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6章:两大联盟(一)王室嗣君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又是一年正朔之日,于正刚刚出生的儿子于良慈,总算熬过了最艰难的半个多月,如今虽仍略瘦弱些但已并无大碍。因为临近年尾,所以孩子虽还未满月却又平添了一岁。

正朔佳节,于正本要在家好好陪伴老婆孩子的,不过因为之前伐陈之事,拒绝了卫君的征召,多少另卫国朝堂有些不快。所以于正不得不在正朔日当天,亲自去一趟楚丘,修补两方的关系,表明继续臣服之意。

他不能背上叛逆的名头,春秋历史毕竟不像日本的战国时代,大夫下克上自立为诸侯非常困难,晋国曲沃代翼还算是大小宗之争,也是耗时三代人才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下克上”大夫篡夺君位,要一直到战国初年的田氏代齐才算正式有了成例。

在这一点上,于正还是脑袋清醒的,一般的礼法自己在黑山上还可废除更张,影响力毕竟有限。但在这件事上他是绝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特别是齐侯霸业正隆的时候,若是因为谋求自立而惹来诸侯联军的征讨,那可是大大不值。

所以保持自治归自治,真正的谋求独立还不到时候。

更何况他也曾是一国的公子,要夺取诸侯之位也不是没有办法。他将自己的目标放在了邘国君位上,虽然邘国如今地盘狭小并不放在于正眼里,但是邘叔留下的诸侯之位还是非常动人的,那可是侯爵之位,只是一切也还没到收获的时候。

至于之前的齐国率诸侯联军再次伐陈之事,以陈国的彻底认输服软而告一段落,达到了立威的目的后,齐国也放归了陈国大夫辕涛涂。

齐国虽然借此找回了面子,但是却无多少实际利益的收获,经此一事,陈国不服、楚国不附,两国也只是碍于齐国之威暂时蛰伏而已。

周历正月即今农历的十一月,每年秋冬之交,天子会颁布明年历法给诸侯,历法所记,重点在每月初一何日及有无闰月,称之为班朔。东周之后,王室微弱,天子未必颁历,列国自为推算。

诸侯于每月朔日即初一,必以特羊一只祭祀用的整羊告于庙。告朔之后,仍在太庙听治此月朔之政事,称为视朔,也叫听朔,是诸侯们召见地方大夫的重要时间,于正因此远来朝见。

不过正朔之日的礼仪也远比一般月朔时候要繁琐,这第一项便是大幅们陪着国君一起望朔。

凡是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诸侯必定要记载云物天象,占其吉凶并加以记载,这是要为今年的农耕及灾荒作准备。

天子诸侯宫门皆筑台,台上起屋,称为台门,台门两旁高出门屋之上的楼房即为双观或两观。因为两观连着台门,又称观台。登上观台可望气,所以观台又称灵台周文王曾在都城丰邑东面,筑了一座天文台,就叫做灵台。

卫侯姬辟疆登灵台以观云象,占卜今年卫国农时及吉凶。

自然早有掌天文历法的大史提前告知了国君如何如何,姬辟疆不过是在众人面前表演一番,以示其得到了天意的指示,用传统的仪式感彰显其正统性罢了。

登台观云象结束后,卫侯便换了朝服,在楚丘宫殿内接受了诸位大夫的朝见,正式开始视朔治政。

众人依次落座,就各国最近的形式评议了一番,应该说最近国际上的形式很不乐观啊。

去年,主要是齐国各种立威,又是伐蔡,又是伐楚,还讨伐了本来的盟友陈国,霸主的威信是有了,却把各国的诸侯联军折腾地够呛。

然而年底之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便是晋君杀大子申生之事,而且这件事的影响而不仅限于晋国国内,还在持续发酵中。

宁速大夫率先说道:“晋国使人来报,晋侯以大子申生不孝而杀之,诸公子也多有参与其谋,如今也逃散各国,晋侯希望各诸侯国能不予接纳,否则视为对晋国不善。”

宁速大夫快速对着众人通报了情况,也是他接待的晋国的使者,他又说道:

“如今晋侯已立骊姬夫人之子奚齐为太子,并派人报之了王室,天子已经同意此事,令大宗伯加以记录在册。”

于正自是早已通过情报司知晓了此事,对于晋献公杀太子申生之事他脑海中本也是有印象的,倒是不显得有多奇怪,只是有些可惜申生之才。

而诸位大夫闻言皆面色古怪,这虽然是晋国的国事,但是晋献公杀大子而立幼子之事还是有悖人伦礼法,另他们不能认同。毕竟大夫之家也要面临子嗣继业之事,若是轻易废立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果然,宁速大夫又忧心忡忡地言道:“若只是晋国一国子嗣的废立也就罢了,然而据说如今周王室也起了同样的心思。

天子认为幼子王子带更贤,宠爱有加,又见晋国废立之事,也起了废长立幼的心思,欲废王子郑而立王子带。

若是天家尚且如此,各国必定争相模仿,以后各诸侯国内的诸子争位之事恐怕会层出不穷啊。”

于正倒是能理解宁速大夫的担心,毕竟嫡长子继承制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所以各诸侯国君位的继承相对平和。因为嗣君早早确立,争议不多,所以诸子争位之事虽也有发生,但毕竟还不算太多。

上大夫石祁子更是忿忿言道:“如此荒唐之事,岂非昔日平王之事又要上演。”

周平王就是东周的开创者姬宜臼,因为父亲周幽王偏爱褒姒,竟废申后及当时还是太子的姬宜臼,而改以褒姒为后,以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于是姬宜臼只得逃奔母亲的母国申国,申侯大为不忿,遂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侵袭,于是将都城东迁到洛邑,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史称东周。

因为一个废长立幼,西周变成了东周,王室权威大衰,而如今的周天子不记教训仍要再次这么做,岂不是天下又要生乱。

想起昔日故事,诸大夫皆是长吁短叹。只是王室之事,他们也不好干预,如今能在王室这件事上说上几句话的,也就只有诸侯霸主的齐桓公了。

于是大夫们商议了一番,建议卫君给齐侯修书一封,表明卫国的态度,让齐侯对天子加以规劝,或许此事还有转机。

作者题外话:求免费的票票,大推之后露出少,希望大家能投个免费的银票票,让作者在银票追更帮也有个露出,我看好像没差多少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36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