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疑兵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袁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蔡昭姬说道:“听说当年董卓欲杀卢植时,还是蔡中郎说情,才救下了他的性命?”

蔡昭姬点头道:“阿父没有死在董卓手下,后来却.”

袁熙默然,蔡邕算是死在王允手里的,所以蔡昭姬和吕玲绮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微妙,两人都很聪明的不触及这段往事,其实真正算起来,两人父辈都曾依附过董卓,同样过往都不太光彩,反而是王允从一而终。

袁熙说道:“马融前后,士族大家一直通过释经权,掌握了朝堂上面的所有的利益分配。”

“当然,我不会说这里全都是不好的事情,毕竟治国理政,需要庞大的知识经验积累储备,而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这一点的。”

“我所反对的,是士族百姓之间泾渭分明,无法流动,就像一潭死水,迟早便会发黑发臭,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士族培养出来的人,都是道德高尚之辈。”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缺一,才能轮转起来,不然就是这个天下将止步于此,毫无前进的希望。”

“百姓如此,士族如此,皇权也是如此,不变即死。”

步练师今天仿佛成了好奇宝宝,“这宗,指的是什么?”

袁熙道:“荀子说,天行有常,人伦有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人相分,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蔡昭姬睁大了眼睛,“陛下意思是”

“没错,”袁熙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天是天,人是人,制天命而用之,敬其在己者,非慕其在天者,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

“简而言之,便是人定胜天。”

蔡昭姬苦笑道:“陛下这是要全面废除天人感应学说啊。”

“这倒是像士族想要动摇皇权时的立论,可陛下现在已经是天下共主,这么做,就不怕动摇皇朝根基吗?”

袁熙轻声道:“皇朝根基太牢,也未必是好事。”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亘古不变的,唯有天下万民。”

“天子若不能带领万民战胜天灾,不能改变天下,若为虚无缥缈的天意所制,就不能一直前进,迟早会被滔滔时代浪潮所淹没。”

“那个时候,王朝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我的愿望,便是在遥远的将来,人人皆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也具备这种能力,这是天地赋予,王朝不应该剥夺,反应该为万民打开这道方便之门。”

“有时候,最难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找到敌人。”

“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敌人是什么?”

“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思考,一起努力,才能找到答案,这个过程,就是所有人前进的道路。”

他说这些话的事情,蔡昭姬早已经拿出空白竹简,笔走如龙,刷刷刷记录下来,袁熙说完,她也是同时收了笔,笑道:“这可是起居注的重要一篇啊,妾收录下来了。”

“这东西要是有一天传出去,陛下不会后悔吧?”

袁熙长笑道:“无妨,人生百年,这整个天下,说是我打下来的,但归根结底是替百姓打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我总要给后人留下点东西。”

“王朝只有吐故纳新,才能繁荣昌盛,但谁也不能说长治久安,代代明君。”

“将来王朝腐朽,定然会有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的涤荡天下,为百姓发声,那个时候,就不是我们这些早就进棺材的人所要思考的事情了。”

步练师鬼使神差问了句,“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袁熙笑道:“自然是及时行乐了。”

“你去把屋门关上,咱们三个好好谈谈心。”

两女听了,脸上瞬间飞红起来,陛下有时太过正经,有时又太过不正经了!

司隶。

叮的一声,马超格挡住张绣刺来的一枪,骂道:“张绣,你不要咄咄逼人!”

“真以为我打不过你吗?”

张绣斜了眼背后帮自己掠阵的徐晃,淡淡道:“我又不和你一直单挑。”

“要是我打不过你,自然会有人来帮忙。”

马超见徐晃虽然没有上来,但一直拉着弓瞄着自己,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张绣,你什么时候跟晋军学得这么无耻了,真是丢西凉人的脸!”

张绣一抖钢枪,“马超,你这两年废话是越来越多了。”

“前几年你可是一句话都不说,上来就打,怎么变得如此啰嗦了?”

“你该不会没有一战的勇气了吧?”

马超心里暗骂,换做以前他做前锋的时候,也是曹军强势的时候,他只需要冲锋陷阵,其他事情交给后面的人即可。

但这几年不同以前了,曹军进入守势,马超作为大将,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他这一路败了不要紧,要是牵连到友军,也会被人非议,前几次就是因为他败的太快,导致夏侯尚等人一溃千里,这让他在朝堂上很是难堪。

他自然知道晋军有意针对自己,韩遂那边的压力,绝对没有自己这边大,这也让马超极为窝火,那凶虎怎么这么记仇,自己不就是屠了冀州几个村庄吗?

