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诚意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崔钧进了营帐,和诸葛亮相对就座,说了魏国提出的谈和条件,他本以为诸葛亮会断然拒绝,因为魏国的条件毫无诚意,除了交出前汉天子刘协外,其他几个条件几乎都是无法兑现的。

却没想到诸葛亮说道:“交出前汉天子这件事情,确实算是一件,但这还不够。”

“如果能答应这边三个小小的条件,也不是不可以谈。”

崔钧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这次会无功而返,但看诸葛亮口气,竟然是可以谈条件的,对方难道对许都一点都不在乎吗?

他不由道:“什么条件?”

诸葛亮出声道:“第一个,辛佐治这次也下狱了吧?”

崔钧一惊,“你们连这个都知道?”

辛佐治就是辛毗,其投靠曹操后,颇受重用,曾带着司马懿参加了巢湖之战,之后全身而退,颇受曹操赞赏。

之后其没有参加邺城之战,而是在许都协助陈群负责许都防务,之后曹操归来病死,辛毗虽然没有挤入核心圈子,但也是颍川派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曹操死后,曹丕却对辛毗貌似颇为厌恶,不仅没有重用,反而将其边缘化了。

恰逢禅让大典捅了大篓子,魏国从上到下都搞得灰头土脸,曹丕怀疑有人蛊惑刘协,于是大肆搜检内奸。

这种形势下,曹魏众官怀着种种目的互相告发,董昭刘和等人相继下狱,虽未定罪,但也是难以脱身,不久之后,更有人告发辛毗身在曹营心在晋,身为袁氏旧臣,有私通晋国之举。

曹魏官员这些年人事往来众多,真查起来谁的屁股也不干净,辛毗倒霉在背景不干净,校事府一番调查之下,还真发现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证据,在报请曹丕后,便暂时将辛毗收押起来。

辛毗之事,其实并不算非常重要的情报,如今崔钧听到诸葛亮说起这事,说明对方对许都了解得不是一般详细,自然是异常惊讶。

诸葛亮道:“大王的条件是,将辛毗交出来。”

崔钧脱口而出道:“他还真是你们的人?”

诸葛亮微笑着轻摇羽扇,“谁知道呢,也许大王和其有仇,想要亲手处罚他呢。”

崔钧苦笑,诸葛亮是友人的时候,他还不觉得如何,如今其坐在对面谈判,满满的压力便是扑面而来,因为自己分不清诸葛亮说话的用意,自然也就难以在谈判中取得有利局面。

就像辛毗这件事情,诸葛亮根本没有透露出目的,魏国也就无法探知辛毗身份,若辛毗真是内奸,答应了条件了便会被救走,但若不是的话也很麻烦,这等于将曹魏重要人物交到了经过手中,猜错的话,无论那种后果都很麻烦。

他只得道:“第二个呢?”

诸葛亮施施然道:“魏国接受晋国册封,同时称臣,主公承诺魏国保有一州之地,如此两边止息干戈,再不生战。”

崔钧皱眉道:“孔明啊,这种条件,陛下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你们也太没有诚意了。”

诸葛亮挥动羽扇,指向邺城方向,“州平,正是因为有诚意,主公才给了魏国这么一条退路。”

“主公这些年对治下百姓如何,州平应该也有所耳闻,他也是不想兵士百姓枉死,才做出种让步,不然以晋国实力,难道灭不掉魏国?”

“州平应该看的清楚,魏国现在到底是什么处境,你们真的以为将来有一天能扳回局面,打败晋国吗?”

崔钧咬牙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换做前几年,谁能想到先帝也会败于凶虎之手?”

诸葛亮叹道:“既然你这么想,那确实不好谈了,不过也是,大好局面到如今地步,换做我也是不甘心,肯定会坚持到最后一刻,看是否有转圜的机会吧、”

“不过这样一来,遭难的还是百姓,若魏国就这样抵抗下去,只怕生灵涂炭,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

崔钧无言,过了一会才说道:“虽然我觉得大王不会答应,但这话我还是会带到。”

“第三条呢?”

诸葛亮回道:“魏国不能保有超过五千人的军队,现任魏王要退位。”

崔钧听了,顿时气笑了,“第一个条件说出来,我还觉得有的谈,第二个就不说了,第三个你这不是让大王束手就擒吗?”

“你们既然毫无谈判的诚意,那又何必让我过来?”

诸葛亮说道:“州平,你现在应该看得到,两边的实力并不均等,现在不是晋国求魏国,而是相反啊。”

“你猜猜这个时候,夏侯尚马超他们,真的能守得住雒阳吗?”

“要是晋国从河东打到内,抄了三辅地区后路,断了许都到凉州的通道,你们还真的敢放心呆在许都嘛?”

崔钧脸色一变,“难道你们主攻的方向是雒阳?

