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三章:治政黑山(十二)信任危机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布政司作为主管民事的综合性衙门,其下又分为几个小衙门,其一,管理村寨的,叫做乡宰;其二,管理钱粮的,叫做司库。

今日于正体察民情,观察铁钱的推行情况,首先便对布政司司库的吏治提出了不满。

为吏之道,不是应该责任都归于底下,荣誉全归于主上的吗这样,至少能保持最高统治者的威望不被动摇啊,如此才会有执政的公信力。这人倒好,反其道而行之,自己推脱了个干净。

“主君,这人才紧缺啊,好不容易才培养出这么一人,你看”

“那就罚俸留用,通报批评,然后你们布政司继续加强吏治教育。”于正也知道这时代识字的人都是个宝,黑山上尤甚,不得不稍做让步。

上面政策的失败,很大程度还是下面的吏治不行,布政司作为对接基层最多的衙门,尤要注意吏治的建设。

铁钱的实际推行情况并不理想,于正只能带着有些沉重的心情离开了。

回去之后,他对着手下们重申了这是铁钱推行的敏感时期,要特别注意对外的措辞。这新币政策,乃是由黑山的司库衙门领头推行的。

如此,即使新政真的失败了,只要处理一二责任人,还是能在基层挽回大部分民心的。

“怎么样,回收了多少”

计察与手下吏员们点着蜡烛忙到了深夜,统计着今日铁钱推行的实际情况。

伴君如伴虎,随着于正在黑山的统治愈发稳固,计察明显感觉到自家这位主君的性格愈发难以捉摸。所以,他也愈发勤勉和小心谨慎。

如果这铁钱新政真的失败,不但掌控钱粮的司库要受挂落,恐怕就连计察自身也难逃其责,甚至可能被推出来,消解民愤。

当然了,如果新币政策侥幸成功了,那么司库的功劳也是巨大的,各种奖赏是跑不了的。

反正,若是成功了,司库很好地执行了主君的意见,是主君圣明;若是失败了,主君成功处置了祸乱黑山的奸逆小人,还是主君圣明。

统治者威望是不能轻易失去的。

“大人,统计出来了。”手下小吏忙了半宿,终于有了明确的数据。

“今日共发了近五百人的工钱,库中总共支出的铁钱为十万六千余钱。今日粮店共计回收了九万四千余钱,其它如布行成衣铺等共计回收六千余钱。”

也就是说,忙活了一天,也只散出去六千余钱,大多数人还是把铁钱换成了粮食,又重新流回了司库中。

这本无可厚非,毕竟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饿怕了,觉得还是粮食稳妥。但于布政司和司库而言,这就是他们工作的不力了,铁钱流通性远远不够预期。

“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咱们商议商议。主君今日可是重申了此事由我们司库衙门领头去做,这既是荣耀也是责任啊。大功和大过,大家自己选吧”计察对着下首的小吏们开诚布公说道。

沉默了许久之后,终于有人出列发言:“大人,小人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

“但讲无妨。”一筹莫展之际,计察自然有兴趣听听他的想法。

只见那小吏洋洋得意说道:

“既然百姓们还是习惯以铁币兑换粮食,导致库中的铁币流不出去,不如明日开始,我们就逐步限粮。

明天粮店就仅提供价值八万钱的粮食,那么另外两万余钱不就留在民间了嘛。”

“这”

众人讨论了半天,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眼看夜已经很深了,计察只得答应先试试再说。

于是,限粮政策未经通报,便在黑山试行了起来。

第二天,司库又发放了十万余钱的工钱,人们还是大多都去兑换了粮食。不过因为限粮政策的影响,确实有两万余钱留在了民间。

眼见有效果,第三天,司库又发了十万余钱的工钱。

结果,就出事了。

“换粮了,换粮了,一百文粮食换九十升粮了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有人在人群中大声吆喝着。

“不是一文钱一升粮食吗,怎么到你这就是这个价钱了”一位老年妇女说道。

“大婶子,之前一文钱一升粮食是不错,可是现在咱们黑山上缺粮啊,要不然司库也不会想出铸造铁钱,把一半的禄米以铁钱形式发放这个办法。

我告诉您吧,今天粮店的粮食可是比昨天又少了许多,您要是上面没有关系啊,就是过去也是白跑一趟,根本买不到粮食。”这人有些嚣张的说道。

“老婆子我就不信了,主家刚定下的规矩,怎么你们就敢这么乱改。儿子,走,我们排队买粮去。”老婆婆很是气愤地说道。

“娘,是真的,隔壁的二叔刚从粮店那回来,今天的粮食已经卖完了。咱们现在过去也没用,好多人还在那排着队呢,都是打算排通宵等着买明天粮食的。”

儿子扶着老娘有些无奈,虽然看不惯这些人的做法,但是确实买粮食变得越来越难了。

只有那些跟粮铺有关系的,才能以一文铁钱一升的价格买得到粮,然后他们再把粮放出来,轻轻松松就赚了中间的差价。

而因为粮店的粮食每日供应有限,所以大部分买不到粮食的人只能跟他们买,害怕手中的铁钱越来越不值钱。

“来来来,铁钱换粮了啊,明天一百文铁钱可就只有八十五升了。”那人还在大声吆喝着,制造着恐慌情绪。

“我换,我换。”有人立马上前。

“娘,咱也换吧。”老妇人的儿子也有些意动。

“当家的,再等等吧,我就不信弄成这样,就没人出来管管。”妻子心疼少掉的那些粮食,对丈夫说道。

结果,不过几天的工夫,黑山新推出的铁钱就经历了一波贬值风波。

于正从情报司知道此事后,却是紧急叫停了限粮政策,他把计察叫来,骂了个狗血淋头。一怒之下掷出的铜爵,还将计察的额头给砸出个血洞来。

当时提意见的小吏,立马被革职查办了,参与投机倒把卖粮的那些人也被监察司入了罪。而计察也是连降三级,被于正调入军中,以后只负责专管军中的辎重供应,再次变成了军队的后勤官。

可以说相对于之前在黑山的大权独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被主君大大削权了。之前讨好他的那些人,再次从他身边消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6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