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四十五章 咎由自取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袁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清河国,他望着漫山遍野的自家溃军,感觉就像一座被火烧了的深山里,野猪野兔在漫山遍野乱窜一样,顿时眼前一黑。

后军发生了什么?

他抓住几个溃兵盘问,才了解了事情经过。

先前袁谭后军不知道从那里得来的消息,说前军已经全灭,袁谭战死,这谣言很快便在军营中流传起来,军士们人心惶惶,不少人都起了逃跑的心思,虽然袁谭军将领竭力阻止谣言,但某天晚上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炸营。

兵士们纷纷四散逃窜,袁谭军将领连忙带人阻止,虽然杀了一批人,但还是有很多人趁乱逃出了军营,等天一亮,袁谭军将领见兵士更加乱了,知道崩溃在即,连忙一起来找后军主帅彭安。

彭安忙了一夜,也是心力交瘁,他出声道:“暂缓前进,派人去搜寻逃兵,告诉他们只要回来,便既往不咎。”

将领们听了,纷纷领命而出,花了一天多时间,将大部分逃兵都追了回来,暂时稳定了军心。

彭安见了,心下稍安,他已经耽误了不少行军时间,所以打算明日一早,便火速行军,但随后传来的消息,让他大惊失色。

最后面负责押送粮草辎重队伍,已经被敌人追上了,正在攻击夺取粮草!

辎重队伍并不是一路,而是从清河国各个大城出发的好几路,然而这几路都传出了敌情,后来证实袁熙和曹操都不约而同动手了!

彭安第一反应便是,凶虎不会和曹操联手了吧?

他此时连散播谣言的凶手还没追查到,正头痛如何向袁谭交代,自然也没有得知袁谭前军发生的真实情况,所以在他的眼中,曹操还没有和袁谭撕破脸,所以一时间对曹军的动手无所适从。

彭安只得派人去魏郡向袁谭请示,结果探子不出两天就回来了,带回的消息让彭安呆若木鸡。

曹军还真的动手了,在邺城水淹了袁谭军!

他当即命令全军向西急进,后面的粮草辎重队伍也顾不得了,他现在最紧要的任务,便是尽快接应袁谭,并将发生的事情进行告知。

结果谣言再起,这次彻底炸营,彭安也回天乏术了。

此时紧紧跟在袁谭粮草队伍后面的袁熙,也是一路追击而来,他一边四处派出探子,防备不知道在哪里的曹操军偷袭,一边在保证中军战力的情况下,派出各将领兵,去俘虏收编袁谭残军。

随着消息的明朗,袁熙得知知南边二百余里处,曹军也在一边行军,一边做着和自己一样的事情。

他对诸葛亮叹道:“曹军应该是尚未得知邺城水攻成功与否之前,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也算是冒了不少风险,要是水攻不成功,其可能会面对袁谭军的全力反扑。”

诸葛亮点头道:“曹操确实行险,但这次用计,其把握还是很大的。”

“一方面袁谭在邺城诱惑之下,暴露了其叛离曹操的意图,另一方面又急着行军,不仅暴露了行军意图,也让自己的大军首尾不能相顾。”

“这犯了兵家大忌,谁也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包括我们,只能说袁谭利欲熏心之下,自己将自己送上了死路,和当日的袁术一样。”

“这个教训主公一定要谨记,免得重蹈覆辙。”

袁熙叹道:“军士所说极是,曹操此人实在是难对付,稍有不慎,便会在其手里吃個大亏。”

“我们知道袁谭的破绽,反过来利用曹军的水攻计策让中计,也不知道曹操有没有算到我们的的想法。”

诸葛亮略一思忖,“我感觉可能性不大。”

“他应该只是单纯觉得袁谭不好控制,才做出的这种决断。”

“曹操本就多疑,尤其对于外人更是如此,何况袁谭连家族和先父都能背叛,谁知道会不会突然背离自己?”

“更何况袁谭兵力不少,这种隐患自然是越早消除越好,其五万兵曹操即使能收编一半,也是大赚了。”

“不过我们反过来利用曹操多疑,先前散布的谣言,多少起了些作用,如今便是大家各凭本事,看谁能更快收编袁谭溃兵了。”

袁熙点了点头,谋略很多都是战场下面的功夫,情报战便是其中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刺探敌情,散步谣言,离间关系等。

曹操那边得到的谣言,便是袁熙散布的袁谭将要重归袁氏,一同对付曹操,和袁熙袁尚平分天下的谣言。

这计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以大部分人的视角来看,这种选择可比做曹操手下强的多了,于是越发传得有鼻子有眼,很快便让曹操得知了。

之所以传得这么可信,还在于传播的主体是太平道。

杨凤已经从黑山潜入了冀州,策动忠于她的太平道众传播谣言,当然太平道中也有曹操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杨凤行事,反而让谣言能更快传到曹操耳中,属于是反向利用这个渠道了。

曹操应该明知这是个谣言,但他却不敢冒险,尤其是这个谣言过些时日传到袁谭耳中,说不定真会影响其决断!

