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一章:治政黑山(十)铸币孔方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于正毕竟是不是此时的土著,思维更加开阔,却是立马结合后世知识,想到了几个解放生产力的办法。

一是建立类似后世托儿所、幼儿园,这样的育儿机构。把太小还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小朋友们统一管理、照顾。如此,家中妇女的育儿负担就减轻了很多,也就有更多时间可以从事生产劳动。

二是工农分家,重新定位。把红龙寨工匠营,定位为后世工业重镇一般的存在,把生活在红龙寨的人全部转化为工人。如此,像耕田、砍柴等费时费力的农业活计,则全部交由其它各寨的人员去完成,以它寨之农业,养活工业寨。

只要给工人们足够多的工资报酬,让他们觉得做工的收益比种田高多了,相信他们也会逐渐乐于接受成为职业工人的。

这两个办法,一个是把女性从家庭育儿中解放出来,一个是把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可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于正把这个思路跟家臣们一说,众人却神色古怪,不仅一副闻所未闻的的样子,还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比如元锐,他就担心地说道:“像这样,把各家的孩子从父母身边拿走,集中到一起抚养,这事未免也太有悖人伦了,恐为礼法所不容。”

于正只能解释,不是真的要拿走,每天太阳落山前,孩子们还是要父母领回家的,只是白天的时候集中在一起看顾而已,方便父母劳动而已。

“这养育院可以给幼儿们提供中午的食物,物资富余的时候,甚至还可以提供免费的羊奶。”于正说道。

为了让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新事物,他不但要提供免费的看顾服务,而且还管一顿中饭,甚至有免费羊奶可喝,条件可谓十分的诱人。

然而,这事还没完全打消家臣们的顾虑呢,那边对于工农分离之事,家臣们同样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

华夏民族对土地爱得深沉啊,哪里肯放弃土地成为职业工人,家臣们一致认为这事不可行,甚至弄不好会引起黑山民众的。

最后,在家臣们的坚持下,于正只能选择退让,答应不采取强制模式推行。

“也罢,此事不可用强,只能以利导之。”于正对着家臣们叹道,心中苦笑:果然,领先一个时代,有时也是很痛苦的。

于正并没有放弃他的想法,而是决定以经济学为工具,让市场带着人们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顺便给古板的家臣们好好上一课。

他相信,只要做工的收益足够高,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便会涌向工厂,去赚取最大化的利益。

到时候,妇女们为了做工方便,自然会把小孩送到学校去;农人在田地和工厂间也同样会选择工厂优先。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市场经济,这才是当下最难的。

当前黑山的经济制度有些像后世的计划经济体制。因为没有足够的铜,所以在黑山内部货币的流通是非常少的,大多数人采用的还是以物易物的方式。

市场上的商品也不多,各个村寨基本都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只是偶尔会出来赶个集,买点盐和布啥的。

即便是于正的工匠营,工业生产的模式也是非常计划经济的。由于正给大家下一个具体的炼铁的指标,然后计察便安排各地的人手前去做工。左林则监督工人们有没有偷懒,安排每日的生产计划。

改革,必须改革

劳动人民必须内卷起来,这样整个黑山才能更有活力。

于正的第一步,便是解决货币流通的问题。他得让市场上流通的热钱变得多起来。让广大劳动人民家家都有积蓄,这样才能进一步刺激消费。而消费则带来更多的生产。

以前做工也好、当兵也好,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以粮食的形式来发放的,叫做“禄米”,毕竟粮食是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货。这“禄米”虽好,但是不方便交易。大家都把粮食放家里存储起来了,谁来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于正首先想到便要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以货币来代替“禄米”的发放。

当然“铜”仍然是稀奇玩意,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他要铸造铁币,把它来作为黑山的独有法定货币。

于正记得华夏的历史上,也是有很多朝代发行过铁钱的。

铁钱自西汉始铸,几乎各朝都沿袭续之。西汉早期的半两,王莽货币中的大泉五十和货泉,南梁的五铢,唐时期的开元等等。私铸铁钱更是早于官铸,早就出现在民间了。

当然铁钱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易生锈等等,不过作为只在黑山内部流通的临时性货币,于正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替代品了。问题肯定会有,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就是。

于正把铸铁钱的想法和家臣们一说,又特别强调只在黑山内部流通。这回,家臣们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

毕竟此时,无论郑国、齐国、燕国等各国,都是各自铸币的,从形状和分布上主要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天下根本没有统一的货币,甚至一些大夫在自己的私邑,也各自铸币。

于正提出自己铸铁钱,在家臣们看来,这是主家强盛的一种表现,倒显得很开心。

“对了,主君,咱们黑山的铁钱采用什么形状”计察关心地询问道。

“圆形吧,正面印上数值,反面印朵花。”于正想到了后世的硬币,不假思索回道。

“如此,会不会太过复杂啦,而且废料也多。”计察斟酌着语言,细心提醒道。

“圆形币的话,臣下倒是在它国见到过的,叫做圜钱。采用天圆地方之说,外面圆形,里面是四方形。”端木容说道。他之前行商游走各国,算得上见识广博。

“对啊,怎么把孔方兄给忘了。中间空个四方格比较省料,而且便于用绳子串起来携带。”

“行,那就按天圆地方铸吧。按重量印上一文、五文、十文字样,先铸这三种币值的铁钱。”

“是。”左林出列,再次接下了铸币的任务。

“正面印上币值,反面印上黑山。”于正补充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59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