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四章:草庐卫廷(三)礼制利器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于正此番前来卫国入仕,包括西门吉、计察等手下众都以为他打算投效之人是如今的卫国新君,也就是刚即位的姬申。毕竟姬申多年轻啊,而且正值壮年,不出意外的话卫君之位未来二三十年都是他的,卫国兴复的重任便在他肩上。

可是于正却知道,历史有时候总是会这么出乎意料。姬申的确是新近继位,然而却是壮年而亡。导致卫国继丧了卫懿公后,短短时间内又丧新君卫戴公,国之大乱,君位不宁。

于正此来想要投效的真正的卫国明主却正是未来的卫文公。也正是在卫文公的带领下,卫国算是实行了中兴,从兵车三十乘重新回到三百乘实力的中等诸侯国。

卫戴公不过是位短命悲催的过度国君,自然不在于正的考量之内。

于是他再不管主位上的国君和夫人在说些什么,一门心思却放全在公子辟疆身上。思考着如何趁着这位公子如今还未上位之际,众人都不太看好他的时候傍上这棵大树。都说拥立是最大的功劳,自己或许可以好好谋划一下。

公子辟疆总感觉背后有股炙热的眼神一直盯着自己,让他格外难受,回头一看却是阿姊许国夫人半路上招揽的邘国落魄公子正盯着自己。公子辟疆不知何意,或许是见自己为许国夫人辩护而感激自己只得微微颔首示意,也就不做多想。

于正见未来的领导转头看自己,赶紧咧着牙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希望能给未来领导先留下一个好印象。只是这黑黢黢的脸上突然露出一口白牙,却是对比十分鲜明,就像黑夜中的皎洁银月,不同的是一个好看,一个有些不忍直视。

这时买奴隶或者买牛马等牲口,先要看的便是牙齿,牙齿好就代表能吃,寿命就长。反之,牙口不好,就代表年老或者有疾病,是千万不能买的。另外就人来说,牙口好的多是吃得精细的贵人,牙口不好的多是下等人,从这也能区分得出两个阶级的不同。

于正的牙齿自然是保持得不错,这是因为他穿越而来的这些时间都有保持刷牙的习惯。他发明了更接近后世形状的简易版牙刷,刷头用的是较硬的动物鬃毛。不仅自己刷,他还让手下等人一起刷,他可不想在队伍里说话的时候总闻到口臭味。

当然这时的贵族们也是有早起清洁口腔的习惯的。礼记中记载:“鸡初鸣,咸盥嗽”。

所以西门吉、计察等人虽然好奇于牙刷这一新鲜事物,但还是能接受的,毕竟比他们常用的柳树枝要好上许多。只能归结于卢布这人喜欢搞些小玩意,算是个人爱好。

牙刷此物,于正给仆杨仆柳等众仆隶之人也准备了,毕竟有后世的平等观念影响,总觉得该一视同仁些好。而且通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他们也赢得了于正的信任。

谁知这般小小的举动,对于仆隶们来说却是极大的恩赐,他们不仅情绪激动地接受了,还一个劲地表态:愿为主人效死。

在仆隶们看来,牙刷此物如此精致,乃是贵人们专用,如今赐给他们,正是天大恩赐。他们还打算着将其小心保存,日后作为传家宝呢,一直留给子孙后代。

于正虽自制了牙刷,但这主要涉及手工能力,却是不难。想要再制作牙膏却有些难度了,毕竟化学的知识他基本一窍不通,制作出来的还不如此时贵族们用的海盐。最后也只能将发明牙膏的任务往后推迟,等有了自己稳固的地盘之后再说。

如今于正总算是见到了未来的卫文公,还给对方留下了“好印象”,离自己有个地盘做个领主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见公子辟疆已经转过头去,于正这才收敛了他像极了黑人牙膏广告里模特一般的笑容,复又听着廷议无聊起来。

大人们商议国事直从午间讨论到了傍晚时分。

即便卫国君臣如今不是太待见自行归宁的许国夫人,但贵族的礼法气度却还要保持,国君最终还是设宴招待了远道而来的许国夫人一行,于正自也是跟着一起沾光,出席了这所谓的“诸侯之宴”。

侍女们端着各类食盘、肉鼎等鱼贯而入,为众人的案前一一呈上佳肴、美酒。此时却是分食制,每人面前一案,案上呈放一爵美酒、一鼎肉食和几盘菜肴。

“如今我卫国国事艰难,今日的诸侯之宴却难免寒酸,还望诸君见谅。”菜肴一一上完,卫君姬申有些羞赧地说道。

众人则言“愿与国君共渡时艰,愿我卫国早日昌盛。”

“开食。”做足了这番姿态,卫君这才下令可以正式开动。

“谢国君赐宴”众人起身答谢。礼敬完国君之后,方才一一落座进食。

这却是于正第一次参加诸侯之宴,只能亦步亦趋跟着大家的动作学“礼”。好在一番动作下来,勉强没出差错。只是这刚坐下,心里想着饿了一天终于可以进食了,却是难免有些松懈大意。

“放肆,国君面前怎可无礼。”大夫石祁子怒喝道。

于正见其怒喝的不是别人却正是对着自己,很是吓了一跳。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放松之下“原形毕露”了,却是一时不察失了坐礼。赶紧学着大家的样子,重新安坐起来,端正自己的坐容。

春秋时代,没有凳子,桌子自然也不是后世的模样,而是叫作“案”,也就是后世日本、韩国电视剧里能看的的那种类似的条桌毕竟是中国传过去的嘛。

日韩作为不断学习华夏先进文明的学生,将案和“坐”的文化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但是于正作为后世的中国人可没受过这样的训练,在邘国时他便不时忘记,受过长辈斥责。

所谓的“坐”指的是在席子上安坐。当然在这处处讲究礼法制度的春秋,坐也有坐的礼仪。“安坐”、“正坐”、“跪坐”都是坐,但于正习惯的坐只有一种,就是把双腿一盘的盘炕坐法。所以此时此刻,此等“坐法”便如乡野村夫一般,自然是在国君面前大大失礼了。

“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听闻小子也是邘国公室之后,是不知礼还是轻视我卫国而不愿尊礼啊。”

大夫的话远远传来,于正赶忙起身对其行了一个大礼,口中言道:“小子受教,往后定当牢记大夫今日之喝,做个守礼之人。”

在别人的地盘,该认怂的时候就认怂。时代尊卑礼法所限,于正不是那种狂妄之人,后世小说中那些怼天怼地的主角要真在现实早被人教训了。

于正选择忍,是因为他知道此时的礼法虽然限制着自己,但有时也保护着自己。比如手下们对自己的愚忠,在后世能碰到这样忠心的下属吗

同样,只要自己能加以合理引导利用,礼法也能变成为自己服务的最尖利的武器,甚至比百乘战车犹有过之。

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不就是如此嘛,将礼制化为自己最利的武器

作者题外话:作者君需要大家的支持,喜欢看没有系统偏传统的历史小说的,喜欢看领主类小说的,一定请支持下。等字数多一点,大家也可以向他人多多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41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