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破局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司马懿觉得,自己启用郭淮的决定真是太正确了。

他的心思被诸葛亮猜的太透,想要反过来给对方一击,便必须要跳出对方算中,于是郭淮便成了这个变数。

他当即对郭淮道:“好,既如此,我亲自留在这里拖住诸葛亮,你带一万兵马,去筑阳击败魏延,然后两军会合,再全力大败诸葛亮!”

郭淮听了,起身拜道:“领大将军之命!”

在司马懿和诸葛亮在江陵房陵对峙的时候,袁熙却是已经从雒阳带兵,水陆并进向潼关逼近。

这一路上,其实有数个关卡,本来双方实力差不多的话,其实是很难打的。

雒阳到潼关距离五百里,被崤函古道连通,崤就是崤山,为秦岭东段支脉,函即函谷关,分为秦关和汉关。

其主要分为前后两段,前半部分,是雒阳到三门峡的交口,陆上行军路线是南北崤道,中间的重要节点都在北崤道上,有汉函谷关,谷水村和石壕村等,也是历代进军首选。

而后半段,则是从三门峡经秦函谷关到潼关,并无岔路。

而曹魏的布防,就是主要沿着这条崤函道上的关卡,阻拒晋军,作为曹魏领军的夏侯尚,其麾下的曹魏将领虽然并没有大将,但中坚二代将领极多,加上兵士粮草也很充足,可以说是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然而一打起来,夏侯尚还是发现自己想的太好了。

对面是晋军大将张郃,这也就罢了,夏侯尚认为张郃此人虽然有威胁,但两边在狭窄的崤函道上交战,都是正面对攻,并没有用奇的多少机会,只要自己高筑营垒,步步为营,做出防守的姿态来,即使强如晋军,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拿自己有什么办法。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张郃率领的晋军根本没有急着交战,而是依据工事和攻城器械,慢慢消磨夏侯尚的兵力和士气。

彼时夏侯尚的军师,是被重新启用的辛毗,以及在年轻一代被看好的杜袭。

这一对组合,其实单单按谋划能力来说,是不亚于司马懿那一路的,而且两人在前期的交战中,也确实提出了很多有用的计策,帮助曹军一时抗住了晋军。

然而变数很快就到来了,晋军陆地攻击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猛烈,最先察觉到的是杜袭,他对夏侯尚道:“将军,不太对。”

“晋军虽然背靠雒阳,后勤补给容易,但他们行动也太慢了些。”

“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在声东击西?”

夏侯尚目光一闪,“声东击西?”

“你是说,他们会在南崤道绕到陕县三门峡,然后截断我们后路?”

“但我们已经在南崤道布了探子,如果发现晋军行踪,必然会往北急行,穿过山林直接报信,怎么看也能比晋军早到,不可能到现在还一无所知。”

如今魏军所处的位置是汉函谷关,这些日子以来,两军已经来回争夺数次,但函谷关的关卡经过修复后,比一般的城防还要结实,所以晋军至今都没有能够突破。

杜袭出声道:“不是南崤道,有可能是北面的黄河。”

辛毗皱眉道:“黄河?”

“先前不是讨论过吗,今年黄河汛期的水势很大,即使以晋军蒸汽船之能,也很难逆流而上,何况中间还有数道落差极大的阶梯,晋军的船,是不太可能绕到我们后方的。”

杜袭出声道:“起初我也是这么想,但最近这些日子,我越来越怀疑,晋军这一路是佯攻。”

“黄河在汛期确实不好逆流而上,但如果对方是顺流而下呢?”

“我早听说晋军先前攻打并州,占了河套平原,同时兴修水利,引流黄河,之前邺城之战,就是用并州分流之策,破了先掘河之策的。”

夏侯尚皱眉道:“你是说,这次他们也会用同样的办法,让黄河水流放缓,然后顺流而上?”

杜袭出声道:“黄河分流也要许多人才能做到,对晋军来说,还会有些太麻烦了。”

“其实很简单,他们只需要在河套平原建立码头和造船场,便可以建造船只,训练水军,到时候顺流而下,堵住我们的后路!”

辛毗出声道:“这怕有些难啊,且不说黄河水流湍急,三门峡等处更是有巨大的落差,他们的船队只会卡在那里动弹不得。”

杜袭出声道:“他们根本不需要去三门峡,要知道,黄河从南北方向折为东西方向的拐角,就是潼关!”

“晋军要是主力去打那边的话,潼关守军是很难抵挡得住的,如果潼关失守,那边离着长安只有三百里,这边又何须再打五百里,按部就班去潼关?”

