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君臣不相知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甄宓见袁熙问话,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这孩子最近古古怪怪,我也不太常见到,也许是在忙什么?”

“陛下若真是关心她,何不亲自找她过来问问?”

袁熙想了想,说道:“我现在有些不敢面对她啊。”

“当初答应吴夫人的婚事告吹了,虽然是香儿先提出来的,但我也不知道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吴夫人交代啊。”

“而且她年纪也不小了,先前是因为议定婚事,也没有给她个身份,如今也只能外嫁,要不要给她封个公主?”

甄宓赶紧道:“陛下既然那么在乎她,就更应该了解下她的想法了。”

“实在不行,妾先去探探她的口风吧。”

袁熙听了,便点头道:“也好,这些日子我还不少政务要忙,明年就是对益州全面动兵的时节,这是对魏国的最后一战了。”

“一旦将魏国消灭,汉南国再过几年,也会接受现实,到时候不管是并入晋国,还是作为附庸盟友共处,将来起码我不会给叡儿留下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了。”

甄宓笑道:“听说汉南国主刚迎娶关氏女郎,汉南国的态度,其实大部分都在关将军身上吧?”

“夫君布局还真是长远,明明关将军身为玄德公兄弟,按道理是最有理由和陛下对抗的,偏偏他欠下陛下的人情最多,以至纠结无比,在两国之事上闭口不言,这已经是对大晋最为有利的情况了。”

袁熙叹道:“君子欺之以方,有时候我回头看看,自己真的不算个严格意义的好人。”

“不过随着大晋的强大,我相信天下人渐渐会意识到一个道理。”

“所谓兴复汉室,只不过是天下人追寻美好生活希望的象征而已,如果我做的比前人都要好,让天下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那晋朝便是人们心中的汉室。”

“汉室是一种追求幸福的精神,而不是崇拜天子的血统,天子若是背叛万民,即使是汉室,也会失去民心,被万民抛弃。”

“国家如此,小家也是如此,我和你们,都是历经波折才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不想辜负,也不会辜负你们的心意。”

甄宓轻声道:“妾心中明白,她们的心中,也都明白。”

袁熙出声道:“过几日我要带着将领巡边,内宫之事,就交给你了。”

数日之后,袁熙带着牵招等将领出城,去边塞巡视互市和驻防情况。

如今的燕山长城,已经和后世不太一样了,对于因战火而损毁的缺口,袁熙没有重新修葺堵住,而是干脆做成了关塞城门。

在城门的两边,绵延着双方交易的集市,北地部族多有赶着牛羊,载着皮货前来交易的。

当然,这市集的规模,这几年一直没有扩大,这是因为很多关外部族看到晋国日新月异的景象,纷纷赶来关内,要求编户齐民。

如果符合要求的,一般这些部民会被打散送往辽东高句丽,亦或冀州青州沿海,由当地专门的官署负责安置,在分得荒地的同时,有专人负责教导汉人习俗,以及一家学习汉字,这样不出数年,这些部民就会融入当地了。

袁熙的车队出了蓟城城门,望着北面而去的时候,城头上站着个身材高挑的清丽少女,望着远去的车队发怔,左手提着一张大弓,右手手指不自觉拨动着弓弦。

她的背后响起了甄宓的声音,“香儿果然在这里。”

少女便是孙尚香,她转过头来,抬手道:“见过皇后。”

甄宓走到城墙边上,和孙尚香并肩而立,说道:“你为何一直要躲着陛下?”

孙尚香咬牙道:“谁躲着他了,我只是不想见人。”

甄宓悠悠道:“那你还想一辈子这样下去?”

“你知道陛下性格,有些话若是不和他说,他是永远不会往那处想的。”

孙尚香咬着嘴唇,“没什么好说的,我”

甄宓出声道:“你心里想什么,直接向陛下说,是最好的。”

“关键看你怎么想,你迈不出这一步,就永远不可能向前看。”

“等陛下回来,找个时间好好和他谈谈吧。”

孙尚香面色复杂,最后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东去春来,春暖夏至,北地仍然安宁,而在南面,晋国终于举全国之力,调遣了大量物资器械,向魏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诸葛亮在金牛道,陆逊在米仓道到巴中,两路并进,同时白帝城到江陵的水路全部被晋国汉南联军封锁阻塞,让魏国水军无法顺流而下,让即将被攻打的成都彻底变成了一块孤地。

因为魏国把用兵主力方向放在了蜀身毒道,所以成都三个方向上留下来防守的魏军数目不多,且士气低落,晋国在充足的攻城机械支援下势如破竹,很快便节节进逼成都。

诸葛亮是最快的一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带了曹植沿途招降叫门,沿途无论是益州派还是曹氏宗族,都是没有了抵抗意志,纷纷开城投降。

诸葛亮审讯了几个投降的官员将领,得到了让他极为惊讶的消息,即魏国如今的相国兼司马懿,竟然开春之后并没有回防成都,而是继续攻打扫荡蜀身毒道!

