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分兵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在司马懿心里,曹丕这个主公其实算不上称职,文治武功都远远比不上曹操,但胜在有自知之明,做事不折腾,能将大事放心交给手下去做。

当然,曹魏宗族除外,司马懿曾经听到过一些传闻,说曹丕似乎身体有疾,导致子嗣方面有些问题。

司马懿不知道这么离谱的传闻是怎么出现的,他一度认为是某些和曹丕不对付的曹氏宗族势力传出来的,但要真是这样,魏国只怕将来会有大的动荡。

司马懿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他尤为讨厌卷入到未知不可控的事情中去,所以当初他宁愿装病,也不愿意出仕,便是害怕出来做了官,会陷入到无法掌控的危险中去。

然而事与愿违,最后他还是进入了朝堂,并且无心插柳之下蹿升的极快,甚至如今他的地位和权力,已经超过了父亲司马防。

但即使如此,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却从未消除过,作为跟随过曹操曹丕两代的近臣,他深知曹氏有多么翻脸无情,说不定今天还炙手可热,明日便不明不白死去。

司马懿可不想步陈宫许攸的后尘,那些人和曹操亲近的多,尚且死于非命,自己又怎么可能把性命交托给曹氏?

于是司马懿如今所有的行为,都是以自保为首要前提,包括主动来将领和诸葛亮对峙一样。

南阳这地方即使败了,也有不少生路,最不济也能退往汉中,但长安雒阳那一路就不一样了,万一被晋军三路包夹,可是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尤其想到上一次谷中那一把差点将自己烧死的火,司马懿背心就阵阵发凉,他这次和晋军隔着汉水扎营,便是防止对面火攻的。

与之心态相反的,是从江陵一路北行到樊城的诸葛亮,则是对司马懿的想法了然于胸,对面显然是最近这几仗被打的没了心气,凡事以防守为先,未算胜先算败,怕是早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当然,要让司马懿跑,也要打过才行,诸葛亮这几年和司马懿对战,虽然能占据上风,但诸葛亮认为,这主要是拜晋军各类器械所赐,要是双方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自己未必拿得下司马懿。

这次也是一样,司马懿知道水军不如晋国和汉南国军,所以干脆放弃了整条汉水,只从北岸建立营垒。

这些营垒寨墙很有讲究,邻水一面夯土为墙,让晋军战船不好登陆,且长墙后面有高楼土台,可以放置弓箭投石,针对渡江进攻的敌人战船。

不得不说,这些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投石箭矢能覆盖整条汉水,让晋军和汉南国水军很难找到突破口,尤其是晋军战船顶部多少还有遮挡防护,汉南国这边就不一样了。

初次领军的关平试着带船队冲击了几次,却发现曹魏在岸上应对得当,在水军损失了十几条船后,关平发现单凭自己无法突破,便派人向诸葛亮求助。

诸葛亮收到信后,认为关平还是太急了,现下要等待一个时机,引司马懿上当主动进攻,接下来的仗便会好打许多。

他思虑过后,将魏延黄忠文聘三人叫来,说了自己下一步的想法,“我想兵分三路,让魏军露出破绽。”

“一路樊城,一路麦城,一路新野,着三位将军分别进攻。”

“对面手下大将并不多,只要三位将军持续给司马懿进攻施加压力,其早晚会露出破绽。”

魏延出声道:“樊城那一路,需要汉南国主动让开,他们要是不肯怎么办?”

樊城是汉南国最前线的所在,后面便是襄阳,要是让他们给晋军腾位置,若晋军翻脸,汉南国也保不住襄阳,所以如果给晋军让路,万一打不赢败退,或者让曹军趁机夺取樊城,对汉南国也是相当麻烦的。

魏延有如此一说,也是担心对面这次的主将关平不好说话,毕竟其之前和晋军将领都没有交情。

诸葛亮想了想,出声道:“我修书一封,着人带过去。”

关平那边收到信后,略略一看,便即了然,他起身走动几步,心道对面这军师丞相名不虚传,竟然一下就猜中了自己要什么。

关平之前一直在练习武艺,学习兵法,在关羽看来,关平资质有限,需要勤学苦练,等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方可上阵杀敌,才不会给关家丢脸。

然而关羽的失误在于,他对关平要求的标准,实在是有些高了,关羽是拿着自己标准要求的,所以怎么看关平也是不够资格,但天下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关羽的?

