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生死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那边郭嘉被袁熙拉着,面上却是有几分不自在,“臣已经摆烂好多年了,难为陛下还记得。”

袁熙哈哈一笑,“先生可是我最早的班底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连孔明也是先生带起来的,没有先生,晋国也没有今日啊。”

郭嘉看着别人都离得很远,低声道:“陛下从元化那边知道我的身体情况了吧?”

袁熙拉着郭嘉的手骤然一紧,“元化先生真的觉得先生的病没法治了?”

“还有多少时间?”

郭嘉洒然道:“可能几个月,可能半年,反正也差不多了。”

袁熙低声道:“尊夫人知道吗?”

郭嘉摇头:“没必要告诉她,反正陛下赏赐不少,够她下半辈子活了。”

袁熙沉声道:“奉孝放心,郭奕一直陪着叡儿伴读,我不会让先生妻儿受苦的。”

郭嘉哈哈一笑,“臣自然信陛下,可惜就差一点,就能看到晋国统一天下了。”

“不过以晋国现在实力,光谋臣武将随便堆上去,也把魏国堆死了。”

“这些年晋国气象日新月异,我倒是有些后悔年轻太过荒唐,不然多活几年,能看到更多新奇的事情。”

袁熙叹道:“先生身体不好,那今日咱们就不喝酒了?”

郭嘉大笑起来,“喝,为什么不喝?”

“人生在世,做事不留遗憾,难道我为了多活几日,就禁酒到死吗?”

袁熙听了,也忍不住笑道:“好,今日我便陪先生一醉方休!”

那边杨修正在和诸葛亮说话,听到笑声两人齐齐转过头来,杨修出声道:“洧阳亭侯不愧是陛下最早的谋主,深得陛下信任啊。”

诸葛亮却是叹了口气,忍不住摇了摇头,杨修见状道:“怎么,洧阳亭侯身体有恙?”

“观星观的?”

诸葛亮忍不住叹道:“德祖还是那么擅长揣摩人心啊。”

“你在陛下身边,可比跟着曹操合适多了。”

杨修悻悻道:“你别害我,再贤明的君王,也不想手下猜透想法。”

“要不是知道你做人光明磊落,我现在就想辞官归隐了。”

诸葛亮被杨修的话逗笑了,“陛下什么性格,你比我清楚,不要自己吓自己。”

“倒是这几年德祖跟着陛下,内事上面功劳甚多啊。”

杨修摆手道:“别提了,我跟着陛下,就没睡过几个囫囵觉,早过几年,只怕身体就要撑不住了,也就孔明能够跟的上陛下的脚步。”

“你们这日夜操劳的强度,我可比不上,来来来,喝酒!”

那边甄宓正在和杨修夫人高氏说话,却见四人已经对饮起来,袁熙郭嘉对饮的更是一杯接一杯,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一旁的郭嘉夫人董氏小心道:“要不妾去劝劝?”

甄宓笑道:“无妨,陛下好久不喝酒了,也是看到奉孝先生,想起了往事吧。”

“当年妾嫁给陛下的时候,夫人和奉孝先生被陛下诈来冀州,一晃已经十几年了啊。”

董氏颇有感触,“是啊,不过当时皇后出嫁,明艳照人,名动冀州,如今更胜往昔呢。”

甄宓忍不住笑道:“在场的都是和陛下同辈之人,以后的路,同样都长着呢。”

然而这句话却是没有应验,酒宴过后一个多月,郭嘉在天气即将转暖的时候,却是受了风寒,一病不起,在御医赶来尝试救治后,终于还是宣告不治,就此病逝了。

袁熙亲自带领百官前往发丧,他亲眼看到郭嘉棺椁在邺城外的半山下葬,仪式完毕,才令众人各自散去。

他把诸葛亮葛亮叫上自己的马车,随着马车启动,他开口道:“人生寿数几何,实在是难以预估。”

“朕每每想到,将来不知道哪一天,朕也同样会步奉孝的后尘,意识消散于天地之间,就感觉被一种巨大的恐惧感笼罩着。”

“人越是活的长,越是会感觉到死亡的恐怖啊。”

诸葛亮想了想,出声道:“生老病死,乃是天地之间的规律,希望陛下能多少看开些,不要步秦皇汉武相信方士,妄练丹药的后尘。”

袁熙叹道:“朕知道,朕不会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

“不过朕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尽可能看到这些事情实现吧。”

诸葛亮沉声道:“臣会全力相助陛下的。”

袁熙点头道:“最近的抽水机,已经改良了几次,也差不多可以定下来了。”

“这几天看看效果,好的话,就抓紧做出来,装到第一批海船上去试验。”

