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四章:燕国有女(一)二女心思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邘邑子弟中除了计侨、西门庆二人,其余子弟倒是多数能服从安排。当然,其中也有不乏激进的年轻人,当庭向于正提出建议,希望他能带兵回援邘邑,学习许国的国君姜新臣,从郑人手中光复邘国。

邘郑自然是血仇,于正好歹也是出自于氏宗族的,内心肯定也是有此想法的。然而此时的大背景是,楚人伐郑,身为霸主的齐国是站在郑人这一边的,打得还是“尊王攘夷”的旗号,给出的定义是“蛮夷侵略中原”。

在这个背景下,若是自己趁此发难,不说黑山军能不能真正打得过强郑,你让霸主的齐国会如何看,又会如何行动。

这些外交上的考量还需细细琢磨,因而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一个多月后,邘邑又派了使者来,此次因为使团人少,轻车简行,倒是来得很快。

使者通报了国君的决定,正式将于正在族谱上列为小宗,算是将他从邘国继承者的顺位上划去了。主辱臣死,黑山士大夫闻言纷纷非常气愤,国君的年纪正值鼎盛,他们本也无多少争位的心思。但是如今国君这一番举动,防贼一般的做法,却是实实在在的羞辱。

特别是跟着于正从邘邑出来的西门吉、计察、义宁等人,更是气愤不已,言道要回邘邑面君,为自己主君分说一二。

其他卫人提拔的“士”们也跟着嚷嚷道:“什么狗屁邘国,如今不过一邑之地,还没我们黑山好呢,邘国人就是小气,还把这破落玩意当个宝一样,咱还不稀罕呢。以后大宗是大宗,小宗是小宗,别再来我们黑山打秋风了。”

邘邑的使者连连给众人陪着笑脸,安抚众人情绪,复又说道,国君也不是完全那么偏向,还是惦记着嫡次子的公子正的。这不,考虑到公子正已经加冠,年纪到了,却是给他说了一门姻亲。

果然,做父母的就是爱干涉儿女的婚姻大事。

还不待于正有所表示,手下们却是纷纷着急问道:“说得是哪家的女子我家主君素有贤明,可不能随便找个人来婚配。”

看样子手下们却是比于正还要心急,在他们看来,如今黑山上石城邑和康邑的基业已日渐稳固,也确实是该给主君找个夫人,家中多个主母了。

如此,主家家业才会兴旺,主家的事业才能千秋万代传承,他们的子孙也能千秋万代服侍主家,与其同休。

使者笑着答道:“此次的联姻对象乃是燕国的宗女。”

燕国,更准确的说是南燕国。南燕国与召公后代的北燕国不同,北燕国乃是姬姓,其地在辽东,原称郾国、匽国。

而南燕国是姞姓,黄帝之后裔封国。始封国君为伯鯈,乃轩辕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南燕国发祥地在浚水河畔今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此时的位置大致处于黄河南岸,郑国和卫国两国之间。

姞姓的南燕国虽然爵位为“伯”爵,但在郑、卫两国的侵攻下,国土面积大减,此时却只是个只有两三座城邑的小国。

更因其尴尬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一直在郑卫之间摇摆,时而亲卫、时而亲郑。

比如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周王室争立,爆发了王子颓之乱,卫与南燕国支持王子姬颓,而郑国则支持刚即位的周惠王姬阆。于是双方大战一场,结果卫与南燕联军战败,郑庄公甚至还俘虏了南燕的国君燕伯仲文。

郑国因为此次扶助周惠王复辟之功,被周天子正式赐予了虎牢以东之地,也就是本来的邘国之地。在周天子的出卖下,邘国又受背刺,好端端地割让了大片领地,从此邘国彻底沦为了邘邑,沦为了微不足道的附属小国。

南燕国虽也沦落了,但是因为姓氏的原因,却成为了小诸侯国们争相联姻的对象。南燕国为求自保,也是积极地将国内的公女、宗女们拿去联姻。一旦燕国的女人们为诸侯诞下的公子能继承君位,那多少对外家会有些扶持,这已算是子宫保国了。

周礼规定同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甚至“娶妻避其同姓,畏灾乱也”的说法。

礼记曲礼更说:“同姓为宗,有合族之义,故系之以姓虽百世,婚姻不得通,周道然也。”

所以才有合“二姓之好”的说法。

要知道,此时的诸侯国大多是姬姓的,周初分封,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所以那些异性的诸侯国,比如姜姓的齐国、妫姓的陈国、子姓的宋国等,都成了姬姓诸侯们联姻的热门对象。南燕国虽没落,但是诸侯们取为姬妾,或者为嫡次子和庶子们联姻却是可以的。

于是,邘国的国君,于正的那个便宜父亲,为了补充于正,拿出了祖上传下来压箱底的几件宝贝,派出使者带着它们向南燕国求取宗女。这一切,便都是由眼前这位使者一手操办的。

使者自认为自己这趟差事办的漂亮,却是得意洋洋将南燕国宗女的情况拣重点说了一些,无非就是秀外慧中、贤良淑德那一套,让于正对自己的联姻对象大致先有一个了解。

此时的南燕国宫室之内,正有一对姐妹花互相诉说着自己的少女心思。

她们一个是南燕国的公女,另一个则是亲族的宗女。两人皓齿明眉,气质高贵,又正值豆蔻年华,端的是一对美人儿。

本该正是无忧无虑的大好年纪,然而此时二人却互相述说着彼此的哀愁,郁郁寡欢。南燕国的公女已经下定给郑国,即将成为郑国国君的妾室;而那宗女则是下定给了邘国,即将要嫁到黑山,成为大夫的夫人。

是的,就是这么快,一切已经下定完成了。毕竟以此时的礼教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邘国国君根本没有想过要问下于正的意见,直接就为儿子做主了。

“兰姐姐,真羡慕你,可以嫁去郑国,郑国向来富庶,又是大国。而我只能嫁到那深山老林中,去给边鄙之邑的大夫为妻。”宗女帮着公女兰梳着发髻,不无羡慕地感叹道。

公女闻言却是凄然一笑,言道:

“身为公女,看似身份高贵,却也万般无奈。我燕国虽然也名列诸侯国之一,但是国力衰微,公女只能为郑君的姬妾。

然而公女的责任所在,为我南燕国的社稷存续考虑,嫁予郑君之后,我却还需要时时君前献媚争宠,以此来求得郑君对我南燕国的庇护,犹如娼优一般,有什么可羡慕的。

若是为自身考虑,自当是嫁给那位于正大夫为好,嫁过去便是家中的主妇。而且上面没有公婆的约束,岂不自在。邘国如今虽然没落,但他毕竟是邘叔的血脉,也是受过公子般良好家学教育的。年纪又轻,到时候生得几个儿女,小日子过得岂不美哉。”

宗女却只当这是兰姐姐宽慰自己的话语,继续吐槽道:

“只是,听说他的领是在贫瘠的山上,那里又能开出多少农田来,能过上啥好日子,恐怕到时候连齐纨鲁缟都穿不上。什么夫人不夫人的,我看成为山匪一般的压寨夫人还差不多。”

“妹妹当真不愿嫁那黑山大夫”

“当真。”

“那好,妹妹,我与你换,你嫁郑君为妾,我嫁黑山做主母。”

“真的姐姐,我就知道你疼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35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