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隐瞒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陆逊出声道:“因为我猜不透司马懿。”

“他是魏国之中,我最看不懂的人,按道理说他要是想得一世富贵,那干脆趁早投降晋国,是最好的选择。”

“若其要登上权力的巅峰,那应该早就自立门户了,何必还护着魏国这艘破船?”

蒋钦说道:“也许其想要效仿何进,进而控制朝堂?”

陆逊摇头道:“想要控制朝堂,就要利用国君力量,干涉后宫朝政,他哪一点符合了?”

“所以我才看不通他想要干什么,但我总觉得他会再次出白帝城,毕竟从金牛道和诸葛丞相的大军相抗,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蒋钦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先前时候,魏国有法正黄权来投奔汉南,两人在魏国官员中地位也是不低,也许他们更了解司马懿,不如向他们问问?”

陆逊听了,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我也不好直接接触他们,只能让我夫人入宫,和汉南国主带个话了。”

当日刘氏便进宫去拜见刘禅,刘禅亲自迎了出来,对刘氏道:“小弟思念阿姐得紧,父皇去世,小弟只余阿姐和阿母两位亲人,若是我能够和阿姐常常见面相伴,那该有多好啊。”

刘氏也是颇为感伤,“说来我和阿父在徐州失散时,你还在阿母肚子里,一生下来我们就姐弟分别,直到近日才得以相见。”

“阿姐知道你也有自己的立场,阿父的基业,已经成了你的一副重担,走到什么地步,以后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刘禅听了,心道徐丞相教给自己的话,怕是没用了,刘氏明显听出了自己暗示的弦外之音,从而拒绝鼓动陆逊投靠汉南了。

但他还是不死心,咬牙道:“阿姐,阿父的基业,小弟一人实难支撑,若将来汉南被攻灭,小弟宁愿将人头交给阿姐,免得便宜了外人。”

刘氏摇头道:“小弟放心,陛下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晋国的国号是承汉,难道小弟还看不出来吗?”

“说来陛下和阿父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不是简单一言两语就能说清,但不可否认,当初阿父是受了陛下不少帮助的。”

“连阿姐的性命,都是陛下救出来的,所以我身为刘氏女郎,自然要知恩图报,竭力缓和两国关系。”

“但我若背弃晋国,被天下人指摘也就罢了,要是让全天下的人借此说我刘氏不义,更会影响阿父身后声名,不是吗?”

刘禅听了,苦笑道:“真是被阿姐都看得明明白白啊,这是姐夫和阿姐提前吩咐的吧?”

刘氏出声道:“你姐夫才志远大,很早便扬名天下,但关键还是陛下慧眼识人之能。”

“当初他年少时候,陛下就顶着巨大的非议,让其破格带兵,他也没有辜负陛下期望,从而一战成名。”

“小弟,你没见过陛下,很少有事情能瞒得住他,他比所有人看的清楚,看的更加长远,也比所有人都难对付。”

“不说先父了,曹操如何,孙权如何,袁术如何,公孙瓒又如何,不还是败在了陛下手里?”

“我不会置喙小弟志向,但凡事要量力而行,不然会让汉南万劫不复啊。”

刘禅听了,颓然道:“那怎么办?”

“难道阿父的遗志,我就这么放下,那我将来怎么在九泉之下面对阿父?”

刘氏出声道:“小弟你少得志,有自己想法,觉得可以改变这个天下,这其实没有错。”

“这样也好,尝试过后,才知深浅,只要小弟不做出极端行为,我想陛下也不会为难小弟的。”

刘禅摇摇头,“阿姐不用安慰我,我其实早就看明白了,连阿父都拿晋国没办法,我又有阿父几分本事?”

“我只是不甘心而已。”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刘氏听了,稍稍放下心来,说了陆逊想要见法正黄权的请求,刘禅当下答应,随即面露忧色,“姐夫认为,魏国可能会再次突袭汉南?”

刘氏道:“我身为女子,不懂军国大事,夫君有了判断后,自会向陛下解释。”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那司马懿的想法。”

成都城中,司马懿对坐在窗边缝补衣服的张春华道:“我入宫一趟。”

张春话嗯了一声,却是没有转过头来,司马懿无奈道:“还在生我的气?”

“你也知道,当初曹氏势力封锁府邸,控制你等出入,本就是拿来要挟我就范的。”

“若我真的服服软投降,我们一家反而有杀身之祸。”

“只有我表现出了强硬的拒绝态度,曹氏那些人才会觉得你没有利用价值,从而放过你性命,最后事实不是证明我猜对了吗?”

张春华气愤道:“话虽如此,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偏偏那领头的夏侯惇曹仁都死了,连当面骂他们一顿都做不到!”

