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故地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诸葛亮见雨势越下越大,渐成瓢泼之势,连视线都模糊起来,这种情况下无论刀剑还是弓矢都不起作用了,而且混乱分不清敌我,很容易误伤,他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让兵士停止追击,同时报知袁熙。

不久袁熙那边传来消息,让诸葛亮退回丹朱岭。

一个时辰后,诸葛亮见到袁熙,说了大雨难追,同时不甘心道:“就差那么一点。”

袁熙微笑道:“无妨,司马懿本来运气就好,但好运气也不可能一直有,等下次和他交战,两他不可能次次好运的。”

诸葛亮道:“其应是退往长平关了,要不要趁势追击,攻打关口?”

袁熙道:“军师以为,他会不会据守关隘?”

诸葛亮想了想,道:“不会,以他性格,应该会急行军退走,毕竟长平关以南的地带,曾是赵括被围的地方,他断不会在这里停留。”

袁熙又问道:“那能不能急行军堵住他?”

诸葛亮出声道:“他应该不会往南退,以免遭遇到魏延军,而是离开大路,往西翻过空仓山,直接退往许都。”

“虽然山路行军危险性大,而且兵士容易失散,但相比和我们交战,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陛下要派一支军追击吗?”

袁熙听了,说道:“算了,夏季到来,雨天变多,我们占据优势的侦查传信方式,气球火箭都不好用,还是去支援子龙那一路吧。”

诸葛亮也点头同意,这种情况下死追一个司马懿已经没有意义,不如尽快赶到关中道,将雒阳这个前线据点打下来。

于是在瓢泼大雨中,晋军开始纷纷披上蓑衣,掩盖住武器盔甲,踏着泥泞的道路,深一脚浅一脚往北而行。

而那边的司马懿,则是一边庆幸逃出生天,一边在空苍山中翻山越岭,三百多里的路程,他走了足足十多天,才赶到了许都。

而他带的兵士中途失散极多,已经不足他之前领兵出发的一半,堪称他近年来最为惨重的大败,所以他一入城,便去找曹丕请罪。

曹丕早已经得到消息,所以接见司马懿的时候,他的脸色也很难看,他斜靠在王座上,对司马懿道:“仲达啊,你先胜后败,让朕有些失望了。”

司马懿跪在地上,屁股高高撅起,“臣有负陛下所托,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曹丕挥了挥手,“起来吧,毕竟对面是那凶虎和诸葛亮,朕也不好多做苛责。”

“对了,你知道雒阳告急的消息了吗?”

司马懿一惊,“臣还未听说过,怎么回事?”

曹丕出声道:“雒阳那边,夏侯尚发来急信,说怀城一路的晋军大举进攻,他已经快撑不住了。”

“对方不仅有赵云徐晃,还有张勋的黑山军,连高干的并州军都出现了,已经对雒阳形成了三路包围之势。”

“夏侯尚独自守城,外围单凭马超韩遂的凉州骑兵,根本无法对雒阳形成有效的防护。”

“所以你现在若是驰援洛阳,有没有信心击退晋军?”

司马懿听这口气,曹丕不仅没有问罪自己败仗之事,还想让自己继续领军,不禁又惊又喜,他想了想,突然脸色一变,“臣敢问陛下,这消息是什么时候传来的?”

曹丕说道:“五六天前,怎么了?”

司马懿咬牙道:“恕臣直言,现在怕已经是晚了。”

“那诸葛亮击败了臣之后,绝不会就这么回去,他既然没有趁机逼近许都,那必然是从长平关直接去了北面三百多里的雒阳。”

“算算时间,其大军已经到了雒阳城下了,现在看来,其对于臣的伏击,本就是晋军为了清理洛阳周围的魏军,以完成其对洛阳的围困。”

“夏侯将军若是坚持守城,怕是很危险了,他再不走的话,迟早会被围死在城里。”

曹丕脸色极为难看,“你是说雒阳守不住了?”

“雒阳要是丢了,许都岂不是就危险了?”

司马懿回道:“这应该就是凶虎的真正目的,所以他才放弃攻打许都,全力打破雒阳那一路。”

“若其拿下雒阳,许都便时刻会被其截断包围,望陛下早做打算为上。”

“凶虎此人用兵,极为看重速度,他要是拿下洛阳趁势进军,只怕许都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来不及了。”

曹丕站起身来,烦躁地走来走去,“你觉得,这许都守不守得住?”

司马懿来之前已经多少知道了先前城内发生的事情,他思虑再三后,出声道:“虽然没有把握,但未必守不住。”

“然而陛下千金之躯,不该以身犯险,当退到更为安全的长安去。”

曹丕不甘道:“依你的意思,朕是该逃走了?”