这差点把诸葛亮整不会了,司马懿不会是想要直接放弃成都吧?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想法还是保守了,司马懿在外打了大半年,他不仅没有回防,还继续从成都调拨走了最后一批后备兵力,如今成都城城中,不仅兵力部族,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而更让诸葛亮惊讶的是,司马懿这次出征,几乎是带走所有的兵,却抛下了大部分朝堂官员,如今跟在司马懿身边,只有他最为信任的百十名将领官员。

而且司马懿带的魏军已经占据昆明,打到大理以南了,此时就是往回赶,也来不及了。

对此赵云也是疑惑不解,他听到司马懿不仅没有带走年幼的魏王,甚至家眷也都在成都城中时,忍不住对诸葛亮道:“司马懿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他真的想在大理建立势力负隅顽抗,怎么也该将魏王和自己的家眷带走吧?”

诸葛亮沉思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也许在他的心目中,这些都不重要了吧。”

赵云忍不住摇头,“怎么还有这样的人,他这么聪明的人,应该知道之前他和晋国对战,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此时他若是带领魏国投降,晋国也不会亏待于他,为何他要如此做呢?”

同样抱有这个疑问的,还有成都城里的郭太后,如今她听说晋军离着成都只有几十里了,知道大势已去,不禁叹了口气,将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叫进了宫里来。

她见面就出声道:“你知不知道,司马懿已经抛弃了魏国,也抛弃了你?”

张春华早就猜出来,虽然脸色苍白,但还是强自镇定道:“妾也是不久前猜出来的。”

“如今太后想要问罪,妾也无话可说。”

郭太后见张春华不似说谎,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无力感,心道亏自己雄心勃勃,还以为将司马懿绑在了自己这边,到头来对方连自己妻儿都不顾,就这么决绝地离开了,还真是将所有人都摆了一道啊。

城中各处渐渐传来喧闹声,最后越来越大,一直传到两女耳中,不多时便有宫女慌慌张张进来,说道:“太后不好了,听到晋军将至,城里恐慌,开始发生骚乱了!”

郭太后出声道:“如今谁负责城防?让他调兵平乱!”

宫女道:“原是费观将军,但半个时辰前,他带人打开城门逃走了!”

郭太后和张春华面面相觑,最后郭太后无力地坐下,出声道:“叫人过来,派使节去和晋国谈判,商议投降吧。”

与此同时大理以南的蜀身毒道上,大雨倾盆,艰难前行的魏军陷入了泥泞不堪的道路,被迫停下来扎营。

杜袭进了营帐,对司马懿道:“禀报将军,许仪说前军无法前进,要求回兵。”

司马懿听了,淡淡道:“敢违抗军令,将他拿下斩首,号令辕门。”

杜袭一怔,随即领命,拿着令牌去了。

等杜袭走后,司马懿骂了一声,“狗东西,早看你不顺眼了。”

突然他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连忙从怀里掏出一方绢巾捂住了口,过了好一会咳嗽才停止,他拿下绢巾,上面已经染了好几朵暗色的血迹。

司马懿终于忍不住彻失态,仰天骂出声来,“曹丕你这狗东西,可真是个疯子啊!”

他前两年还疑惑自己为什么健康每况愈下,当时只觉得自己是征战劳累,以致损了根本,所以之后便越发注重养生。

但他的身体,却是时好时坏,自从曹丕驾崩后,司马懿身体好了一段时间,然后最近却是出现了咳血之症。

司马懿苦苦回忆,终于是想起来了一些不对的地方。

先前曹丕在世的时候,自己曾经入宫赴宴,那时候司马懿极为谨慎,对于食物浅尝辄止,也不饮酒,然后回家便会抠嗓子把食物全都吐出来。

之所以如此,是他知道曹丕身体不好,所以担心对方死前借着宴席隐诛自己,于是多加防范。

然而有两次他却还是没有挡住,便是曹丕亲自将自己酒爵中的酒倒给了司马懿以示嘉奖,这是极高的荣誉,司马懿自然不敢推辞,何况曹丕也同时喝掉了剩下的酒,还能有什么问题?

然而如今司马懿回想起来,终于是明白为什么曹丕比预料的要早死了,原来对方用性命骗了自己!

在嘲笑自己聪明一世,却愚蠢到被曹丕这种人骗了的时候,司马懿更是疑惑不解,自己到底哪里露出了破绽,值得曹丕这么对付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1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