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威吓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关羽听到邹夫人的话,却是微微皱眉,第一反应是人心散了。

要说支持汉南国最铁杆的,关张两家肯定是当仁不让,所以无论刘禅做什么,关羽即使心有不满,也断不会和其对着干。

所以张家拒婚的态度,便显得尤其突兀,关羽皱眉道:“当初两家选一个王后,张家的态度就不怎么积极,现在的大王虽然不如大哥文韬武略,但多少也是刘氏子嗣,张家为什么看不上?”

邹夫人眼神一闪,欲言又止,只轻声道:“且听说当初王上更中意咱们家女儿,想让张家女郎做侧妃,也许是因为这等缘故,张家心里有所不满。”

关羽点头道:“这么做确实不妥,换做咱们家女儿去做侧妃,我心里也不舒服。”

“既然张家如此想,咱们也不好说什么,但当前这个时机晋帝南下,王上派我过去,完全是虚应故事,靡费功夫。”

“想到夏侯惇还没有被打退,我却将时间浪费在这等杂事上,实在是荒唐。”

邹夫人想到当初自己在宛城的经历,神色复杂,出声道:“妾也没有料到,当初那位年轻的凶虎,竟然成了晋帝,还即将统一天下,成了最后的的赢家。”

关羽把眼一瞪,“什么叫一统天下,现下不还是三国鼎立?”

邹夫人见说错了话,连忙闭口不语,关羽见状,语气稍稍缓和了些,“妇人莫谈国事,免得牵连无谓的事情。”

“不过现下确实是汉南最为艰难的时候,即使大哥复生,也是不好破局。”

“我和徐丞相政见不合,但他为了延续汉南的努力,却是做不得假的,所以我虽心有不满,也不会和他唱反调。”

“唯独和魏国和谈一事,却是和大哥当初立国初衷相悖,他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将我支开。”

“我去南昌出使这段时间,你当闭门不出,随时派人探听城内风声,若有变故,当紧守宅邸,等我归来。”

邹夫人一惊,“长沙会有变故?”

“夫君说的如此郑重,难道会生乱吗?”

关羽摇头道:“寻常来说不致如此,但不知为何,我总隐隐心里有所不安。”

“所以我也是在犹豫,咱们女儿虽未到出嫁年龄,是不是趁势将其送入宫中,方是安全之法?”

邹夫人却是没有插话,关羽思索片刻,说道:“算了,等我回来再说。”

接下来的日子,徐庶一边操持刘禅登基称帝,一边严加盘查刘禅身边的近侍,在宦官之中,又抓出了几个收了魏国贿赂的奸细。

虽然收获不小,但让徐庶有些挫败的是,他最想抓的晋国奸细,却是一个都没有查到,这让他不禁怀疑,是晋国奸细隐藏的太好,还是晋国根本没有在刘禅身边安插眼线?

徐庶其实没猜错,袁熙根本就没有在刘禅身边安插校事府探子,一是在刘禅身边的内侍都是宦官,很难安插训练有素的暗探,二是若是事情败露,反而会给对方留下口实。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汉南国这边并没有需要经过晋国非常想要打探的消息,而一般的情报搜集,通过商队商行,以及暗地倒向晋国的官员,就足以完成了。

而徐庶想要和魏国私下和谈这种机要事情,即使不通过隐秘渠道,也能通过情报分析得出,当初长沙暗探首领得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就是徐庶私下接触魏国使节暴露,以及调回关羽这种举动,就足以得出正确的判断,自然是不需要再宦官中下功夫了。

袁熙从邺城出发,坐船到达寿春的时候,恰逢汉南方向传来消息,说刘禅已经称帝,国号季汉。

据说当初徐庶建议直接称汉,但是最后有些官员上谏,说有汉禅让魏晋之举,直接称汉已经不合适了,于是思量之下,折衷换了季汉的名字。

而刘禅称帝之举,也给汉南朝堂带来了暂时的繁荣,荆益甚至江淮士族,不乏有赶去长沙,以为拥护的。

彼时前来迎接的陆逊,向袁熙报说这个消息时,原以为袁熙会动怒,没想到袁熙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汉南国倒是有些魄力,这样一来,反而显得我这次南下有些多余了。”

陆逊出声道:“晋国境内,也多有士人去投汉南的,要不要追责他们所在家族?”