因为站在袁谭的角度,若是他得知了曹操知道了关于自己的谣言,为了自保,最佳的选择便是叛离曹操!

也许他已经知道了,所以才急着赶往邺城,于是曹操果断先下手为强,把本来用在对付邺城守军的二次水攻计策,用到了袁谭身上。

袁熙和诸葛亮这次这已经不是阴谋,而是算计人心的阳谋,曹操即使知道可能是袁熙在捣鬼,也只能顺势而为,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好处,而不是冒着一败涂地的风险让袁氏三子联手。

其中的心思波折,是先前郭嘉诸葛亮等人一点点分析出来的,袁熙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人心的观察入微,所以他才给袁尚发出密信,让其配合行事,将袁谭引诱到邺城之下。

可以说,袁谭是被所有人联手坑死的,毕竟他这种背离袁绍的行为,已经让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他,于是他便只能一步步走入死地。

包括袁谭后军之中传播的袁谭大败的谣言,也是通过了太平道军士的渠道,但其中有袁熙的人,也有曹操的人,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袁熙在感叹情报战影响如此之大的同时,也庆幸得到了杨凤相助,才能和曹操分庭抗礼,不然在太平道这个层面的情报战中,自己面对曹操时只有被碾压的份。

他这时候才猛然间发现,己方在战场谋略上的综合水平,已经渐渐能够反制曹操,而不是先前那样被牵着鼻子走了!

他很期待假以时日,等诸葛亮陆逊等人成长起来后,具备了自己准备的后世全面得多的条件后,他们会走到什么地步。

他开口道:“孔明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诸葛亮思索一会,出声道:“主公说的是邺城吧?”

“恕亮之言,邺城已经完全被水淹没,没有水军很难相救。”

“但偏偏漳河可以接近邺城,黄河却不行,主公的水军实拍不上用场的。”

“这点上,曹操已经占了先机,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想法让邺城守住,一方面万一事不可为,便寻求后路让其尽可能撤走。”

“在这之前,我们不宜孤军深入,毕竟后方青州未平,曹操比我们更加熟悉清河国地形,万一冒进,很可能中了对方计策。”

“何况在这之前,袁谭只怕和曹操之间,还有事情发生,到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一下。”

袁熙目光一闪,“军师是说…….”他随即叹道:“这还真有可能,只怕这样做,才符合他的性格吧。”

他叹道:“只是可惜了。”

“本来他要不是叛离袁氏,何至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诸葛亮沉声道:“所以最后靠得住的,也只有自己。”

“毕竟主公的理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并理解的。”

袁熙笑道:“但军师能,不是吗?”

诸葛亮一怔,随即笑了起来,他轻摇羽扇,“主公还真是个矛盾的人呢。”

袁谭和彭安会合,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了。

当他听彭安讲完后军发生的事情后,不由全身发冷,忍不住咳嗽了几声,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良久之后,他才失魂落魄道:“这便是我背叛阿父的报应吗?”

他突然暴怒起来,“我没有错!”

“阿父要不是如此偏心,将冀州交给袁尚,曹操怎么可能会…….”

他声音戛然而至,最先投靠曹操的,不是自己吗?

五石散的事情,袁尚和自己后来其实都猜出来了大半,但袁尚坚守邺城,自己却因为家主之位背叛了阿父,当时自己内心想的,不是阿父既死,不如去捞取更实在的好处吗?

走到今天这一步,自己能怪得了谁呢?

他望着帐下默然不语的掾属们,发现众人皆是死气沉沉,知道是失去了心气,只怕经此一败,很难抬起头来了!

现在围着自己的三方,自己已经没有势力对抗任何一方,想要保命,也只能找人联手,说是联手,也不过是向人低头罢了。

他现在聚拢的残兵败将,也不过万余人,已经无法和任何一方对抗,想要活下去,只能选择某一方投靠。

曹操?袁尚?亦或袁熙?

他苦笑起来,首先袁尚是绝不可能的,其次袁熙其实比袁尚还记仇,自己这个庶子弟弟,自己先前从未将其放在眼里,但将自己逼到这份上的,袁熙其实起了很大作用吧?

众人正沉默间,有兵士进来,说曹操的回信到了。

袁谭让羊衜把信读完,众人脸上表情都极为精彩,因为这封信写的太不要脸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4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