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章:落武者狩(二)郑邘之仇

书名:春秋最强野心家 作者:安妥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7

平王东迁,邘国得以一跃成为王都附近的近畿之地。可没等邘国的君臣们高兴太久,另一个东迁而来的国家却成为了他们卧榻之侧的心腹之患,这个国家就是“郑”。

郑不同于齐鲁等西周初年的封国,乃是王室后封之国。周宣王二十二年西周晚期,王弟姬友被分封到当时国都镐京附近的郑邑今棫林附近,郑才得以正式立国。

到了周幽王当政时期,王畿镐京附近的戎狄势力是愈发壮大,更有幽王宠幸褒姒,荒废朝政之事,所以郑君姬友忧心祸将不远。

于是,幽王八年,郑君姬友郑桓公利用自己担任王室司徒的权威,向东边的虢国、郐国两国连哄带骗各借了五座城邑,用来安置自己的子民和财货,开始谋求在东方立国。

而后,郑国的三代国君:桓公、武公、庄公不但鸠占鹊巢,而且大肆扩张。“二年而灭郐,四年而灭虢”,侵吞了好心借地“寄孥”1的虢郐两国,还不断向周边的国家发动拓疆战争。连灭周边十国社稷,这才有了郑国如今前华华山后河黄河,右洛洛水左济济水的疆域,崛起为东方小霸之国一说郑庄首霸。

而邘国便在这倒霉的十国之列,如今连姓氏的“邘”都快变成“于”了。因为失去了邑右耳“阝”乃“邑”所化偏旁后,公族便会沦为失地贵族,慢慢变成庶人。

所幸念及王室脸面,毕竟虢国初代封君乃文王之弟,邘国初代封君乃武王次子,所以虢国后裔虢序被周平王复封于夏阳,建立了北虢国,依托于强大的南虢,重新立国。而邘国也得以保留了自己的居城“邘邑“”和宗庙祭祀,不过实际上却是名存实亡,成了郑人予取予求的附属之国。

这也是于正作为一国“公子”,会来这荒山野岭进行“落武者狩“”的原因。

作为穿越者,他自然有自己的野望。往小了说,他的使命是复兴“邘”氏家门,不让这个“阝”旁掉了。往大了说,既然难得穿越一次,他又如何没有些野心:大争之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主们能做的事,他未尝没有机会。

不过野心归野心,理想很丰满,现实却要一步一步从头做起,这一次的行动,用于正的话来说,便是来搞装备的。

“喂,小儿,别跑了,我们在此歇歇吧。”甲首见身边二人已然瘫坐在地上歇息,忙吩咐起带路的小儿别再往前走了。

只是那领路的山民小孩却好像没有听见一般,依旧步履不停,顷刻间又穿过了几道荆棘。

甲首只得又加大了音量:“小儿,停下歇会,等等我们。”

这回总该听见了吧,可那小孩仍是头也不回,继续一股脑儿地往前窜着,眼看就要没影了。

“不对,甲首,这小孩有问题。”一旁歇息的甲士们自也察觉出了异样,再顾不得身上的疲累就要起身去追。

可是一切已然来不及了。猎物已入瓮中,岂可就此放跑。

“射”

计察见三人已然步入有效射程,赶紧下令一齐射击。

这弩却是于正根据后世的经验试做的轻弩,做了六把,有四把还算堪用。不算是太成功,至少射程和力度都不如人意,只能把敌人放近了,短距离击还有些杀伤力。但好处是其对臂力的要求不高,正适合队伍中臂力不足的几人使用。

“咻咻咻”几只弩箭破空而去,对面当头一人应声而倒,却见他以手捂眼,眼眶之中血流不止。

“建功了”计察心中一喜,手上动作却是不停,继续指挥着身旁的三人赶紧重新换箭,打算趁着对方还没缓过神来,再射上一轮。

三名甲士突遇伏击,自也短暂慌了神,却仍一前一后将受伤的同伴护卫了起来,这就是战场上自然流露出的袍泽之情了。

“再射”

又是几箭破空而去,只是这回却不能再有建树,两箭失了准头,两箭被有了防备的甲士们格挡掉了。见此,于正知道,近身肉搏的时候终于到了。

“杀呀”

灌木丛中跳出一伙人来,正是于正一伙。西门吉依言率领两人于后截断归路,于正则和仆杨、仆柳两兄弟打头堵住前路,又有计察等弩手埋伏在两侧的灌木丛中伺机而动,正是一个四面夹击之局。

于正身着牛皮皮甲,手持青铜长戈,对着三人高声言道:“放下兵器,脱下皮甲,饶尔等不死,放尔归乡团聚。”

“呸哪来的不开眼的小贼,买卖做到爷爷头上了,问过爷爷手中的兵器不曾”被围住的三人虽慌不乱,围成个三角战斗阵型,护住同袍身侧。

以少敌多,又伤了一人,还有贼人埋伏于侧使着弩箭,形势着实不妙。可遇到这种劫道的,便是真放下兵器,也不见得能有个好。露面这几人身上的打扮,穿着破旧染血的皮甲,手中夹杂着各类兵器,显然之前已是做过几场,有袍泽遇了难了,须知这见了血的下手却是更加凶狠。

“我等俱是甲士,尔等隶民袭击士人乃是以下犯上之举,是要受大刑的。”甲士们犹自叫嚣道,一边偷偷观察着周围的密林,防备着对方随时而来的暗箭。

“呵呵,当我们不知道底细吗”于正丝毫不惧他们,高声反驳道:“你们本是郑卫边境的戍卒,却见了狄人不战而溃,此等做派也敢称士。”

后路的西门吉闻言亦是不耐烦,忿忿喊道:“呸,杀几个郑狗而已,正好报我邘国之仇。”

春秋时代的贵族间是很讲礼仪的,身为“公子”的于正前来“落武者狩”,这样的强盗行径,明显是自甘堕落之举,起初身边众人自然是不能同意的。可是于正却是巧舌如簧,言说这是国仇,报国仇乃大义所在。

“郑人夺我土地、堕我城墙、役我国人,此乃世代国仇。报国仇,失小礼而成大义也。”

这当然是诡辩之说,可也不无道理,却正适合用来激将热血尚存的年轻人,再加上于正的“公子”身份,众人也只得听命而行。

春秋野心家的序幕缓缓拉开。

作者题外话:注1:周幽王时期,周王室内忧外患频发,周边戎狄势力强盛。为了保住自己的人民和财产,郑桓公根据太史伯的建议,于公元前772年把部族、家属和重要财产迁移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打下郑国在东方建国的基础,史称“桓公寄孥”。孥,主要指财产。

幽王二年前771,西周王室果然发生了“犬戎之乱”,犬戎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郑桓公也为国捐躯。郑人拥立桓公的儿子姬掘突也称滑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攻灭了虢、郐二国,建立了新的郑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60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