之前曹军又不是没屠过,曹军将领哪个手里没染过血,为什么独独针对自己?

马超这几年是真的心累了,只要上阵,对面必然至少有两个和他相当的将领专门等着对付他,马超带兵到哪里,晋军便跟到哪里,同时还不断增兵,摆明就让难受。

几年下来,马超早年的雄心壮志,早就在一场场败绩中消磨殆尽,看着忠于自己的部下逐渐减少,马超也产生了一丝迷惘,将来要是自己的私兵打光了,是不是自己对魏国来说就没用了?

马超想到这里,更是心思重重,张绣那边则是得势不饶人,越战越勇,按道理两边综合实力在伯仲之间,马超年轻力壮,张绣经验丰富,如今马超丧了锐气,渐渐落入下风,那边徐晃见状,当即一声号令,带军对着马超侧翼包抄过来。

马超见了,无心恋战,当即虚晃一枪,拨马便走,张绣赶来,却不防马超回手一枪,刺伤了张绣的手,鲜血流了下来。

张绣大怒,但手指无力,提枪都费力,他知道此时示弱,马超必然步步进逼,那时候身后的徐晃未必来得及救自己。

他当即挥舞枪花,笼罩了马超后心,马超见状,还以为张绣受伤不重,便果断后退逃走。

徐晃赶到张绣身边,还要商议追赶,张绣却是铁青着脸道:“马超这人不简单,贸然追击,未必能沾到便宜。”

徐晃这才注意到张绣手指的血已经沾满了枪杆,忙让人找医士过来,发现张绣伤势比想象的还要重,手指能否保住还两说,但将来用枪必然受到不小影响,两人商议之后,便暂时占住了河动和左冯翊的边境,等其他两路的消息。

马超这边不好过,韩遂那边更惨,他直接面对的是赵云,赵云知道若是打下长安,今后建功立业的机会便没有多少了,毕竟他身为大将军,以后做的大部分都是调动兵马之事,冲锋陷阵的任务,都要交给新一代的年轻将领来了。

于是赵云也没有留手,他联合高干去卑两路,一直打得韩遂联军丢失了半个武威,眼看就要逼近到了汉阳郡了。

汉阳郡是东汉改名的,之前大部分时候叫天水郡,这里南面就是右扶风和京兆尹,魏国国都长安所在,所以韩遂也不能退了,他几乎集中了所有兵力囤积在这里,布下了重重防线,以防赵云威胁长安。

而晋军在短短不到时间里,能打到离长安如此近的地方,越是大大出乎赵云的预料,因为本来他和徐晃张绣那一路,都是起牵制作用的,真正要决战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那一路。

但没有想到,诸葛亮至今还在和司马懿在许都附近斗智斗勇,北面这两路却已经取得了意外进展,这让赵云感叹魏国战力已经大不如前的同时,也猜测是不是魏国的主力防御方向出现了问题?

其实赵云猜的没错,如今在长安东部的弘农郡一线的司马懿,虽然阻挡了诸葛亮近半年时间,但此时他才慢慢察觉到不对,正暗暗叫苦中。

因为魏国上下对于诸葛亮过往战绩和习惯的情报,做出的判断是诸葛亮必然是三路之中的主力,于是司马懿这一路,是投入将领最多,布置防线兵力最重的一路。

然而打了几个月后,司马懿渐渐发觉不对了。

他是挡住了诸葛亮的几次偷袭和分兵进袭,但这几战总让司马懿有些说不出的别扭,直到他仔细分析了诸葛亮这段时间用兵的兵力和攻势情况,才渐渐得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

诸葛亮带的兵,并没有像魏国预料的有五万人之众,而是可能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昨早的时候,司马懿通过探子侦查的情报,得知晋军的后勤和辎重,确实是七八万人左右的量,除去五万兵士,还有三四万随军民工,这个比例倒是正常。

但几站打下来,司马懿发现诸葛亮并没有在战场投入所有兵力,最大的一场战斗,也不过有万余人而已。

直到有一天,诸葛亮得知诸葛亮在战线后方进行屯田,投入的人数竟然也有五六万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和魏国官员们,都被诸葛亮骗了!

诸葛亮这号称是五万大军,其实每次只投入三分之一轮番上阵,剩下的人全都屯田去了,反倒是魏国这边投入了魏国大半兵力,吃着海量的粮食,和诸葛亮在这边傻乎乎死磕!

司马懿想通后,忍不住腹诽起来,你占着优势还这谨慎,这是什么意思嘛?

给个痛快的,好好打一仗不行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30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