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三章:侵攻复土(三)制作甲胄(求免费银票)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既然国君计议已定,又得了石、宁二位上大夫的支持,那么营中即便有些反对意见也被尽皆地压制了下去。

最后卫国派出以宁速大夫为首的使团,与齐、宋、曹三国数次协商,不断交涉,相互间利益的交换妥协,一个能被四国接受的初步军略终于逐渐浮出水面。

战役时间定在今年三月的开春之后,按军略规定,将由齐国先行在东方出兵,派出战车六百乘,一万五的军势,做出一副担当主攻、全力收复卫国东境的架势,以此来吸引迷、惑住狄人的军队主力。齐军或寻求战机,或继续僵持,务必将狄人完全拖住在东方,使之不能及时回援。

而宋、曹以及卫三国的军队,将在狄人地方上的守军被撤走大半后,实施真正的战略意图,猛攻卫之西境的失地城池。以收复楚丘,作为整个诸侯联军第一阶段的目标。

在于正看来,这算是个简易版的“声东击西”计谋。

因为狄人连续灭亡了邢、卫二国,地盘无形中扩大了不少,所以兵力难免分散,各地城邑的守备力量也很有限。若再用计将狄人主力军队调走,那么卫之西境便有极大的可能有望被彻底收复。

此次战事当然还是以齐、宋、曹三国军队为主,但卫国也不能完全划水,做个看客。谁都知道,此战之中,卫国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便会相应拥有多大的话语权。

于是,卫国的士大夫们也开始积极地开始招兵买马,整备军伍,日夜操练起来。

一时间,整个漕邑卫人营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了各种“大练兵运动”,士大夫们也都想借此立下功勋,好得国君赐封,重新拥有自己的城邑。

这项运动最直接的表现便是,难民营中的青壮之人几乎被整个招募一空,摇身一变,纷纷成为了士大夫们的麾下之卒。

于正军中自漕邑之战后,已早就招募满了五百青壮。他这一旅人马招的最早,又没人来跟他竞争,整体素质自然也是最高的,可谓冠绝他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如今已经初步有了些气势。

见难民营中已是无人可招,于正便也熄了继续扩军的想法,转而把强军思路放在了军备之上,特别是营中稀缺的“甲”这一块装备。

“甲”,说来就是围在人体外面用来保护身体的装备,所以防护性是它的第一考量。

如今士人所用的甲基本皆为皮甲,那是用上好的牛皮所制成,自然价格不菲。

要做“皮甲”,于正是没办法搞到那么多上好的牛皮资源的,有钱也没办法一下子买到这么多。

“铁甲”倒是在他未来的计划当中,不过如今“铁”还未流传开来,按照历史进程,一直要到战国时期才会逐渐普及。

于正也不是没有想法把铁这玩意提前弄出来,说来卫国太行山中便有铁矿资源。但如今卫国全境还在狄人手中,他没领地,自也没办法安全地去炼制“铁”。

于是于正只能另想它法,从身边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入手,开始整办另类的兵甲。

竹甲和藤甲是于正如今唯一能想到的具有一定防护力,且能大量廉价生产的护甲了。于正最熟悉,也是非常有名的便是华夏三国时期被诸葛亮所破的藤甲了。

藤甲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藤条所编制而成的铠甲,对冷兵器具有很强的防护力。和金属铠甲相比,具有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等特点,缺点是怕火。正是诸葛亮一场大火,让它基本直接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对于它的这个缺点,于正现在倒是还能接受。因为作为藤甲克星的“猛火油”,如今也还未被开采出来。有可能正在哪旮旯子静静呆着,即使被发现也是被当做了恶魔之水一类。

所以如果只是一般动物油脂所提炼出来的油的话,其杀伤力,可燃性毕竟有限,于正是完全不怕的。

而且敌人从发现藤甲的作用,到真正想尽办法地去破解它,无疑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让于正有个过渡的时间。

当然如果他真的那么不幸,遇到了本不该在这个时代出现的“猛火油”的话,那他也不介意利用这些石油,加快这个时代的发展。

如此,“甲”的制作,于正基本就确定了藤甲的方向,剩下的则是推演出它的制作流程,并加以规范化。

于正后世没事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会历史纪录片,什么历史新说,解谜类的都是他涉猎的对象。

有一档电视节目却是正好有介绍到藤甲的制作,名字好像叫做诸葛谜案之“复活”的藤甲兵。

里面就有介绍到完整的藤甲制作过程的,后世的布依族村民还成功复制出一套。节目中还进行了实物对抗实验,确实对冷兵器有着非常强大的抵抗力。

编织藤甲的人力倒是好找,毕竟这个时代人们用来坐的“筵席”,脚上穿的草鞋,都是编织出来的。甚至穷人身上穿的也有编织的草席衣,可以说在手工编织这块领域,不少人的技能点是点的满满的。

另外,节目中介绍到藤甲的秘诀在于用桐油浸泡,如此才能让藤甲更具韧性,且不惧雨水、阳光的腐蚀。需浸泡48小时后,将藤甲拿出晾干,至少要晾两个月,然后再用柚油浸泡,如此反复5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

这对急于让自己队伍军备成型的于正来说却是等不及的,所以他人为地加速了这一过程,改晾晒为烘烤,建了一个砖头的烘烤房,将制作工期大大缩短。

于是,一个多月后,首批一百具虽然有些粗制滥造,但仍有一定防护力的“藤甲”就陆续完成了,而且后续每月的产量仍能继续提高。

于正亲自拿青铜剑试过,挥砍上去藤甲的确会有豁口毕竟是速成版,但是毕竟还是没有断裂,也就意味着此甲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破防。

某种意义上,这批速成版藤甲无疑是成功的,毕竟此时的青铜武器也没后世的铁剑那么锋利。

作者题外话:感谢“21画生”的五张金票支持,以及一直支持本书的用户7724、夜行者、木狼、jogu、香蕉牛奶棒棒糖等人。

祝所有书友们新春快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6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