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3章:诸侯之路(二十二)三胜三败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主君恕罪,臣下家族中出了叛徒,竟然意图重新投靠郑国,出卖我军,恳请主君堪乱。”

于正看着眼前的男子,邬家的嫡次子邬鳞,实在想不到此人会如此行为,竟然告发自己的家族,还献上了一分“名单”。

邬邑的异动,情报司自然是有所关注的,亲郑派的名单也在收集当中,但远不及邬鳞提供的这份名单这么详细。

“汝为何要出卖自己的家族”于正不见喜色,反是严厉地问道,好似审问叛徒一般。

邬鳞一听立马就急了,连忙申告道:”请主君赎罪,臣下实在是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邬家灭亡,所以才主动出首。请主君明察秋毫,体谅臣下对家族的爱护之心,臣这是在保全家族啊。”

邬鳞邬鳞潸然雨下,语气诚恳,好像真的受了巨大委屈一般,是为了保全家族才出首的。

“哦,这么说你是觉得郑军会输,而我军会胜咯”于正好奇问道。

“是的,臣下就是这么认为的。这些时日臣下在军中也有所体悟,主君兵精粮足,又有铁器之利,虽人数不及郑军,但人心凝聚,兵将一心。此却远非郑军所能比的,所以臣下认为我军当无败理。”

这话说的好听,于正高高在上望着邬鳞,分辨着他话中的真假,更想知道这是谁的决断,竟然这么大手笔,送上一份这样的大礼。

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有这样的决断

“你的心思我明白了,先退下吧。”

于正屏退了邬鳞,又让人叫来了情报司主管施展,将邬鳞送来的名单递给他看。谁知施展看后却是眉头紧锁,之后更是主动告起罪来。

“主君恕罪,这是我情报司工作行事不密,打草惊蛇了,所以邬氏才派人送来了这样一份真的名单。

不错,这上面有许多人的确是坚定的亲郑派,但据我所知,此名单却也遗漏了几个邬家重要的实权人物。

臣下猜想,这或许是邬家的弃车保帅之举。邬家知道我们在调查它,知道此时不宜和我们硬拼,所以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待郑国来到,再行反事。”

于正听闻分析,心中是勃然大怒,这邬家果然没怀好意,真真假假地差点将自己给骗过去了。

这些近畿的各家势力,能在郑国压迫下生存这么久,更保持着自家一定的独立性,果然不是无能之辈。

不过这也给于正的统治带来了难题,短时间内想要收服它们,只有两个策略:一个是千金市骨的收买,通过利益联盟甚至联姻等方式,将它们吸收进来,另一个则是连根拔起、彻底铲除,用雷霆手段来震慑各家氏族。

前者,目前来说收效不大,各家仍旧摇摆不定,而后者,此时的时机不对,大战将至,若是逼反了各家,容易让黑山军腹背受敌。

“既然这名单是真的,那就按此名单抓捕吧。咱们将计就计,也稍安邬家之心,别让他们狗急跳墙了,只能留待以后再慢慢收拾。”

“是,臣下这就去办。”施展依言照办,局势越错综复杂,方能显示情报司的价值来。

之后,于正又召集了家臣们召开了战前军议,讨论该如何应对郑人的两万征讨大军。

邬邑虽然城墙坚固,但若是大军都退向邬邑,只倚靠城墙防守,则难免久守必失。且部队都放在城内,敌人亦可从容安排攻城计划,大城再险要,也总有破绽。

而最让于正担心的是,邬邑中那些当权的亲郑派经此一事无疑隐藏的更深了,若是等郑国大军到来,两方再相互勾连上,那时必然内乱四起,处处烽烟。

所以于正此次军议的目的便是讨论主动出击的可行性,他有心要先跟郑军打一场野战,不求大胜,只要小胜上一场。不仅能鼓舞军中士气,而且新征服各邑的局势也能暂时安稳下来,至少另他们在黑山和郑国之间能再多观望一阵。

守城必守野,一定要有野外的战略空间,不然是会坐困危城的。

家臣们相继到来,按常例,军议会上仍然是情报司先发言,为大家做局势和情报的讲解。

“主君,情报司已经探知了郑人军力的初略组成情况,此次郑人虽然集合了两万大军,但是其中真正能战的车兵只有两百乘左右,其它都是临时征召起来的步徙农兵。

这些农兵本以为只要随着领主守卫国都就成了,谁想又被派来与我们交战,如此延长征期的行为,势必会另他们士气低落。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郑国的农兵可不似黑山,往往是拿着木制武器就上阵了,身上更无片甲,有时甚至连吃都吃不饱。

众人不由眼前一亮,农兵是最好击溃的,只要甲士不多,此战还是好打的。

施展却又突然话锋一转,再次报起忧来:“不过还有一事,值得各位谨慎。郑军自南而来,一路上经过管邑、索邑、垂陇邑、郲邑等地,各邑又纷纷派出子弟领兵相助,倒是为其增添了四千兵力,可说是兵威更甚。”

“八千对两万四,郑军仗着人多车多,我军倚仗兵甲之利,这仗倒也不是不能打。”于正坐于主位,淡然一笑,对着臣子们鼓舞道:“此战在我看来,郑人有三败,而我军有三胜。”

“其一,郑人以多敌少,以为此战乃是必胜之战,所以沿途各邑也纷纷派出了子弟一起争夺战功,此为骄兵,自古骄兵必败。

其二,郑人本就人多势众,如今却又新添四千之众,反倒另后勤压力大增。所以必然打的是速战速决的主意,而我军则以逸待劳,只要郑人久攻不下,势必后勤会出问题。

其三,垂陇邑、郲邑本就离着此地相去不远,却也轻易出兵,这却给了我们更多可乘之机,若是我们趁其空虚,袭取两邑,截断郑军的后路,敌人必要因此生乱。

此敌之三败,我军之三胜也。”

“主君英明,郑人根本是自蹈险途,此战必让他们有来无回。”家臣们点头附和道。

“主君,臣下愿为先锋,为主君破敌。”

左濮却是率先出列,经过这两年的锻炼,左濮年岁增长了,性情倒也成熟了一些,而勇力方面更是冠绝全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07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