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变动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果然不出钟繇所料,数日后就有消息传来,说关羽拿下襄阳后,并没有取新野而直攻南阳,而是东进樊城,随之转而向北,在晋军的防线外围行军,直逼许都而来。

司马懿得知之后,也是心中暗暗惊叹,钟繇此人曹操在世时,能独力在司隶抗衡晋军,数年之间让高干和黑山军都无法打下邺城,最后还是因为钟繇被调离,怀城才失陷。

在司马懿心中,钟繇是魏臣之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一位,他甚至有一种感觉,一山不容二虎,将来自己和钟繇迟早会分道扬镳。

不过司马懿掩饰的很好,当前他还需要钟繇一派的助力,三人的小圈子已经是牵涉了太多魏国顶层的资源,而且钟繇年纪已经大了,荀攸身体也不怎么好,这个圈子,打下的人脉和涉及的关系,迟早会随着两人的死去,落到司马懿一人的身上!

在此之前,他只要低着头,做个人畜无害的人好了。

司马懿低着头,混在百官里面,往魏皇宫而去,他虽然尽量做的很不引人注目了,但还是中途被人叫住了。

“仲达,恭喜啊!”

司马懿闻言微微抬头,却见陈群对自己走来,不由眉宇间皱了一下,随即不露声色回拜。

最初的时候,司马懿参与的三人圈子之中,是没有陈群的,这让司马懿颇为奇怪,因为无论从交情和资历来说,陈群都远比司马懿有资格。

后来司马懿也曾经隐晦的向荀攸打探过口风,因为据他所知,荀攸最初陈群私交是极好的,虽然荀攸也没有明确解释,但从只言片语中,司马懿渐渐还是猜到了大致缘由,就是好像钟繇对陈群不怎么信任。

司马懿猜测个中原因,可能是陈群不怎么好控制,其投身颍川派,从始至终还是自己利益为先,颇能见风使驼,如果势头不妙,便会果断另投阵营。

其最初投刘备是如此,投了荀氏也是如此,陈群身为荀彧女婿,在荀彧和曹操决裂后,也是最早和荀氏划清界限的那一批人,这让荀攸心里也有所芥蒂。

荀攸虽然和荀彧也是政见不合,但多少也是荀家人,陈群有段时间切割的相当干净,又不声不响地在钟繇和荀攸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为了曹操的顾命大臣,这其中可以肯定陈群是出卖了一些东西的,所以钟繇在邺城的时候,拉了荀攸和司马懿,重新搞了个小圈子。

事实证明,颍川派内部的分裂,是曹操乃至曹丕乐见其成的,曹操死后,钟繇和司马懿先后被打压,荀攸差点边缘化,直到遇到关羽大举进攻,三人才重新得势。

而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让曹丕重整朝堂局势,同时和华歆一起操纵刘协退位,可以说是颇得曹丕欣赏,但禅位大典却是将事情办呲了,导致华歆开始失势,想来陈群怕被波及,所以今日才会主动和司马懿打招呼。

司马懿面上自然是不会有所表现,当即恭恭敬敬道:“懿见过尚书令。”

陈群却是亲热的把住司马懿臂膀,“仲达啊,这次你说不定官职就要比我高了,以后群还要受你照顾呢。”

司马懿知道陈群也是嘴上客气,尚书是执掌外事的,八成司马懿要借着这个名头领兵,而陈群的尚书令,才是帝王身边的核心,这是总理百官奏表文书的,只要陈群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代表恩宠不减。

他和陈群谦让了几句,钟繇荀攸对陈群有所提防,但司马懿可不这么想,他若是能利用好颍川派之间的矛盾,便有可能为自己将来布下属于自己的棋局。

他低声道:“今日朝堂之上,怕是不仅有应对晋国和汉南国攻势的朝仪,怕还是还有上次禅让后抓捕官员的处置,尚书令可有什么吩咐?”

陈群没想到司马懿竟然能猜出自己的用意,脸上惊讶之色一闪而过,他见四下无人,便悄声道:“有些人死了就是了,但陛下对其中几个人还是颇为在意的。”

“比如咱们两人之外的那位……”

司马懿心中了然,当即出声道:“多谢尚书令提醒。”

陈群说的,自然是六位顾命大臣之中,外姓的这三位,除了陈群司马懿之外,便是董昭了。

董昭因为被人告发和刘协有私,从而导致了禅让台上的事情,所以前些日子被人告发,关押了起来。

但也有官员认为这是诬陷,董昭通敌之事只是空穴来风,政敌陷害,因为从始至终都没找出证据来。

如今陈群的意思很明显,曹丕想要保董昭。

司马懿其实已经能猜到这个结果了,虽然董昭和钟繇一直不合,这次也是钟繇得势,但归根结底,顾命大臣是曹丕用来压制曹氏夏侯氏宗族的棋子,不可能短时间内抛弃掉的。

如今颍川派内部分裂,曹丕怕是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陈群便是其中一着,而司马懿的地位也很是微妙,属于两派都要争取的人选,这才有了陈群四下暗示司马懿之事。

司马懿心中冷笑,这个年轻的曹魏皇帝,只从制衡权术上来看,手段可是相当不俗,只怕曹操在世的时候,也未必能看出其能有如此才能吧?

