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91章:诸侯之路(四十)风暴起时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糊涂,糊涂啊,你们这些年轻人做事就是不知道仔细考量。这回可好,叫老朽如何向国君和大公子交代”

书房之内,老者带着几分责备之意训斥着自家宝贝儿子,年轻的男子则跪坐下首,态度谦卑,低头不语,一副认打认罚的样子。

如今,邘邑城内平白流出一份名单来,乃是支持二公子于正的年轻私下结社,密谋刺杀大公子于成的密会名单,从而使二公子能够顺利成为君位的继承人。

据说大公子于成知悉消息后,倒是表现得很是大肚,只是对着名单哈哈一笑,随后便带着亲随几人亲自登门拜访了这几家的长辈,也不说什么训斥的话语,只是依旧谈笑风生地说了很多,临了还留下些礼物相赠,聊表心意。

搞得这几家的长辈很是莫名其妙,不知何意。在经过手下人的提醒后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家的子侄平白惹祸,已然参与到了危险的继承战争之中,所以才有大公子此番的上门敲打。

虽然这般行事明显不符合大公子往日的作风,明显是背后得到了高人的指点,但是既然如今大公子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可说已是给足了各家面子,那么各家也得适当投桃报李,表现出自家应有的态度来。如此这事便也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解决了。

于是那名单上的几个年轻人却是当众被自家的长辈执行了家法,或鞭笞或杖责,狠狠教训了一顿,以给外界交代。

毕竟是自家人行刑,下手的轻重还是有所把握的,虽然外面看起来皮开肉绽,但是内里却是无甚大碍。

本来此事也就这般消解下去了,然而就在昨日夜间,大公子于成还真的受到了刺客的刺杀,被匕首击中脐下处,差点伤及根本,血流如注。

这回国君是真的震怒了,看着在自己跟前哭诉不止的儿媳和幼孙,他下令有司全城彻查,务必找出真凶。

即便是于正等人也受到了严密的监控,若无要事不得走出居所,以防串联。不过终究是顾及于正的公子身份和城外的黑山军队,没有彻底撕下脸面。

至于前几日名单上的人员可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不仅再次被列入重点调查对象,请入狱中协助调查,而且因为此事牵涉过大,几家虽在邘邑本地略有权势,但也不敢多加干涉,导致那几人在狱中可算真正受了牢狱之苦。

就当大家都以为此事要告一段落的时候,此事却愈演愈烈起来,那份名单所牵涉的人员变得越来越多起来,从几人增加到了十几人,更多的家族都牵涉了进来。

“父亲,那日于正公子送出了多少贵重礼物,自然有人私下里会说他几句好话,若是这样都算的话,那恐怕这邘邑大半的士族子弟都要进去。”

是啊,拿人手短,既然接受了别人的厚礼,私下说几句好话也是情有可原的。可若是这些话都被捕风捉影地记录在案,形成一张张所谓的“名单”,那未免就有些太吓人了。

各家纷纷派出人去打听,自家的子侄有没有被牵涉其中。然而因为有司办案的特殊性,却是并不方便对外透露的。这般支支吾吾的做法只会让各家更加心慌,深怕哪一天自家子侄便突然涉案被带走了。

就在这时,在黑山情报司的推波助澜下,一份份更细致的“名单”被泄露了出来,其中细致到某日某时,某某在哪里和几人聚会,说了二公子什么好话,或者抱怨了大公子什么。

当各家长辈拿着这类名单去责问自家子侄,发现其内容有十之八九还都是真的,虽然只是私下的牢骚话,但如今被人郑重公布开来,还罗织了所谓的密会“名单”,那这件事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一时间邘邑到处风声鹤唳、几乎人人自危,当日那些拿于正礼物有多开心的人,如今便有多担心,害怕被牵连其中,投入大狱。

当这场风暴不断扩大的时候,各家这才发现自家的不少子侄都卷入了这场风暴之中。有的是旁系子弟,或许还可以放弃,但有些是家族嫡系,这些人都是家族的未来,如何能够说弃就弃。

大公子伤势稍好了一些,便收到各家的求情之信,他这才明白竟然有这么多的家族的子弟参与了此事,心中不免有些担心。

本想再装出大肚的样子收收人心,无奈身体尚不允许,只能交给国君处理。

而国君以为仰仗自己昔日之威,各家必然仍是唯唯诺诺,不敢有二心的,因而仍是下令严办,势要揪出幕后之人。

有司得了命令,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抓捕了更多年轻子弟入狱协查。说是协查,但是这般大张旗鼓地捕了还是闹得人心惶惶。

这一番操作,却是把更多人都推到了于正这一方,本来于正刚加冠就离开了邘邑,在城内并未有多少根基,但是如今因为要营救家中子侄的关系,越来越多人却是不得不来相求于正,希望他这个始作俑者能出手救援,毕竟此事是因他而起。

于正倒是很耐心地一一接见了他们,分别加以劝慰,并答应会向国君陈情。

然而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监视之中,这般来往“串联”,自然也被如实禀报给了国君。这下很多不是于正党的,也难免被打上了于正的标签。

人心开始偏移,真正夺位之战的好戏也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28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