司马懿淡淡道:“既然如此,何必烦恼,该是一切向前看的时候了。”

“我先入宫了,可能回来的很晚,吃饭的话,就不用等我了。”

张春华哦了一声,这才起身将司马懿送到门口,她一脸狐疑,“最近你怎么老往宫里跑,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司马懿苦笑道:“什么告人不告人,如今我需要借助郭皇后,哦,现在是郭太后的力量来控制朝堂,这也是为了保全我们一家,自然有事都要去和其商议。”

“眼下若我不是控制了朝堂,只怕司马氏早已经被人报复灭门,现在我已经无法回头,只能向前走了。”

司马懿坐上马车,一路到了宫里,当侍女将他领进书房的时候,却是看到郭太后正在教小皇帝曹训批阅奏章。

见司马懿进来,郭太后放下笔道:“陛下也累了大半天了,先出去散散心吧。”

曹训此时不过六七岁,正是玩心最盛的时候,如今听到郭太后发话,便欢呼一声跑了出去。

司马懿侧头看着曹训跑远,方才回头,却见郭太后并没有看自己,而是拿起了一卷竹简,在上面慢慢写起字来。

司马懿见了,却也不出声,就这么静静等着,直到过了一刻钟,郭太后才将竹简写完。

郭太后放下笔,出声道:“丞相倒是沉得住气。”

东汉的丞相,在魏国篡位后,将丞相改成了司徒,而如今曹丕驾崩,朝军混乱,郭皇后为了平息乱象,便重新设立了丞相之位,其唯一的人选,也只能是司马懿了。

于是司马懿就此再进一步,掌握了曹魏的军务内政大权,其他人再也无法和他相提并论,有魏国官员私下议论,说如今之曹魏,一大半已经成了司马家的天下了。

司马懿见郭皇后端着架子,也是淡淡道:“不敢,懿比太后可差多了。”

“陛下生前只怕也不会想到,太后心里那么有主意,如今曹氏的局面,大半都是太后有意所为吧。”

“若是他生前知道曹彰的死,是你我二人合力促成的,不知道会有何想法。”

郭太后脸色微变,但随即平复如常,“这件事上,我对得起他。”

“彼时曹彰想要逃走自立,要是其活着,必然会挑起内斗,既然如此,何不早点送他上路,断了曹氏的妄想?”

“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陛下,对此我问心无愧。”

“而且丞相不用拿这件事情要挟我,我只是在诏书上改了几个字,但主意却是丞相出的,要是朝野官员知道丞相参与了此事,会做何想?”

司马懿听了,冷笑了起来,“太后确实厉害得很,但懿一直不明白,太后到底想要做什么。”

“陛下已经去世了,太后终究只能维持着太后的身份,然后辈分不断变高,直到老去的一天。”

“我司马懿虽然有事情瞒着陛下,但在陛下生前,是一直站在他那一边的。”

“就像太后所说的一样,我们做的事情,终归是为了陛下,但既然不那么光彩,那也就没有必要拿出来说了,不是吗?”

郭太后却是没有答话,而是反问道:“陛下如今已经宾天,那丞相又在想什么?”

司马懿淡淡道:“太后觉得这样问,我会给出什么回答?”

郭太后起身,走到司马懿背后,缓缓伸出手来,“本宫只是求个心安而已。”

她双手慢慢接近司马懿脖颈,但司马懿却是丝毫没有动弹。

郭太后长长的指尖眼看就要刺入司马懿脖子,却是方向一转,放到了司马懿肩膀上,轻轻揉捏起来。

司马懿身体不动,面上却是露出了嘲讽之色,“陛下只怕也不会想到,他信任的皇后,却是曾经落魄到流落娼馆之中。”

“说来曹魏也真是有意思,前有卞夫人,后有太后你,都是不得了的人才啊。”

郭太后面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谁知道呢,他的女人不少,虽然我嫁给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太行了,但多少也是能察觉出来一些吧。”

“既然陛下从没有提过,那就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丞相要是真为陛下着想,何不在其生前揭穿我?”

“不过让本宫没有想到的是,这过往的经历,竟然是丞相帮着抹掉隐瞒的。”

“只怕很久之前,丞相就有些别的心思了吧?”

“当初丞相帮我,真的只是看在郭氏和司马氏的交情上吗?”

司马懿淡淡道:“我劝太后不要想太多。”

“太后只需要记住,你我现在都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事情爆出来,我说不定还能逃去投降晋国,太后却是只有死路了。”

郭太后听了,咬牙切齿道:“本宫自然明白。”

“但本宫想要知道,丞相到底想要做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4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