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前四百六十四章 愿望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次日一早,袁熙带着大乔,去探望在寿春养病的黄忠。

原先黄忠和魏延一路,跟着赵云一直在攻打曹军,但前岁的时候,却是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医士诊治过后,说黄忠本来年事已高,本应该养生延寿,但这几年却是一直活跃在前线,战事辛劳,所以损了根本,怕是不好治愈了。

黄忠听了,却是不以为意,觉得他一生为将,前半生大部分时间都虚度过去,直到中年之后才得遇袁熙,就此才能扬名天下,如今让他退出,如何还能够甘心?

但经历了又一次战事后,他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就此垮了,连着卧床三个月都没好,赵云见不是办法,便奏请袁熙,将黄忠送往后方养病。

彼时袁熙还在蓟城,听到消息后,考虑到当世华佗张仲景等人皆是出身江淮,以寿春为中心的地区,也是晋国医术水平最高的地方,便着人将黄忠送往寿春。

黄忠在寿春陆陆续续养了一年多身体,虽然有所起色,但身体状况,却是不适合上阵了,今日他听闻袁熙过来探望,连忙拄着拐杖出来迎接。

袁熙下了马车,见白发苍苍的黄忠披着衣褂,在寒风中矗立着,有如一棵老松,连忙上前几步,把住黄忠臂膀,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道:“天气寒凉,老将军千万保重身体啊。”

黄忠笑道:“末将两年多没见陛下了,甚是想念,今日见陛下亲至,实在是心里高兴啊。”

袁熙看黄忠整个人都苍老了不少,尤其是胳膊相比之前瘦了两圈,心下更是难受,出声道:“朕实在是不该让老将军如此奔波,以至于累垮了身体,是朕之过啊。”

此时两人走到屋里,黄忠坚持让袁熙先坐下,自己才转到下方座位,慢慢撑着桌案让身体跪坐端正,这才出声道:“忠本来在江夏蹉跎,都以为自己就此终老了,却幸得遇陛下赏识,这才战阵显功,一展所长,若无陛下,便无今日之黄忠啊。”

“身为武人,不怕战死沙场,就怕无功而终,今得重用,建功立业,忠感激还来不及,陛下何过之有?”

袁熙叹息不语,他从黄忠面相上看,应该是寿数不多了,这比后世要足足早了七八年,只能说晋魏这些年争战的激烈程度,是要远高于后世的蜀魏之争的。

黄忠投靠自己不到十年,大大小小的不下数十场战斗,这种密集的高强度作战,霍去病尚且英年早逝,更不用说早就步入暮年的黄忠了。

他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迈向天下帝王的路上,又有多少将领葬身呢?

他看向身边的大乔,大乔连忙手捧诏书印绶上前,将其端到黄忠面前,袁熙出声道:“老将军这些年为大晋奋勇争先,战功赫赫,当封后将军,关内侯。”

“常例要到蓟城受封,但路途遥远,多有不便,所以朕便亲自将诏书封赏带来了。”

黄忠端正颜色,双手郑重接过,对袁熙拜道:“末将得遇陛下,乃忠平生最大之幸事,此生无憾矣。”

袁熙见黄忠露出衣袖的双手已是瘦骨嶙峋,心中愈发不好受,上次他在军中看到黄忠,对方还能拉三石硬弓,手臂粗壮,远甚一般兵士,没想到大病一场,竟是衰老的如此之快。

他起身扶起黄忠,沉声道:“得遇老将军,也是朕平生之幸也。”

数日之后,在袁熙即将动身前往南昌的时候,却是传来了黄忠病逝的消息,他听到后,便带着大乔步练师坐上马车,赶去黄忠府邸,亲自为其发丧。

车上他心情沉重,对大乔道:“是我害死了他啊。”

“要不是给他封侯赐赏,说不定他还有重回战场的信念支撑,我却是直接打消了他的念想,所以他才觉得,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吧。”

大乔轻声道:“这怪不得陛下,黄老将军单纯就是寿数到了。”

“军旅征战,极为折寿,老将军能够驰骋沙场如此,已经比世上绝大部分武将强太多了。”

“其实陛下应该知道,看多了这种事情,晋国上下包括皇后和妾身等人,心里是最不希望陛下过于频繁亲征的。”

“于公陛下之身,系于万民,于私陛下平安,牵动后宫,妾等每次听到陛下去了战场,心里不知道有多担心。”

“这次汉南要是再起战事,妾更会日夜操劳,恨不得和步夫人一起随陛下前去。”

袁熙叹道:“我也知道让你们担心了。”

“但袁谦刚刚封王,寿春局势未稳,还需要你坐镇大局些时日,等我从南昌回来。”

