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家事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袁谭当日和曹操结亲,将女儿送到许都,结果还未成亲,袁谭就和曹操翻脸,婚事告吹,袁谭女儿处境一下就尴尬起来。

后来袁熙用曹嵩换回了袁谭的尸首和女儿,也算是还了袁谭的兄弟之情。

袁熙每每想起和袁谭在北新城相见时的景象,便扼腕叹息,袁氏要是不内斗,根本没有曹操什么事情,当然,有可能自己也不会崛起的这么快。

袁熙不知道自己该恨曹操,还是该感谢曹操,对于袁熙来说,无论曹操如何做,自己终归还要要走上夺取天下的道路的,但有可能不是现在这种局面而已。

到时候,他一样会面对袁谭袁尚,虽然可能不是如此收场,但到了最后,还是要相争的。

想到这里,袁熙叹了口气,带着众人将仪式走完,末了袁熙坐在上首,以族长身份,对上来见礼的众人一一出言勉慰。

众人和袁熙说过话后,便即退下离开,随着祠堂里面众人依次离去,剩下的人也越发少了。

最后上来的,却是袁谭女儿,她低首行礼,祝道:“妾祝族长与天相寿,与地相长,富贵如言,长乐未央。”

袁熙起身回礼,突然心中一动,说道:“你随我来屋里,我有话和你说。”

袁氏老老实实跟着袁熙出了祠堂,袁熙女眷皆是跟着出来各回各屋,袁熙却是带着袁氏,回到甄宓屋里。

袁氏甚少来这里,露出惴惴不安的神色,袁熙让给甄宓使个颜色,甄宓会意,拉着袁氏坐下,微笑道:“这里就是你自己家,不用拘谨。”

袁氏低声道:“不敢僭越族长…..”

袁熙摇头道:“你叫我一声族叔就好了,这些年我太忙,冷落了你这个侄女,实在是对不住了。”

袁氏连忙拜道:“家父背反袁氏,妾戴罪之身,族叔没有追究,还将妾救于水火,妾心里都是知道的。”

袁熙听了,叹道:“难为你这么懂事,显思识人不明,落得如此下场,也是让人唏嘘。”

“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何况你也是受连累的。”

“你今年多大了?”

袁氏低声道:“妾快到二九之年了。”

袁熙一愣,叹道:“这么大了啊。”

他记得袁氏被袁谭送走时候,好像才十三四岁,结果一晃过去,这么多年了吗?

他心里有些歉意,“这可真是我疏忽了,伱的年纪,早该出嫁了。”

“我找你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中意的人?”

袁氏这才醒悟过来,脸色微微一红,虽然她等着这一天,但心里却有些说不出口的话。

袁熙这样问话,对士族女子女子来说,也属平常,因为她们虽然不出门,但和其他夫人女郎言语间,也能将城内有名的士子了解个七七八八。

袁熙见袁氏露出了犹豫之色,只当是她面皮薄,便起身到:“我出去走走,你和甄夫人先聊一会。”

两女会意,齐齐俯身相松,临走是甄宓道:“夫君病体未愈,且小心风寒。”

袁熙点点头,他披紧衣服,走出门去,看天上已经开始零零星星下起了雪花。

这是新年第二天,袁熙心道这天气有些麻烦了,瑞雪兆丰年,但大雪过甚,寒冰不消,来年的青苗可就受影响了。

而且下雪对于城内居民,也是造成了很大不变,最严重的就是柴火的消耗。

城中居民虽然都屯了不少柴火,但天气越冷,柴火消耗也就越快,而冬天获取柴火比其他季节难了太多,加上柴火是抵御严寒的救命之物,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很多百姓平日宁愿吃生食喝生水。

蓟城虽然富庶,也不是人人都能天天烧火的,虽然有并州黑山的煤矿,但煤炭现在开采不易,价格居高不下,除了用作军用外,也只有富庶的士族可以用得起。

所以先前袁熙府邸中,虽然都造过火炕,但是为了提倡节俭,也是能不能生火就不生火,袁熙平日里面,所能想到的节省的法子,就是找个女眷摩擦生热取暖。

这法子倒是颇为有效,时机好的时候,袁熙还能拉着几個放得开的抱团取暖,可谓是其乐融融,其行昭昭。

前几日生病就是他咎由自取,吕玲绮和杜夫人返回蓟城,两女和袁熙两年不见,两边自然干柴烈火,袁熙厚颜无耻地拉两女深入交流,大被同眠后,却被吕玲绮睡梦中蹬了被子,于是受凉了。

这事情闹出来后,脸皮最厚的吕玲绮固然都羞于启齿,袁熙更是不敢对别人说真实的理由,只能推脱是感染风寒,他怎么么也不会想到,沮授和田丰竟为此事忧心仲忡,争论担心了好一番功夫。

他走在院子里面,望着熟悉而陌生的院落格局,心道运气好的话,是不是这几年内天下就能平定了?

到时候,自己是不是要走出最后那一步了?

