题,百姓都把责任都归到了于正身上,那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岂不是要土崩瓦解。

如果什么都要身为最高统治者于正去担责,那执政体系的威信还要不要啦以他为主的黑山军也会因此信誉扫地,甚至统治根基也会动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3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