袁熙摆手道:“不用,他们也是两边下注,何况也确实有些感汉室之恩的,若是对苛待他们,天下也会有不满的声音。”

“他们这些人也影响不了大局,就让他们去吧,天下一统,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陆逊道:“但刘氏称帝就像魏国一样,在名号上和陛下平起平坐,其也很难会在和谈中向大晋让步了。”

袁熙思索片刻,点头道:“伯言说的没错,我还是太过高估谈判的作用了。”

“战场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说到底还是我暂时不好向季汉用兵,对方看准了这一点,才会做这些功夫。”

“如此一来,咱们便先将季汉的事情放一放,对魏国动手好了。”

陆逊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荆州?”

袁熙微笑,“伯言果然聪明,季汉后勤乏力,让出了房陵上庸,既然如此,那就该轮到我们了。”

“魏国想通过打通这一线进入荆州腹地,给我造成麻烦,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庞士元临死前的的反扑如此猛烈,竟将曹真和半数魏军主力都坑进去了。”

“眼下上庸的夏侯尚不过万余兵马,面临入冬根本无法出兵,却是给咱们留出一个好机会。”

“不然他们要是春夏打下房陵,江淮还真有些麻烦。”

陆逊反应过来,“陛下想从江淮出兵,在冬天把魏军出路全部封死?”

袁熙点头道:“没错,我先前就有这种想法,如今听到刘禅称帝,这个想法便完全成形了。”

“如今虽然入冬,但去淮水上游依靠的是蒸汽船,冬天气缸不容易过热,反而更有利于行军,只不过多耗些煤炭而已。”

“以寿春的战备程度,半月内调动两万兵力和辎重,应该不成问题吧?”

陆逊忙道:“平日逊便时刻准备,只要十天,不,五天便可以召集两万训练好的兵士,以及百条蒸汽船用来运兵!”

袁熙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便好,我把蒋钦徐盛拨给你,甘宁则是去防备季汉那一路生变。”

“今冬未必要打败魏国,只需要封锁新野宛城,将魏军逼在房陵出不来就行。”

“魏国现在国力,已经完全耗不过我们,夏侯尚的军粮即使能勉强支撑过冬,来年也肯定不济,迟早会将上庸拱手让给我们。”

“到时候丞相去攻打汉中,你在房陵牵制,魏军除非就地变出十万精兵,不然只能被拖死在汉中。”

“至于襄阳那边的关平,虽然我不觉得他会背刺,但多少防备下,也是好的。”

陆逊连忙领命,离开去调集兵士物资去了,袁熙则是在刘晔等人的陪同下,大略了解了寿春的政略,便出声道:“这两年诸位在寿春做的很好,今日尔等都去协助陆都督征调物资,等其发兵,我再召集诸位议事。”

众人知道袁熙想要了解政寿春这几年的情况,去找大乔夫人反而是最快的,当下皆是领命而去,袁熙则是离开官邸,一路去往寿春的府邸。

彼时大乔听闻袁熙到了,连忙引着幼子出来,对正在下车的袁熙说道:“袁谦正在府衙处理文书,还未及赶回。”

袁熙听了,拉着大乔的手道:“无妨,让他先做正事,倒是夫人你这两年辛苦了。”

大乔摇了摇头,出声道:“陛下来了,比什么都好。”

袁熙蹲下身来,将孩子抱了起来,逗他道:“策儿,还认得阿父吗?”

出于某种恶趣味,袁熙给自己和大乔生的这个儿子取名袁策,大乔虽然知道其中一些缘故,倒也不以为意,毕竟当初孙策名震江东,自家孩子若能有孙策的本事,已经是相当高的期望了。

袁策此时已经有五六岁,便出声道:“孩儿当然认得阿父。”

“不过两年前阿父离开的时候,胡子和鬓发还没有白这么多呢。”

袁熙摸了摸胡子,笑道:“北地风霜,确实是有些催人老。”

大乔心疼道:“天子守国门极为辛苦,妾却不能一直跟随,反而是寿春这边气候适宜,让妾实在心有不安。”

袁熙拉着大乔的手便往里走去,“我知道这两年你照料谦儿,确实受苦不少,他也快长大了,也是该成家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大乔听了,心中一喜,袁熙这是准备带自己回去?

她出声道:“但是季汉.汉南国这边并未向陛下臣服,若是妾离开”

袁熙说道:“时机差不多了,就交给文臣武将好了,总不能让你一个女子一直顶在前面。”

“这次刘禅称帝,倒是颇有胆识,我自然会让他们知道,我也是有底线的。”

“所以我临时改了主意,杀鸡儆猴,先拿魏国开刀。”

“谦儿已经过了十四岁,到了成亲的年纪,我过几日便封其王号,将来就是他代替我坐镇江淮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1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