所以关平自成年后,就一直没有征战的机会,只关上门闭门造车,要不是先前张飞刘备先后亡故,汉南国急缺人手,他说不定还不会被关羽放出来。

但随着刘禅上位,作为辅国丞相的徐庶,力排众议说服了关羽,放关平出战,便是如今襄阳的情势。

辅佐关平的,是襄阳守将郝昭,以及参军马良,两人都是颇有能耐之辈,所以当初关平过来的时,还是信心满满的。

但倒霉的是,关平偏偏碰到的是司马懿,两人虽然同龄,但司马懿早是已经战阵老手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所以一番交战,就将关平马良等人搞得吃了几个小亏。

而郝昭长处是在守城,所以对于进攻帮不上多少忙,说到底徐庶和关羽的初衷,就是让关平守好襄阳,而不是寻找机会杀敌夺城。

但以关平的心气,岂能忍耐自己如此蹉跎下去,而此时诸葛亮的来信,却是正好说中了他的心事。

信中说关平需要立功,就必须要大败司马懿这个大敌,这需要两边合力,所以诸葛亮请求黄忠秘密带兵进入樊城,和关平一起做个局,引司马懿的魏兵入彀,好一举反击,方好击败司马懿。

此战晋国在樊城这路并无图谋,战后关平可获得全部的战功和地盘。

这无疑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关平当即就心动了,他将书信展示给马良,说道:“参军以为如何?”

“能相信晋军吗?”

马良道:“下官以为,可以相信。”

“晋军和关将军向来将来,断无坑害少将军的动机。”

“说实在,相比晋军,对面魏军更看轻我们这一路,若是少将军能够让其轻敌大意,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关平沉吟半晌,方才叹道:“是我无能,辜负了阿父和你们的期望。”

“如今不能单独击败魏军,反而要晋军相助,实在是没有颜面啊。”

马良安慰道:“少将军勿妄自菲薄,对面的镇军大将军司马懿,可是第一个从文官凭借军功走到如今的。”

“这可以说是魏国最难对付的人,少将军稍有挫折,并不丢人,关键是还是看最后的结果。”

关平点头道:“好,既如此,那便按照晋军的计划,配合那黄忠行事,看看能不能在这一路取得突破!”

那边司马懿也是挑灯熬夜,他面前的桌案上摊着一副地图,这地图远不如晋军的详细,但已经是魏国最好的地图了,上面同样密密麻麻写满了标记。

司马懿身边是军师徐邈和参军梁畿,面对两人的恭维,司马懿则是眉头紧锁,说道:“不太对。”

“晋军攻势这几天放缓了不少,以我对诸葛亮的了解,他应该是分兵布局去了。”

“我思来想去,最容易出问题的,便是汉南国这一路,其怕是早就有打算和晋军一起冲击汉水防线了。”

“我们的营垒虽然建的不错,这毕竟是几百里战线,根本不能防御得住,要是对面结合所有船只,对某处进行饱和攻击,只怕不出两天,我们这江水防线就会完全崩溃。”

徐邈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便不能坐以待毙,要不尝试抢先反击,掌握主动权?”

梁畿道:“若这真是对面计谋,引诱我主动攻击,露出破绽怎么办?”

徐邈道:“这也不过是猜测而已,我们要是一味防守,那迟早会被对方找出破绽啊。”

梁畿叹道:“可对面的,是那诸葛亮啊。”

“这人智计百出,谁知道什么时候会上他的当?”

徐邈无言以对,他自忖比不上司马懿,诸葛亮又数次击败司马懿,如今曹魏谋士对上诸葛亮都都是疑神疑鬼,那还怎么打?

司马懿道:“我倒是有个主意。”

“不管汉南国这一路,战事的关键,还是在于晋军。”

“如今晋军综合实力比我们强,若不采用些奇谋,只怕我们再这样下去,只会被对面慢慢磨死。”

“而晋军成败,则系于诸葛亮一人。”

“我根据得到消息推测,晋军可能要分兵包围我们,这就露出了一个破绽,其中军兵力不足。”

“只要我们能打败其中一路,亦或直接突袭其中军,说不定会收到意料之外的结果。”

徐邈梁畿面面相觑,心道这一支军可是极为冒险,稍有不慎,便会落入晋军陷阱,到时候有来无回,损兵折将,再想赢晋军就难了。

司马懿转向一旁默不作声的长史郭淮,“伯济,你有没有信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55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