夏侯尚听了,脸色大变,出声道:“你的猜测很有道理,我们现在如何应对?”

“要是真的话,潼关现在说不定已经失守了!”

辛毗想了想,出声道:“虽然确实有可能,但行形势未必那么坏。”

“且不说河套平原缺少制造船只所需的巨木,想要打造一支船队,花费的人力物力巨大,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功的。”

“退一步讲,他们即使造出了船,兵士未经训练,也不适合水战,最后还是要登陆作战攻击潼关,而这样的船队,能带多少攻城器械?”

“而且即使晋军拿下潼关,也要面对长安附近守军的进攻,我们若是能及时赶回,对面便会陷入两面受敌的窘况。”

“即使我们无力赶回,也可以通知南路的司马大将军,让他派兵回援便是。”

夏侯尚沉思片刻,出声道:“不能指望他,那边也有那边的难处,说不定那边才是是晋军主力。”

“我们这边必须要先想办法破局,现在大致可以确定,这出雒阳的一支,很有可能是佯攻。”

“既如此的话,我便派出将领出阵交战,试探对方到底有多少兵!”

次日一早,魏兵就突出关来,攻击晋军营寨,两边谁也不让,就此混战起来。

等在后方的袁熙得知消息,颇为意外,“魏军还有这等勇气?”

“亦或是粮食不够想要赌一把?”

他现在身边没有诸葛亮,带的是杨修,见袁熙发问,杨修想了想,说道:“有没有可能,魏军想要试探我们虚实?”

“如今这半个月来,晋军攻势并不猛,魏军怕是觉得我们这边不是主力,所以才主动进攻,想要寻找这边破绽,甚至想重新夺取雒阳?”

袁熙听了,笑道:“若真是如此,那就是太看不起我们了。”

“对了,黄河船队到哪里了?”

杨修出声道:“河套平原还在待命,而北面的,正在从北岸秘密行军到陕县三门峡,在那里再临时支座简易船只,再顺流直下,然后从南岸登陆,再从北面突袭魏军。”

“但黄河北岸地形复杂,同时要避过魏国耳目,所以行军比预想要慢,加上造船的时间,至少也要半个月以后了。”

“魏军虽然在黄河沿岸设置了哨卡,但千思万想,也不会想到这次我们会临时造船。”

袁熙心道这才是真正的出其不意,因为这完全超出了常理,因为从魏军角度来看,黄河北岸都不具备造船的条件。

但这个计划,是几年前就有的,张勋接替杨凤掌管黑山军,这几年一直看上去没做什么事情,但其实是转型成了工程队。

在黑山并州的这个区域里,黑山军这些年都在打通道路,砍伐树木,在黄河北岸落差十几丈的河岸上,秘密挖了数道直通河道的秘密通道,在通道后方,则是极为隐蔽的工场。

这些工场里面,有的在做船只,有的在做攻城器械,多是可以拆卸拼装,能够隐藏起来的,加上南岸的魏军因为落差问题,根本无法登陆北岸查看,所以夏侯尚那边,根本没有得到关于晋军的确切情报。

主要是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过出乎常理,谁能想到,晋军会以数倍的人力物力,做这种看似极为奢侈浪费的事情,有这些精力和财货,用来招兵买马,扩建部队不好吗?

殊不知这正是袁熙眼光不同于常人的所在,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早就将目光看到了击败魏国之后的岁月,提前改造黄河,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毕竟黄河泛滥,造成的伤害更大,既如此,那就不如早早动手。

张勋的黑山军,便是为此而来,秘密挖通的北岸通道,在洪水期可以泄洪,同时还可以灌溉沿岸土地,属于将来水利设施的重要一环。

而袁熙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将作战的兵士,有计划的改造成工程兵,让其在之后的和平年代也有所用,不至于出现后世府兵制因为分地尾大不掉,军功士兵勋贵权力变大,最后膨胀成藩镇的作乱恶果。

唐朝兴盛于府兵制,也同样衰落于府兵制,这种前车之鉴极为惨痛,所以袁熙才一直控制自己麾下兵士的数目,让其能够以一个合理的数目迎接和平时期的到来。

这次的计划,便是黑山军造好半成的船只藏起来,由徐晃带兵急行,到地方将船只组装,然后袭击夏侯尚后方,将其堵死在崤函道。

如今他对杨修道:“既然魏军想试探我们,那我们就陪他们玩玩,反正诸葛丞相那边也没有分出胜负。”

“只要公明那路将船只组装好,便是我们这边发力的时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6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