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2章:齐楚纷争(一)郑国动向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一场山火,为中牟之战平添了些惨烈。负责东面阻击的两百多黑山军,更是几乎全数阵亡,反成了此次特别军事行动中伤亡最大的一支。

大雨之后,农兵们前来此处打扫战场,只望见满山被烧得焦黑的狄人残肢断臂,望着他们身上的衣物被烧成灰碳、武器被烧得溶毁,尸身上还不时散发着阵阵臭味,令人心中恶寒不已。

再看向己方的阵亡士卒,他们身上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士卒们身上的血肉被搅得稀烂,头颅被砍掉半截,内脏和肠子也流露在外,等等毛骨悚然的场景。

可以想象,此处是经历了多么惨烈的战斗。

不少人心生同情,不少人则心生畏惧。

这时带队的军官察觉气氛不对,适时出来给农兵们做了动员:

“狄人是入侵者,他们该当下地狱,这一点毋庸置疑。此处战况激烈,大家见到这些惨烈的场景难免心中凄凄。

然而,我们却没有退路,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做战斗,那么我们沦陷区的百姓,我们的家人,就将永远遭到他们的欺凌与屠杀。”

农兵们听到这话心中回过神来,一个个眼神坚定起来,握紧拳头,似乎在暗暗发誓:“对,不能同情狄人,一定要把狄人赶尽杀绝,绝不留下祸患。”

农兵们默默搜索着山上可用的物资,将已方士卒的尸体运回,将狄人的尸体也草草掩埋,天气热起来了,又有雨水滋养腐败,以防此地发生瘟疫。

“大人,这里还有个活人,看容貌似乎不是狄人”

带队军官赶来查看,见此人虽然容貌被毁了大半,但着装上确实是诸夏的打扮,猜想可能是被狄人掳来的卫人同胞,于是言语道:“既然不是狄人,便将他带回去救治。”

“是”

这是个乱世,也是霸主之世。于正这边黑山军围着中牟邑打得火热,那边,郑国则又第三次被楚国攻打了。

连续三年,连续三次,打得郑国都没心气了,朝堂上出现了主战、主和两派,连郑国国君姬踕都想着向楚国求和。

郑国一直是黑山情报司探查情报的重点,于是,施展得报后连忙向前线的于正做了特别汇报。

“什么,郑国有意求和于楚”

于正闻听消息,脑海中迅速回忆起历史知识来。郑国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直被楚国所看重,所以郑国在一段时间内为了避免楚国的征伐,似乎的确是执行了亲楚的外交策略,然而于正不能确定这种政策是由哪年开始的。

“若真的如此,此举必定会惹怒诸侯霸主齐侯,到那时,齐国为了不让中原的大国郑国倒向蛮楚,势必会征伐郑国,将它重新拉回诸夏的阵线。”

想到此处,于正不免有些心动,若是齐国真的召集诸侯伐郑,那么或许自己的黑山势力可以插上一脚,到时候趁机光复邘国也未可知。

如果邘国能在他的手上光复,那么即便他那个伪君子哥哥占了嫡长的名头,也不是不可能将他拉下位来,毕竟光复家国社稷是礼法上都认同的最大功绩,足以告慰祖先,更换继承人。

随着实力的增长,于正的野心也愈发不可遏制,有着卫国大夫之位仍不满足,竟然觊觎起邘国的国君之位来。

于正赶忙把施展派出去再探再报,同时,望着中牟邑城中担惊受怕的残余狄人,他却将手下军队集合了起来,把攻城略地的大功交给了弘毅大夫和公子康两家势力完成。

此举等于是将到手的大功让出去了不少,虽然仍能得到此战的不少分红,但还是让手下家臣们困惑不已。

于正召集家臣再次召开了军议,并将郑国的战事告诉了大家,当然也说了他的一些打算。

“邘国毕竟乃是我的母国和宗族之国,如今郑国又逢战事,连续三年被伐,无论朝堂还是乡野民心都十分厌战,闻听郑君有意求成于楚。

若真的如此,齐国又怎能容忍蛮夷楚国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周王畿洛邑附近,所以齐国或许会先一步伐郑,到时候,或许便是邘国的复起之机。”

于正自也没有把心中的谋划全盘说出,毕竟篡夺国君之位之事说出去名声不好听,此事只可以暗中进行,而不能大张旗鼓。

闻听此言,如计察一般的邘国家臣神情激动不已,而如元锐、渠仰一般的卫人家臣则似乎触动不大。若要扩充领地,卫国有着大片的失地可以去光复,何必要去惹中原大国郑国呢。

虽然郑国如今的实力有所下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四五百乘的实力郑国还是能凑得出的。

即便真趁着郑国之乱,帮助主君的母国邘国复了国,但邘国就在郑国身侧,只怕郑国实力稍复便要先寻身旁邘国的麻烦。齐、楚两国郑国自是打不过的,打邘国却正好给它找补面子。

到时候以邘国的实力,十有八九还是要被郑国灭国的,除非自家的黑山军能常驻邘国护卫,然而

等等,莫非主君有意趁机夺取邘国国君之位

邘国别看现在只是个附属小国,但他毕竟是邘叔分封之国,而且有着“侯”的爵位,比郑国的伯爵之位还高上一等,与齐国的爵位相同。所以只凭这个爵位来说,倒也是值得冒一次险的。

不少聪慧的家臣隐隐猜到了于正的意图,如此,他们倒是不好反对了,毕竟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前途。

于正是大夫,他们最多只能是“上士”的爵位,而于正若能成为国君,位列诸侯之位,那么他们也有可能会成为拥有自己领地的“大夫”,真正立下自己的“家业”,甚至让子孙后代以他们的名字为氏。

元锐心中想着,出列问询道:“请问情报司,如今郑国国内舆论如何”

施展如实回答道:“如今郑国朝堂分为两股势力,一方是以郑国国君为首的求和派,主张郑国被连续数年攻伐,实力损失严重,应该修养生息,求成于楚。

另一方是则是以大夫孔叔为首的攘夷派,他们主张绝对不能向蛮夷的楚国求和,如此会丧失郑国在中原诸侯国的威望,而且还容易得罪霸主的齐国。为了避免楚国的战争而招来齐国的战争,这是不明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75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