“我明白了,怪不得这晋国出兵数目多,也没有带多少攻城器械,原来你们是佯攻许都,实打雒阳!”

诸葛亮摇扇微笑不语,袁熙和他这次与其说是攻城,不如说是攻心。

强攻许都得不偿失,所以晋国这一些系列的计谋虚虚实实,都是攻破对方心防为主,主打一个让魏国摸不着头脑,从而自乱阵脚。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诸葛亮此举就是通过伐交进而伐谋,之所以能这么做,也是晋国先前的一场场胜利,给自身积累了足够的大势,才能将魏国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崔钧思虑再三,终于是咬牙起身道:“好,我这就回禀大王。”

他也知道自己只是个传话人,两边是否谈成,最终要看两边主公的意思,虽然晋国条件很是苛刻,但魏国那边的条件也没有诚意,两边半斤八斤,只是处于互相试探的谈判初期而已。

诸葛亮送崔钧出了营帐,说道:“州平,水镜先生已经去世,待在魏国又有什么前途?”

“不若找个机会过来,说服广元公威他们一起来晋国为官,岂不是好?”

崔钧苦笑道:“这话我会带给他们两个,但我自己是不行了,因为祖上关系,我脱不开身啊。”

诸葛亮默然,崔钧的父亲就是太尉崔烈,最初是冀州名士,颇受天下人推崇,但后来名声却不怎么好,因为他最初的三公司徒位,是花了五百万钱买来的,也因此被天下人耻笑。

连崔钧都看不起父亲崔烈,崔钧曾当面讽刺崔烈买官的行为,气的崔烈追打崔钧,同时骂道:“死兵卒!父亲打就跑,这是孝子吗?!

崔钧一边跑,一边说出了让天下人为之称颂的话,“舜对待他的父亲,小杖则挨,大杖则跑,不陷父亲于不义!”自此之后,崔钧名声超过了父亲。

但之后董卓之乱时,崔烈却能站出来叱责董卓,同时崔钧在并州依附袁绍的关东联军讨董,崔烈因此下狱,差点董卓杀死,名声有所好转。

董卓被杀后,崔烈出狱,任城门校尉,掌管长安四门,之后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崔烈守城战死,算是多少洗刷了买官的污名。

崔烈本就出身于冀州,和崔琰那一支还多少有些亲戚关系,按道理无论从崔钧还是崔烈的经历背景来说,崔钧都应该更倾向于投靠袁氏,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出言邀请的原因,但崔钧如今却为曹氏效力,不得不说里面肯定是有不少苦衷。

诸葛亮送崔钧上了马车,说道:“州平,此去一别,魏国定然不会让你再来,切切保重身体为上,以待来日有相见之时。”

崔钧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对着诸葛亮拱手相拜,便让马车去了。

诸葛亮拱手相送,直到马车消失,这才长叹一声,回去向袁熙复命。

袁熙听诸葛亮说了两人交谈的内容,出声道:“崔钧怕是也舍不得家人。”

“他因为反董牵连了其父身亡,必然心有愧疚,如今家人怕是都在魏地,他无法带着家人全身而退,也只能迎合头皮坚持下去了。”

“他这种心理我很能理解,当年本初公……阿父在世的时候,我也很后悔没有多和他多说说话,及至他垂危之时,已经是后悔莫及了。”

诸葛亮默然,知道袁熙也是心有愧疚的,他要是称帝的话,迟早要重新归宗袁绍这一支,但这样一来,便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

对此他不得不开口提醒道:“那魏王曹丕,听说接收了曹操的姬妾,其中有位刘夫人,经多方查证,很有可能是邺城之战失踪的本初公夫人。”

“主公想如何处置?”

袁熙反问道:“丞相以为我如何处置?”

诸葛亮苦笑道:“亮本以为主公先前提出的条件中,会附带有交还刘夫人这个条件,但既然是没有,亮大概也是猜到了主公心思。”

袁熙叹道:“我本来就不是个孝顺的人,更兼气量狭小,丞相怕是也觉得我做的不合适吧。”

“我对付孙权的手段,如今反过来被曹丕对付,不得不说是非常讽刺了。”

“但我也不会改变主意,我生母在世时,刘夫人对他并不好,孝道以生母为先,别的都要往后稍稍。”

诸葛亮也不得不承认袁熙说的没错,汉朝因为几位皇帝开的先例,还真是以生母为重的,他出声道:“既然主公之意已决,亮也不多置喙了。”

袁熙道:“丞相觉得,我们的条件魏国会答应吗?”

诸葛亮道:“别的不说,交还前汉天子这事,魏国肯定会迫不及待要做的,毕竟他们想的,是借此挑拨我们和汉南国内斗。”

不出诸葛亮所料,第二天便有消息传来,魏国根本没有答应条件,却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将病重的刘协送出城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3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