他摇摇头,把这个念头赶出脑海,心道自己真是膨胀了,来年可是和曹操的生死之战,对方可是单机天下最会打仗的人,谁胜谁负亦未可知,一个不慎,横死战场也是有可能的,自己哪来的底气,现在就开始想好事了?

而且身为天子,也不见得就能事事如意了,不见那刘协还在许都被曹操挟制,这些年一定过得很憋屈吧?

袁熙又想到在寿春养病的伏寿,心道其以一介弱女子,能激怒曹操亲自下杀手,也算是个人物了。

然而代价也是惨重的,伏皇后虽然搞得曹丕半残,但也是被曹操报复,差点横死,虽然从鬼门关上活了下来,但后遗症很严重,只怕之后都行动不便,下半生怕是很艰难了。

院子里面各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袁熙并没有过去,而是静静地靠在墙角,享受这难得的安宁,如今随着子嗣增多,他觉得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也开始往奔三上跑了。

事实上他这些年来不停奔波,倒颇有了几分社畜的味道。

更让袁熙有所感触的是,这个时代有很多事情,都没有自己前世想象的那么美好,他的身份,已经是当世最有权势的人,也最为富有的人之一,但生活中尚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这个时代的很多方面,都远不如后世方便。

这但也说明,人类社会的改变是巨大的,没有这个时代打下的基石,后世的人们传承不到华夏璀璨的文化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数千年混混沌沌的话,也许到了现代社会,也会走上沉沦的道路,就像南面的某些国家一样。

所以尽快开化民智,给百姓指引出尽可能多的道路,是一代代作为华夏君主的义务,朝代定会更替,天子不能百岁,只有民族的意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袁熙静静坐着,在喧闹的声音中,因为明年不可预知的未来而躁动不安的心,渐渐静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有侍女找到袁熙,说甄宓屋里备了饭,让侍女请袁熙回去。

袁熙回了屋,甄宓倒是有些意外,笑道:“我让侍女出去看看,说院子里要是找不到夫君,便即回来,不用去各屋找。”

“妾本以为夫君去别的屋里了,却没想到夫君真的在外面散心。”

袁熙苦笑道:“你怕是看准了我最近身体不支,心有余悸吧。”

甄宓掩口笑道:“妾什么都没说。”

两人相对而坐,端起面前的木碗,吃着颇为简单的饭菜,但却有一种极为默契的温情在两人心头升起。

袁熙拌了拌麦饭上的大酱,随口道:“我那侄女有没有和你说什么?”

甄宓听了,却是脸上泛起了一丝苦笑,她放下碗,说道:“一开始这孩子不想说,但最后还是被我套了几句话出来。”

“但我也不知道猜的准不准,这事情很麻烦,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和夫君说。”

袁熙一怔,“你先说,我来做决定。”

甄宓叹了口气,“妾猜测,她喜欢的是个有妇之夫。”

袁熙皱了皱眉头,“她是怎么认识的?”

“两人之间私下有来往?”

甄宓摇了摇头,说道:“应该没有,是因为夫君官邸在前面,两边只隔着一道墙,怕是她和其他几个女子,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私下见过曾前来拜会夫君的掾属。”

“虽然妾猜的不一定对,但这孩子确实没怎么出过门,出去的时候也是妾和各位夫人陪着,也没有机会认识别人,应该是从哪个犄角缝隙里偷窥的。”

袁熙刚想说话,随即突然笑了一声,“你猜我这时候想的什么。”

“敢这么撺掇她的,八成是曹宪。”

甄宓听了忍俊不止,“曹宪现在都成了铁背锅的了。”

她稍稍收敛仪容,“不过妾觉得,那孩子是认真的,只怕主意不好改变。”

袁熙皱眉道:“但这就很不现实了。”

“她看上有妇之夫,但我也不可能让人家休妻,传出去后,这种事情太过分,只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甄宓点头道:“妾自然知道,所以也暗示她这件事只怕很麻烦。”

“但这孩子竟然说,做妾室也是可以的。”

袁熙听了,更加意外,“袁氏嫡女,怎么可能给别人做妾?”

甄宓苦笑道:“一般人家的妾确实不好,即使是夫君的妾,也是因为夫君封王的缘故,不然地位也是不高,最重要的是夫君对她们很尊重。”

“但别的家族,就不一定了,所以我最后也劝了她,说袁氏很难让她给别人做妾,让她好好想想,何况天下好儿郎那么多,不一定非要如此想不开。”

“那孩子虽然面上答应了,但妾觉得其心里很有主意,并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袁熙头疼,“这孩子看上去乖巧,没想到这么轴。”

“怕是她觉得在许都的经历不清白,所以想自降身份?”

“我觉得曹操虽然做事没有底线,还不至于在此事上做什么离谱的动作。”

“对了,她有没有说是谁?”

甄宓摇头道:“没有,这孩子口风很紧,妾也是旁敲侧击,废了好大力气才探出些苗头。”

袁熙摇头道:“真是怪了,这事暂且放放,我最近政务很慢,也没有多少精力,你多留心开导下她。”

甄宓应了,两人吃过了饭,稍作休息,袁熙便来到前面官邸,着人将诸葛亮等人召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6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