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9章:诸侯之路(二十八)鱼丽之阵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郑人前军统帅高胜从公子元处补充了两千军势,继续向邬邑进军,于正亦是布下了堂堂之阵,正面迎敌。

双方兵力大致相等,两方主帅也都对此战有着必胜的信心。

高胜是因为他是名门高氏之后,自觉深得祖上“鱼丽阵”之真传,当年先祖高弥渠能凭此阵,战败了周天子,区区一个卫国的大夫又值得什么,在鱼丽阵下一击可碎。

高氏的这鱼丽阵是祖上高弥渠传下来的:以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闕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

此阵之所以能一战成名,甚至令高氏在郑国的荣宠不衰,便是因为它相对于旧式战阵的弊端,做了极大的改良。相对于旧式战阵的以战车为主,此阵更注重“步兵”和“战车”相结合的战法。

进攻时车驰卒奔,战车冲击能够一举撕裂对方薄弱的步卒阵列后,己方步卒跟上战车的脚步也能一起围攻敌方战车。

如果冲击不利,步卒则上前协助战车,掩护战车完成回转重组再次冲击;如果不冲击,则步卒重新环绕战车列队转为防御阵势。

可谓是进可速功,退可自守,乃是攻防兼备之阵。

另外,鱼丽阵的先进之处在于,与之前战车和步卒分开列队的模式相比,每乘编制下需要编入更多的步兵,这也就造成了春秋时期军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每乘编制下编入的步卒数量越来越多,步徙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所以严格说起来,高弥渠才是春秋时代第一个真正重视步徙作用的人,也难怪高家的后人会看不上于正训练的所谓“黑山精锐步徙”,甚至觉得这是在拾自家先祖的牙慧。

而于正觉得自己能获胜的原因是,黑山军向来都是以少打多的,也都取得了连取得大胜,如今两军人数差不多,那还不是“优势在我”。

更何况他终于说服了百里奚出仕于他,有着这样的谋臣为辅,自然更加信心倍增。

唯一的问题便是郑人的中军离此不远,所以此战务必要速战速决,若是拖延到敌方的中军赶来支援,那么胜负便会出现极大的变数。

两军主将都是信心满满,各自摆开阵势,当先的便是致师演武环节。

于正因为麾下的第一勇将左濮不在身边,便未曾同意派出勇士去阵前单挑,以免失了首阵伤了士气,所以任由敌将在阵前一个劲的叫嚣,也只是不理。

此刻,他正忙着和身边共乘一辆战车的百里奚商议着战术,根本没工夫搭理这样聒噪的叫阵行为。

而百里奚毕竟是久经战阵的老谋臣了,一边观察着敌军阵势,一边则现场为于正讲解起来,点出了此阵的要害和不足之处。

“主君请看,郑军列出了一个大横阵,共分为五偏,每偏为一千人;偏下又分五队,一队有两百,每队布置五辆战车。五偏为一方阵,以战车居前,让徒卒的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

这种阵法改变了传统的车战战斗队形,将通常配置于战车之后的隶属徒兵,以伍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每乘战车的左、右、后方,填补车与车间的空隙,形成车步协同方阵,因为状似鱼鳞,故称之为“鱼丽之阵”。”

于正倒也还是第一次见这历史名阵,看其阵势,倒颇似后世的步坦协同。

其难点就是不能让本方的战车奔驰起来后,误伤了自家的步徙,所以行进之间要非常的统一,这就需要极高的战场纪律性和组织性了。

“子明百里奚字先生觉得,吾等应当如何对敌啊”于正遥望战场,看着敌方的这堂堂之阵说道。

百里奚既已同意出仕于正,二人便有了君臣的名分,但百里奚的年纪又大于正许多,为表示对其的尊重,所以这称呼上于正便加上了“先生”二字。

“先生”一词在春秋时代便已有使用,指的是年长的男子父兄长辈一类。于正称百里奚为先生,也是以子侄礼相待。

到了战国时期,”先生“便也指年长而又有学问的人。如,程子对墨子说:“若先生之言,则是不誉禹、不毁桀纣也”。

于正诚心请教,便是因为看见对面的阵势,于正心中多少也起了一丝不安。

若论黑山军有什么让于正引以为傲的“必胜法宝”,那就是两样,一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铁器,二便是以后世军训法,练成出来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然而今日一看,眼前这支军队的组织性似乎也不差,这让于正有些担心,同时心中也暗暗叹道:果然不能小觑了天下英雄啊。

一旁的百里奚却主动打气道:“主君放心,此阵若是放在一百年前,那绝对的纵横天下的无敌之阵,然而如今距此阵出世早已不止百年,高氏虽藏的严实,但各国仍多有模仿。其中奥秘诀窍也已尽为人知。所以要破此阵,可说是既难也易。”

“哦,怎么个既难也易的说法,还请先生指教。”于正诚心地行了一礼,发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64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