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八十九章 按部就班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不知过了多久,冯氏从混混沌沌中稍微恢复了些许清醒,她睁开眼睛,趴在床上喘息不已,修长白皙的后颈上的几丝秀发,都已经被汗水打湿。

她想勉强支起身子,但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只得勉强翻身,仰面朝上,胸前的美好曲线不住起伏颤动,构成了一幅极为动人的场景。

她咬着嘴唇,神色复杂地看了身边的袁熙一眼,轻声道:“使君这底线很是耐人寻味呢。”

袁熙面色尴尬,厚颜无耻道:“我最大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他心道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定力,在冯氏的容貌和身份的双重加成下,自己那些道貌岸然的话,如同响亮的耳光抽在自己脸上,像极了方才啪啪作响的节奏。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信息传递极不发达,娱乐极为落后的时代,没有了后世那些娱乐手段,和赏心悦目的女子交流,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缓解紧张的方式了。

他将冯氏往怀里拉了拉,出声道:“毕竟我也不是什么好人。”

“不,”冯氏喃喃道:“若使君不是好人,那天下也没有好人了。”

袁熙心道这个时代的女子还真是容易满足啊,换到后世,这时候怕是在谈八十八万八的彩礼了吧?

幽州辽东。

田豫站在海船上,指挥沿着海岸线来来往往的船队。

这小半年来,他将袁熙交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不少,从辽西的杨乐开始,沿着海岸线,到辽东半岛的东青,再到乐浪郡和带方郡,他在沿途的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城镇,建立了几十个简陋港口,用作对朝鲜半岛的贸易路线。

总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幽州有很多货物,是相对落后的朝鲜半岛部落民急需的,从水车水箱,到铁制品,甚至淘汰下来的废旧工具,半岛部落都愿意花大价钱收购。

当然,其出产的多是皮毛山参,间杂以少量的金银,还有几样幽州需要的东西。

一是弓箭材料,因为地方苦寒的原因,朝鲜出产的弓箭品质很好,同时还大量出产做弓所需要的水牛角和牛筋。

二是战马,其有一特有的品种果下马,虽然很矮,但耐力不错,相对吃的草料也不多,上阵打仗确实不行,但用在运输等方面效果颇佳。

幽州不是不产马,相反大批地方都适合产马,而且越是生产力低下的地区,畜牧业就越划算,毕竟有草场就行。

但对于大力发展农耕的袁熙来,大规模养马就显得他的谋划格格不入,相同的土地用来耕作和种植经济作物,显然收益更高,畜牧业过度发展就显得有些鸡肋,但马匹又不可或缺。

所以袁熙定下的路线,便是保证基本的马匹产出之外,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制造业,尤其是完善工艺制造的产品,用商路来和朝鲜半岛交换原材料和马匹。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极大调动起了工匠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改良了很多即将突破的农具水利产品,而这也是朝鲜半岛部落急需的,像水车和铁犁,在那边就相当受欢迎。

更重要的是,朝鲜半岛那边还产硫磺。

其某些地区如西海广梁湾淤泥富含硫磺,而且此世硫磺作用并不为人所知,从中提取硫磺也颇为麻烦,所以并没有引起注意,但田豫派出的人探听到此事后,想办法带了样品回来,并想方设法提取了一些出来。

虽然做火药不是很纯,但华佗研究过其有杀菌灭虫的作用,适合内服外用,对于疫病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

总体来说,打通辽东沿海的贸易,让袁熙获利颇丰,但也不是没有波折,因为中间最重要的中转港口,是借用了公孙家族的东青港口。

虽然公孙家族尚没有明显使绊子,但显然对两边交易的货物很感兴趣,派出了不少奸细打探消息,田豫作为一直掌管检事府的话事人,自然对这些手段轻车熟路,都一一轻松化解。

但他知道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公孙家族所谋不小,将辽东乃至朝鲜半岛视作其禁脔,幽州想要继续拓张势力,迟早会和其发生冲突。

不过当下情况尚好,因为公孙度正在对高句丽用兵。

不同于半岛沿岸那些部落民,高句丽从公元前三十七年的西汉时期开始,就已经真正建立起政权了。

到了公元3年,高句丽将都城迁到了国内城,到了东汉,随着汉庭虚弱,高句丽表现出了极强的扩张性,开始大肆兼并周围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其不可避免的和公孙度家族产生了冲突。

后世便是辽东郡被公孙度控制后,高句丽主动与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

直到正始五年(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但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撤离了朝鲜半岛。

