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六章:治政黑山(五)寻煤寻铁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于正大军杀伤了数百山匪,又俘虏了老寨主父子三人,得以顺利叫开山门,进了红龙寨。来援的山匪见势不妙也都仓皇而退了,此战逐渐落下帷幕。

清除了红龙寨,以后石城邑周边的领地算是安稳下来了,至于其余较远的小山寨则可以留待以后慢慢收拾。

对于这红龙寨的处置,老寨主父子三人既已降伏,本是应该善待一二的,可以作为日后其它来降山寨的表率。不过这红龙寨地势实在险要,却是不能再将此地交由他们之手,再次为患了。

于正也想了个办法,那就是转封。

“你兄弟二人可愿为我家臣啊”于正带着权势者的威压,居高临下地问道。

龙家兄弟二人猜想这或许是要他二人作为人质的意思,自不敢反抗,皆答曰:“愿意。”

于是,于正把老寨主的两个颇有勇力的儿子龙虎、龙豹收为了家臣,并顺理成章地把附近一块叫做“露水沟”的山坳地方分封给了他们,让他们带领族人去那里繁衍生息。

当然,为了再加以限制。原红龙寨去除此战伤亡,还剩下的两千五百余人也要分拆开来,他们只能带领一千领民去此地开垦,其他人则全数充入于正的石城邑生活。

同时,龙家兄弟以后作为于正的封臣,遇到战时,还要承担两百的兵额。不过于正自己维持着常备军,以后应该很少会动用这些封臣的地方兵。

父子三人倒也明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道理,虽然万般不愿,如今却也只能认命,哀怨地答应了下来。从寨中选了些亲朋好友之族、壮妇成丁之家,便由老寨主带着,前往露水沟开垦立营去了。

至于此地的石头寨,于正考虑拆了也有些浪费。想到此地下山道路单一,易于把守,于是便将这里设为了匠营之所在,应该能够很好降低技术泄露的风险。

于正思咐:如今自己已经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接下来那些跨时代的技术便也可以慢慢发明出来了,这首先的第一样便是“铁”的炼制。

由于此时铜的稀缺性,导致于正麾下无论军队的装备,还是农业的生产都大大受限。所以为了解放生产力,为了提高战斗力,炼“铁”乃是关系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炼铁需要煤,煤在古代也叫石涅,在此时却是已经被发现了。

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3处有关石涅之地的记载:“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

太行山地处后世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地带,这两个省份可都是产煤的大省,所以煤炭资源却是不缺的。甚至因为此时没被大量开采的缘故,却是有着大量露天煤矿的存在,开采起来非常方便。

果然,情报司的人员很快就从山民的口中找到了“石涅”的存在,有些家里失了壮劳力的贫困人家,冬天取暖的时候就会来拣这些黑色的石头拿回家烧,火力很旺。

至于为什么只是贫困人家才拣呢,因为这些黑色石头虽然可以烧火取暖,但也曾发生过拣石头回家之人,全家受到诅咒,睡梦中全部死去之事。所以,一般的山民即使苦一点,累一点,也都会砍伐林木作为烧火取暖的材料,而不是石涅。

于正却没有那么大的顾忌,这点常识他还是有的,知道那是因为煤矿石没有经过提炼,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才导致的死亡,却根本不是什么诅咒。

在山民的指引下,准确知道了石涅矿的具体位置后,于正便让计察立马安排人前去开采煤矿石。不会化学,没法去除一氧化碳也没关系,他打算在户外起几个高炉,在户外炼铁,如此就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了。

虽然没亲身经历过那个大炼钢的时代,但是他从小生活的村上倒是还有这样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当然多年风化下,已是残破不堪,不过好歹是见过外形,知道长什么样。

有了煤炭,就要寻找铁矿石了。

来自后世的于正知道黑山附近,也就是后世的河北武安市,有一地方名叫矿山镇,就在巍巍太行山脚下。听其名字就知道,其地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铁矿最为有名。

另外附近还有一地叫做峰峰矿区,乃是邯郸的一个市辖区,也是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郭沫若曾有诗曰“武安铁矿峰峰煤“,说的就是这里的两种资源都很丰富。

只是这两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后世叫做矿山镇和峰峰矿区,明显是大规模开采以后取的名,在这个时代叫什么还真不知道。山高林密的,具体位置无处可寻,只知道在巍巍太行山脚下,离武安和邯郸都不远。

唯一比较明确的信息便是“邯郸”二字。因为“邯郸”作为地名,一直被后世沿用了三千年而不改,乃是非常非常特殊的特例,所以可以以此为坐标进行搜索,圈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邯郸城邑,肇起于殷商。商代建都于邢邢台,迁都于殷今安阳,邯郸便为畿辅之地,商末更曾在邯郸建过离宫别馆。

以邯郸邑为坐标,于正赶紧加派人手,四处寻找。给出的信息是寻找一种红色或褐色的石头,找到就给于重赏奖励。结果一个多月过去了,情报司的勘察队仍没有任何好消息传来。

一月一次的家臣会议上,心急如焚的于正难得地对着负责情报司的施展大发雷霆:“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们情报司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地探查。”

施展受训,羞愧地低下了头颅,其余家臣也是大气不敢喘,没有加以劝诫。因为于正同样也给了他们协助勘探的任务,他们也是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也只有少年心性的左濮小声嘀咕了一句:“红色的石头是没看到,红色的河俺倒是见了一条”

一旁的父亲左林赶紧拉扯他的衣袖,提示他不得失礼,免得被主君迁怒,然而一切为时已晚。

“你在嘀咕什么”于正带着余怒突然问道。

左濮只得出列又陈述了一遍刚才之语。

“主君恕罪,小儿议事之时妄语,臣下必当多家管教。”

左林赶忙跟着出列请罪,于正却根本没理他,只是继续对着左濮问道:

“你是说见到了红色的河,河在哪里”

虽然是后世的文科生,但好歹也是学过化学的,知道铁元素丰富的河有时就会显现红色。而人的血为什么是是红色的呢原因就是在于血红蛋白中含有三价铁离子。

所以于正怀疑,也许在左濮看到的红河两岸就有一个铁矿也说不定。

当然也只是怀疑,河水呈现红色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因为水土流失,导致水中混有红土颗粒等等,也会导致河水呈现暗红色。

不过此时的太行山植被繁盛,应该不会有水土流失的问题吧

“你所说的这红河它在哪里”于正带着几分急切的神色问道。

“就是红龙寨背后的那条河呀”左濮肯定的答道,“一下大雨,河水就变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6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