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章:历史改变(十)戴公二年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今天是正朔节,也就是正月初一。

于正知道历史已然改变。因为未来的史书上将会出现关于卫戴公二年的记载,这是本来的时空根本不会有的。在原本的时空里,卫戴公即位不到一年而亡,只有元年,却无二年。

要说姬申和姬辟疆两人哪个更适合为君,历史给出过答案,毕竟卫文公被称为”作为死后的谥号,其功绩可见一般。

以于正这些时日的相处,自身得出的判断也是如此。

卫戴公姬申有些好功少谋,卫文公姬辟疆却是善断多智之辈。姬申无疑更有人情味,但也会感情用事,任人唯亲;辟疆懂得御下之道,却也爱憎分明,有着自己的心计和谋划。

这些时日,于正一直在思考着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以如今的情景,公子姬辟疆却是将自己看成了两边下注、毫无忠心可言的反复小人。虽然他表面上依旧对自己保持着彬彬有礼的姿态,但是眼睛中却不时闪烁着的不满与愤怒,却还是能偶尔被于正察觉。

就连他那些侍卫和门客们,对待自己的眼神中也有着丝丝不屑与鄙夷之意,似乎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丑。

如此,于正也只能往卫君姬申身边靠拢了,以期得到一定的保护。

不过他仍不敢太过得罪公子辟疆,不是他要存心受虐,而是仍有一可虑之处。毕竟除了历史会有的“蝴蝶效应”之外,还有一词叫做“历史修正力”,所以“卫文公”会不会再次出现在历史中,仍是一件不可预知的事。

毕竟如今公子辟疆的实力不如小觑,虽未按照历史所载在年内成功继位,但其势力已成,又岂有坐以待毙的道理。按相士丑丑之前所言,辟疆诸侯之气并未散尽。

“主君,该更衣了,国君的“正朔大朝会”可不能迟到。”侍女春兰端着朝服走到于正跟前柔声道。

”恩,知道了。”于正点了点头,便任由春兰在自己身上侍弄起来,服侍自己更衣穿鞋。

春兰的长相虽然算不上漂亮,但也是秀眉微蹙,颇有几分清纯之态。而且她的性格十分温顺,对于于正这个主君也是恭敬有加。

”春兰,你去让义柳备马车吧,我随后就来。”于正吩咐道。

”奴婢遵命,奴婢告退。”春兰轻施一礼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春兰离去后,于正却是站起身来,缓步来到内屋之中,打开上锁的红木木匣,这里面装的全是他的珍藏,许多美玉、众多青铜器,以及一些装饰精美的青铜武器。

造纸获利颇丰,如今他也算小有身家,积累了不少财货。

”这匣中之物足可保我一世荣华富贵,不过我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保住它们。”

他俯身拿起一件匣中之物,却是一把镌刻精美的青铜短剑,将它贴身藏在了自己身上。

今日的大朝会还不知会是如何光景,于正心中隐隐不安。

“主君,马车备好了。”外面传来春兰的声音。

”恩。”于正将匣盖重重盖上,对着铜镜整理了一番自己的仪容,便大步走了出去。

大厅之中,已经摆上了筵席,许多士大夫们都已经各自入座。于正走进大厅,郑重地向着主座行了一礼。

”拜见国君愿国君身体安康,愿我卫国兴旺昌盛。”

”大夫免礼,且入座吧。”

待于正怡然入座,卫君姬申对着他笑着言道:”孤此次寒疾得以好转,大夫功不可没,孤在这里先敬大夫一杯,聊表谢意。”

”臣下惶恐。”于正举起酒爵,仰脖将之饮尽,却是斜眼瞟到了坐于主座下首的公子辟疆,目光正向自己望来。

于正不禁皱起了眉头,国君对自己越是厚待,公子辟疆心中越是不满。虽然他看似是在对着自己微笑,但是于正知道,他心中的怨恨已然生根发芽。

这种错失大位的怨恨,于正是可以想象的到的。虽然,他已经决定尽量避免和公子辟疆的交集,但有些场合仍是无法避免的。

陆续,又有其他士大夫次第而入,皆蒙国君一一问询。直到辰时三刻,众人这才全部到齐。接下来,便按着身份地位的高低,向着国君一一述职。

按照往年的惯例,大夫们会向国君禀报三项重要的事务:一是上年自己邑内的人口情况如何,又增添了多少新丁;二是上年邑内的军备情况如何,战时可出多少乘车马;三是上年邑内的收成情况如何,可上缴多少的贡税。

人口、军备、贡税,成绩优异者赏,不合格者,甚至可能削地降爵。

当然,今年卫国因受了狄灾,士大夫们一起变成了失地贵族,所以此次述职倒变得简单了许多,只需略略说些自己麾下的军备情况和今年的打算便可。

花了一个多时辰听完臣子们的述职报告,卫君姬申或多或少都勉励了一番。

”今日大殿之上,孤还有一件大事。”

等众人皆述职完毕,再次入座,卫君姬申缓声说道:”此事涉及国本,所以需要众位臣工共同参详。”

听到国君此言,众士大夫都齐刷刷地望向主座上的国君,脸上均露出一副严肃的表情。

家国大事,岂容小视。

卫君姬申亦是庄严肃穆地道:”此次狄难之后,我卫国疆土沦陷、百姓离散,至今数百万民众还在狄人的淫威下苦苦求生,每念及此事,孤是夜不能寐。

吾等借居漕邑,寄人篱下,却总免不了要受曹人的舆词非议,前番虽有于正大夫胜了大夫之争,但曹君的面子上毕竟也不好看。齐侯也派了使臣,有诘责之意。

不过那齐使也道,今年开春,齐、宋、曹等诸侯联军便要有所行动,帮助我卫国先恢复一部分疆土城邑。所以今日,大家且一起议议,我等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配合。”

卫君姬申此言一出,殿中诸位大夫皆不由得一阵窃窃私语,纷纷讨论了起来,但却不敢大声喧哗。

过了半晌,一名大夫站起身来询问道:”启奏国君,臣下且有一问,那齐使可有言明,会助我卫国恢复那部分疆域。”

卫国从前好歹算是个东方大国,疆域不算小,东接于齐,南接于鲁,西接宋、曹,恢复哪一部分疆土可有讲究。

作者题外话:今日正月初一,特地讨巧地将此张选这个世界发布,书中的时间跟现在对应上了。

祝大家新年新气象,春节快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85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