不,应该是看出来了,明公的眼光气度果然不一般,即使曹丕做了那么多越界的事情,最后还是将魏王之位交给了他,要是交给曹植,只怕魏国早已经灭了吧?

想到曹丕的手段,司马懿也不禁暗暗叹服,之前禅让出事,曹丕的威望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但其次日上朝,就立刻把矛头对准了曹植,说其言语蛊惑刘协,才会导致一切的发生。

这成功把曹魏和汉室矛盾,成功转嫁到了曹植身上,逼得曹植差点当堂自杀,最后其做出了一首七步诗,让曹丕深为怜悯,将曹植发配了事,但最终还是将屎盆子扣到了曹植身上,大大削减了禅让的负面影响。

想到这里,司马懿把腰弯的更低了,低眉顺眼地跟着陈群等一众官员进了朝堂,心道自己还是要一直装下去啊。

当日曹魏朝堂上,先是对于如何分别阻据晋国和汉南国的攻势展开了激烈辩论,不出所料,司马懿任尚书,主管外事军务,其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赶赴许都和樊城之间布防,和早前在南阳一代驻防的曹洪李典等人一起,阻据不久就要打过来的晋军和关羽军。

许都防线收缩这事,是因曹仁丢掉襄阳,曹洪进攻寿春不利而起,司马懿的任命,标志着曹氏宗族军权的被削,时为大将军的夏侯惇虽然当堂进行了争辩,但自然是已经无力阻止。

现在宗族之内,能胜任尚书的,只有在雒阳布防的夏侯尚,如今却是无法脱身。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夏侯惇的这个大将军也是水分很足,他可以说是曹氏宗族之中最不会打仗的一个,能被硬生生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全是在于夏侯惇在曹操生前忠心耿耿的缘故。

对此曹丕在继位后,并没有动夏侯惇的位子,反而是采取了捧杀的手段,让夏侯惇占着高位,让百官觉得其德不配位,那么夏侯惇说出来的话,自然是没有多少官员响应了。

司马懿跪在官员之中,心中总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他心道曹丕为什么这么恨曹氏宗族的子弟,这不是应该是他的基本盘吗?

按道理说,如今外敌环伺,曹丕这么做简直是自断根基,他是曾受过曹氏子弟欺压,还是因为曹氏子弟支持曹植,才会有这么大的恨意?

司马懿知道其中必然有有自己不了解的原因,但眼下他已经无暇他顾,因为他马上就要点兵出征,领着曹魏已经为数不多的军师,想办法同时阻止晋军和关羽的联合攻势,想到这里他几乎就想骂娘,这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吗?

朝堂上的辩论,如今又将他思绪拉了回来,如今兵事的事情告一段落,现在是群臣争相弹劾,建言如何处理刘协的时候了。

当即有官员上前,出声道:“前汉侍郎刘和,其之前就在凶虎手下为官,怀城之乱后到了许都,在前汉天子身边多生蛊惑之言,且其夫人乃是袁氏女子,说明刘和根本就是凶虎的内奸!”

“如今造成如此事件,刘和罪不可恕,按律当斩,望陛下严查,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当即有很多人附和起来,更有人把一并弹劾董昭等人,最后范围越来越广,直到波及到了荀谌身上。

荀攸在一旁听到,脸色也不好看,这打击显然扩大化了,要说弹劾董昭是这边钟繇一派的授意的话,那荀谌显然是回旋镖打到荀家头上了。

这样下去,荀彧为汉天子刘协效力的事情迟早也要挖出来,荀家这么陷下去,那颍川派也会受到影响,如今朝中反对颍川派的力量这么大了吗?

这里面是不是还有曹氏宗族,亦或其他派系的反扑?

想到这里,荀攸悚然而惊,不能这么下去了,朝堂要是分裂成这样,还还打个屁的外敌?

却在此时,有人出列道:“晋国和汉南国同时下书,要求交换俘虏。”

此话一出,众人侧目,这是什么情况,之前有人提过吗?

他们眼见曹丕也露出意外之色,这才醒悟,这事情竟然连皇帝都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66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