诸葛亮出声道:“第一批海船和辎重装备,除了辎重以外,都做得差不多了,如今都在黄县的船场。”

袁熙道:“我过段时间,就要去蓟城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丞相了。”

诸葛亮想到袁熙奇竟然任命夏侯渊做了船长,忍不住苦笑道:“陛下奇思妙想,对那夏侯渊还真是信任啊。”

袁熙悠然道:“因为他还在乎夏侯氏一族的退路。”

“远洋航行需要有大将之才的人才能胜任,但危险性太大,堪称九死一生,我自己的部下,实在是舍不得让他们出海。”

“夏侯渊在战场上这种死局都能活下来,说明他运气好得很,也许真的能一次成功呢。”

“至于物资,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相比我要的东西,这些都不值一提。”

诸葛亮应了,却听袁熙出声道:“奉孝的去世,也让我明白,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你纳妾的事情,黄夫人那边,我已经让皇后说过了,她也很是支持,丞相就不要推辞了。”

诸葛亮无奈道:“纳妾也不是不行,但袁氏的宗族女子,臣却是担当不起,更何况还是公路公家的,陛下必然会遭到天下非议,还是让臣另寻身份平常的吧。”

袁熙叹道:“那孩子非你不嫁,我能怎么办?”

“不过丞相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让郭嘉夫人认她为义女,到时候改个姓就行了。”

诸葛亮目瞪口呆,这样也可以?

袁熙一脸光棍,“我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人家可是等了你五六年,我也是没见过这么轴的。”

诸葛亮见推辞不过,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

袁熙看向窗外的天空,有感而发道:“孔明啊,人生在世,有时候停下来看看风景,也未尝不是一种长寿之道。”

“这个天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人改造自然的过程,芷是这天地间最伟大的奇迹啊。”

朝霞的曦光照在铜雀台上,天空飞过几只春燕,清脆的叫声混合着翅膀的扑棱声传入屋中,榻上的袁熙缓缓睁开眼睛,只觉得头痛欲裂,便呻吟了一声。

一旁甄宓正坐在窗前的书案前,在袁叡的功课上批改着,听到背后响动,回头一看,便忙站起身来扶袁熙坐起,说道:“陛下醒了?”

袁熙只觉口干舌燥,出声道:“有水吗?”

甄宓忙倒了一茶碗旁边铜炉里温好的水递过来,袁熙接过来喝了一口,才稍稍清醒了些,他回忆昨晚的情景,才叹道:“我又喝醉了?”

甄宓点头道:“陛下昨晚回来就喝闷酒,这一个月已经喝醉两次了。”

袁熙说道:“前次是见了奉孝欢喜,昨晚是因为他去世伤感。”

“他还不到四十啊。”

“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喝醉酒了。”

甄宓默默坐在一旁,出声道:“吴夫人她.”

袁熙看向窗外,一只燕子正叼着稻草在屋檐下筑巢,“随着年岁增大,见过的生离死别多了,但有时候还是无法看开。”

“也难怪,只要是人,哪有不怕死的。”

“我甚至觉得这些年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已经是上天的眷顾的奇迹了。”

甄宓心中一紧,她出声道:“陛下每次出征,妾身”

“我知道,”袁熙将甄宓轻轻拉到怀里,“以后应该没有那么危险的事了。”

“如今的天下几乎已经平定,再不需要我亲身犯险了。”

“过段时间我去蓟城,也只是重新安排蓟城的布局任命,毕竟邺城不是我们久居之地,将来晋国一统,都城还是要放在蓟城的。”

“只有北地安定,中原才能保证真正的安定,三年,三年左右,我估计就能在蓟城重新订立新的年号,把你们接过去了。”

“这段时间你便安心教养叡儿好了。”

甄宓轻声道:“妾会一直等着陛下的。”

她突然想起一事,“昨天陛下为奉孝先生发丧,蓟城那边来了一封表书,是吕夫人的。”

袁熙喝着水,“她要做什么?”

甄宓把表书递了过来,袁熙单手接过,手一抖展开,细看上面的字,先是把眉头皱了起来,随即又舒展开,“她倒是从始至终想的很明白。”

表书里面,吕玲绮要给自己的孩子改吕姓,在并州五原讨块封地,等于是放弃了袁氏的继续权。

甄宓叹道:“吕夫人牺牲不小,其实她本不必如此,妾何尝在意过?”

袁熙道:“不,有可能是明哲保身,也有可能是提前远离未知的争斗,平安过一生,未必是坏事。”

“反而你是你避不开的,永远要面对潮流和旋涡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4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