见大乔面露忧色,袁熙安慰道:“汉南那边打起来的几率很低,你且放宽心好了。”

安葬了黄忠之后,袁熙便即起身,带着船队南下南昌,彼时天气已经完全入冬,天下时不时飘散着雪花,寒冷的北风将船帆吹得鼓鼓囊囊,推动船只在寒冷的江水中劈波斩浪,一路南行。

船舱之内虽然点了炭炉,但还是挡不住冷风从缝隙渗透进来,步练师拿了些麻布线头去堵缝隙,但是堵了这边堵那边,总有些塞不紧的地方,让她颇为泄气。

她郁闷道:“前些年跟着陛下的时候,这艘船还很新,但这几年船一直放着,这门窗都有些变形了,根本挡不住啊。”

“陛下没让工部修缮吗?”

袁熙笑道:“这几年我冬天没有出巡过,虽然有官员建议过,但为了省钱我也没拨款。”

“这次我也是听到汉南国有异动,才临时起意南下,将就能用就行,重新整修又是一大笔钱,徒增浪费而已。”

步练师终于是将最后一条缝隙塞上了布头,这才满意地拍了拍手,说道:“撑几天没问题,足够到南昌了。”

“来信说关将军前日已经到了,正在等陛下行程。”

“妾是没有想到,汉南国竟然派如此重要人物过来,是不是准备和谈了?”

袁熙拿着汉南国送来的书信,反复看了几遍,出声道:“应该不会。”

“谁都可以和谈,但偏偏关羽的性格不会。”

“所以这一次,汉南国还是想要拖时间。”

步练师不解道:“拖时间有什么用?”

“难不成之后汉南国还能吞并魏国,和晋国平起平坐不成?”

袁熙笑道:“他们那边,这么想的人还真不少。”

“对了,他们现在叫季汉,不叫汉南了。”

步练师道::听说陛下帮了关将军很多忙,他会不会口风有所松动?

袁熙摇头道:“刘禅称帝,要封皇后,想要迎娶的便是关羽的女儿。”

“所以关羽现在的立场,是绝对不会站在晋国这边的。”

步练师听了,出声道:“那张氏女郎,岂不是就有机会了?”

“我看大乔夫人的儿子,就很相配。”

袁熙忍不住笑出声来,“两边岁数差的有些多了,要是年龄合适,还不如羊衜的女儿。”

步练师好奇道:“陛下说的,是娶了蔡夫人妹妹的那位?”

袁熙点头,心道去岁蔡贞姬生下一女,算算应该便是羊徽瑜了,这个时代,司马家是没戏了,还不如留给自己孩子。

他突然想到司马懿,对方在汉中守了两年,看似是无所事事,也没有主动出击,连前番夷陵之战都没有参与,这一战曹真战死,司马懿是否有提前预料到?

听说曹丕倒是对司马懿颇为信任,司马懿这个岁数时,应该尚且没有生出造反之意,不知道随着魏国灭亡在即,他的想法会不会有所改变?

于此同时,远在汉中的司马懿,却是带着数百亲卫,来到了汉中北面百十里处的山道,亲自查探晋军所修的道路。

此时晋军因为冬天将至,所以都退往五丈原过冬去了,于是这数百里山道并没有人把守,只是安插了些探子,见魏军过来,便退走报信去了。

司马懿唯恐对面在山里有埋伏,所以抓紧时间过来查探,他到了地方看过之后才彻底明白,为什么晋军花了将近三年,有大量器械相助,才修了三百里山路了。

原来其大部分道路,并不是修在山岭之间的山道上的,而是硬生生从半山坡一侧凿出通道,一路过来的!

司马懿原先对于晋军修建道路的行为,并不觉得是多大威胁,因为益州多雨,修整地再平整再结实的道路,地基都会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之下渐渐崩塌。

这样即使道路虽然能用,但行军速度却要大打折扣,司马懿预计只要自己守住汉中五年,说不定晋军修筑的道路就会大部损毁,到时候他们去成都的难度,便要高上数倍。

然而如今看起来,晋军竟然是从半山坡处往里挖深加宽,一路铺路过来,这样的道路,头顶上有山体遮挡雨水,半山的地势加上引水道,让雨水无法蓄积破坏地基,可以说是考虑的极为周到。

司马懿拿过兵士手里的长枪,用尽全力狠狠插下,却只能在最上面的胶泥路面上留下一个白印,虽然有冬天寒冷地硬的缘故,但道路确实修得结实,别说五年了,就是五十年不整葺都没有问题。

他心道怪不得对面没有留下大部队护路,冬天破坏这样的道路,只怕比修路还难。

司马懿长叹一声,心道看来要早做打算了,来年晋军一到,汉中怕是根本挡不住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5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