仅过了七十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并于用嘉五年(311年)趁中原混乱的机会,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了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然后于永嘉七年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于建兴二年(314年)侵带方郡取得了对朝鲜半岛北方的统治,成为了后世五胡乱华中的其中一支。

高句丽有了这段奴役汉民的经历,给了他们自信,所以他们表面上表现得恭敬,但心里一直有着叛乱反复的心思,是个极大的隐患。

袁熙自然知道这段历史,他来信告诫田豫暂时不要和高句丽发生冲突,因为这种反复无常的民族,只要一波打不死,之后其便会卷土重来,遗祸后人,所以袁熙要先扫平宇内,再集中精力犁庭扫穴,彻底铲除这颗毒瘤。

不过也不是全无好消息,乌桓单于在得知了袁熙这一年多来的战绩后,明显是有些慌了,当下派遣使节前来和谈,留守蓟城的沮授按照袁熙的想法,借机开展了对辽西郡几十万乌桓部族的针对性政举措。

一是让其乌桓部族的嫡子们来蓟城求学,教授下定的课目,等五年期满,愿意回家的便放其回去,这个时间足以潜移默化改造大部分人的想法,让其能够在之后的决策中偏向幽州乃至华夏。

二是让乌桓部族中的青年男女来幽州定居屯田,促进胡汉交流通婚,通过这种方式,探需边地胡汉融合的道路。

这两样都是水磨功夫,不是一两年就能见成效的,不过袁熙这几年重心是争夺中原,倒是等得起。

但对于田豫来说,港口建到朝鲜半岛终端,便要开始和百济马韩打交道了,这里面的关节也是很麻烦。

当初的设想,是友好开辟商路,最终目的是能从朝鲜半岛南部找到合适的港口,建立和倭奴国的海上航线,从而开展贸易。

但如今看是困难重重,百济马韩都是无利不起早,加上汉廷衰微,让其胆子越发大了,几次派来的使节也是傲慢无比,把田豫气得不轻。

他心中发狠,老子有生之年,怎么也要想方设法端了你们老窝!

不过短时期看来,从朝鲜半岛去倭奴国的想法是落空了,田豫看着地图,心道还是青州最为合适啊。

青州半岛有数个大港,去倭奴国的路线从秦朝便有记载,到了春秋时期,青州和朝鲜半岛乃至倭奴国交流就十分频繁了。

如今海船技术屡经改善,已经不像几百年前风险那么大了,只要能在青州落脚,按照袁熙画出的地图距离,到倭奴国的最近海上距离,也不过六七百里,属于相当可以接受的距离。

先前田豫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很久都不会实现,但先前袁熙的一封密信,却让他激动起来。

而且信中袁熙让田豫派部属主持商路,让田豫本人赶回蓟城,配合沮授征兵调粮,并让阎柔为副将,先行在渔阳漂榆邑港口附近待命。

田豫心中激动,这不用猜也能明白,幽州又要动兵了!

他也不是没有私心的,这几年袁熙每逢大战必然带上田豫,一是给其建立个人威望,二是给田豫积累军功,田豫私下算过,如果在攻打青州时取得功劳,自己差不多也能封侯了!

这可是绝大部分武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了,田豫怎么想不到,自己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此时他突然想起了在易京之战中战殁的田楷,不禁心中一阵黯然。

但他迷惘的目光,很快便重新恢复坚定之色,他要想将田楷没看到的路走下去,看看在袁熙治下,这天下乃至天下的人,能走到何等地步。

与紧锣密鼓动员的幽州相比,徐州就安静的多,无论是臧霸臧洪在东海郡僵持,还是广陵和江东的隔江对峙,都显得异常平静。

陈登最近也是压力颇大,大到一度想再吃生鱼脍的地步,但想到华佗的警告,他还是忍了下来,毕竟谁都想多活几年。

他心里哀叹,徐州这种四战之地,袁熙却也不放些有名大将防守,真当自己是韩信萧何在世啊?

陈登现在心很慌,谁都知道下一个即将开战的地方,很可能便是徐州,偏偏袁熙还端坐在寿春,一点都没有帮助自己的意思,所以陈登只能苦着脸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人。

这一年来,他也顾不得任人唯亲了,有用的统统都被他拉来为官,同时各处寻访有才干的人。

广陵没有找到几个,却在会稽郡有了惊喜,他派出的探子遇到了两个穷困潦倒的人,而这两人竟都在袁熙名册上。

此时那两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在一番忽悠下加上支付安家费用,加上会稽确实局势不稳,两人便举家返回广陵,前来拜访陈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76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