司马懿拜道:“魏国之安危,全部系于陛下之身,望陛下忍辱负重,效仿勾践灭吴故事,将来未必不能卷土重来啊。”

“当然,许都还是要守的,如蒙陛下不弃,臣愿死守许都,以报陛下大恩。”

曹丕听了,挥了挥手道:“朕知道了,明日我会在朝堂上,让群臣议事。”

“军师此行辛苦,先回去休息吧。”

“魏国之未来,还要仰仗军师了。”

司马懿听了,深为感动,哽咽道:“臣深感陛下恩宠,必粉身碎骨,以死相报!”

等司马懿走后,曹丕却是从手边柜子里面拿出一卷竹筒,展开之后,上面密密麻麻的,却都是司马懿易意图谋反的证据。

曹丕自然不相信上面写的都是真的,但问题就在于这些证据真真假假,其中有些甚为荒诞,但有些敏感的事情却是有鼻子有眼,已经是越过了曹丕的心理底线。

曹丕望着竹简上的文字,犹豫再三之后,终于是竹简卷起,将其丢入柜子最下方。

次日曹魏朝堂上,对于是否退出许都,群臣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毕竟迁都之事非同小可,魏国朝廷要是离开许都,人心便彻底散了,之后许都八成是守不住的。

这牵涉到很多当地官员的产业,很多人自然是心有不甘,但钟繇看的很明白,他出来道:“雒阳那边虽然形势未明,但臣建议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万一雒阳丢失,晋军便可以截断雒阳到长安的通道,然后趁机南下,将许都包围起来,那个时候想走就走不掉了。”

“望陛下尽早动身,免得遭遇晋军,威胁大王安全啊。”

此话一出,算是定下了颍川派的基调,一时间曹魏官员纷纷出声赞同,曹丕见群臣意见短时间内就统一起来,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胸中升起了些不快,钟繇怎么威望还这么高!

但他很快就平复下来,出声道:“好,既如此,从今日开始,诸卿回官邸打点公文案牍,随时准备移驾!”

而同一时刻,袁熙在洛阳外围几十里的大营里面吗,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

他这次并没有亲自督战,而是将指挥权全部交给了诸葛亮,自己则是在后军大营负责后勤。

恰逢此时,高览从邺城运粮过来,两人相见,袁熙简单说了战况,高览听战况顺利,也是颇为高兴,随即露出不甘的神色,叹道:“只可惜我伤情反反复复,不能亲自上阵前驱,真是不甘啊。”

他前些年在冀州之战中受了伤,虽然一直在调养,也参加了晋阳之战,但身体别说无法回到巅峰,更是每况愈下,所以如今他已经从前锋大将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专心做协助统筹后方,干的事情倒是和夏侯惇有些相似。

袁熙听了,安慰道:“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但说到底,能坚持战阵十年的,又能有几人呢。”

“我自从去北新城起,至今已经十二年了,最早跟随我的那些兵士,或是战死,或是负伤,或是退伍,几乎都换成了新面孔,剩下来的不过十之二三。”

“他们跟着我,本来是为了封妻荫子,能够安稳度过下半生,哪会想到我屡屡兴兵,生还者寥寥?”

“这还是我没怎么大败的情况,其他诸侯就更难说,魏国那边的兵士已经换过好几茬了,你说将领心有不甘,死在战场上的兵士,却是连不甘的机会都没了。”

高览默然,又听袁熙道:“去岁我曾经给青州海边隐居的子义写过信,邀请他来邺城,但被他拒绝了。”

“他和你一样,也是好强要面,只怕他的身体状况比你差得多,以他的自尊,断不愿就这么出现在人前。”

“我没有办法,也只有前日称帝的时候,给他封了侯位封地,也算是聊以心安。”

“我倒希望兄以后少上阵搏命,免得出了意外,妻姐肯定会恨我。”

高览听了,忍不住面上露出笑容,“能遇到陛下,是览的运气,如今览已有儿子,即使是为陛下赴死,也没有遗憾了。”

“要是到了那时,还望陛下照拂一二。”

袁熙忍不住摇头道:“你自放心,不过现在我晋国大势已成,以后需要你这种大将搏命的机会,只怕也不太会有了。”

两人正说着话,前面兵士传来消息,说雒阳北城门已经被攻破,徐晃已经带兵冲入城中了!

袁熙听了心情大好,起身道:“上次我来这里,还是为了突袭宛城的曹操,顺便攻打袁术军的时候,一晃这么多年都过去了,雒阳终于再次回到了我的手中。”

“走,咱们一起入城,看看这座饱经战火的古都,还有几分依稀模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0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