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分别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甄宓收到袁熙来信时,已经是袁熙从易京写信十天之后了,她本来盼望着袁熙打完仗还能回蓟城,但是收到信后一看,便知道袁熙用意,知道其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回来了。

而且不仅如此,袁熙还给她给出了道考题,虽然甄宓能明白袁熙用意,她无奈苦笑中也带着几分忧虑,便当即起身,来找母亲张氏。

这些年张氏呆在蓟城,却是不怎么适应北地的严寒气候,尤其前段时间城内柴薪管制,袁熙府中带头限制点火,众人只得穿着厚厚的衣服裹上被子度日,虽然最后蓟城之围解了,但也让张氏感染了风寒,最近才稍微好了些。

对此甄宓也是颇为担心,她先问了张氏身体,得知无恙后,把袁熙信中的内容给张氏说了,最后道:“夫君让女儿回邺城带头捐钱,怕是让甄家做个表率,说是让女儿斟酌,实则有看甄家态度的意思。”

“阿母代掌甄家,甄家的事情,女儿总要来向阿母请说,带多少财货,还请阿母定夺。”

“还有就是既然夫君重新夺回邺城,甄家要不要带头迁回去,那边冬天也要暖和一些,对阿母的身体也有好处。”

张氏听了,却是淡淡道:“大王这封信,不是问老身的,而是问你的。”

“你也知道晋国如今大势所趋,将来你不仅会是王后,也很可能会更进一步。”

“但这一步便是天壤之别,这是大王在考校的你的资格,所以这两件事情,你不该问阿母,而是应该你自己去想。”

甄宓听了,苦笑道:“阿母说的是,但百善孝为先,阿母不管怎么说,也是女儿的……”

张氏摇头道:“宓儿啊,我只问你一句,你想不想要那个位置?”

甄宓一呆,她犹豫道:“夫君要妾做什么,妾便听命就是,哪有妾想不想的……”

张氏摇头道:“宓儿,你这些年成长了不少,阿母心里也是颇为欣慰,但是有一点你没有看明白,这个位置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你要去争的。”

甄宓还是没明白过来,“争什么,妾是正室,又没有犯错误,夫君总不会……”

张氏叹息一声,“这些年我也在府里,冷眼旁观大王斩不断纳娶夫人,你心里应该明白,她们这些人中,很多人无论从出身到背景,随便拉出一个来,都不比甄家差。”

“你要明白,王后虽然尊贵,但并不算稀奇,但再进一步,那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要在这个位置上呆着,就要有足够的资格和能力,若是逊人一筹,便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仅不能明哲保身,更会牵连家族,两汉数百年以来,皇后太后全族尽灭之事屡见不鲜,不可以不引以为鉴啊。”

甄宓出声道:“听阿母一说,那女儿还不如让位算了,免得整日劳心劳力,提心吊胆。”

张氏冷笑道:“照你这么说,是准备放弃皇后之位了?”

“那让给谁,是吴夫人,还是吕夫人,亦或蔡夫人?”

“你甘心吗?”

甄宓涩声道:“甘心不甘心什么的,妾没有想过,妾只相信夫君……”

张氏冷笑道:“你能担保诸位夫人都是不会变?”

“你就这么甘心把自己和叡儿的性命交给别人?”

“你不见高祖吕后故事乎?”

甄宓脸色一变,她低头沉思片刻,然后抬起头,轻声道:“阿母的苦心,女儿明白了。”

“女儿会向夫君证明,有坐在这个位置上的资格!”

张氏这才欣慰的点了点头,“这才是我甄家女郎,不枉我这些年的教导,你自小便有志气,不要消磨了大志。”

“大王如今在考验你,这是挑战,也是机会,毕竟其他的夫人,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你只要顺从本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至于阿母,我就不干涉你的想法了,你若是能用心,肯定会比阿母考虑的周全。”

“至于老身和甄家族人,便不回邺城了,免得被人非议母族干政。”

甄宓听了,深深一拜道:“阿母教诲,女儿会永远记得。”

“女儿此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不能再阿母面前尽孝,还请阿母保重身体。”

张氏摆了摆手,“你放心自去,邺城才是你大展拳脚的地方,大王如今占据大半天下,也是你该走到台前的时候了。”

甄宓回到屋里,当即开始紧锣密鼓张罗返回邺城的事宜,袁熙信中写的很简略,除了甄宓外,也没有说让其他夫人随行,所以甄宓也不敢自作主张,便分别去拜访诸位夫人,言说谁愿意回邺城,她会帮忙向着袁熙提出来。

吕玲绮首先拒绝了,她说道:“这些年妾一直跟着大王,没能亲自教导孩子,王后和大王相聚,妾便不打扰了。”

杜夫人自然是跟着吕玲绮,蔡昭姬那边编史未完,加上其几个孩子也需要亲自照顾,也是无法脱身。

侯氏表示公孙家族在幽州如今事务繁忙,尤其是牵涉到辽东公孙氏和高句丽相争,她正紧着公孙氏族人盯着,也是无法离开。

而冯夫人那边则是表示不用麻烦,袁熙若是想要她去,自会来信,在此之前,她还想从北地呆一阵子。

曹宪那边得知几位夫人的情况后,则对甄宓笑道:“王后其实不用问了,大家都知道大王这几年征战劳累,除非大王主动说,我们怎么好主动去提?”

“而且大家都有顾忌,毕竟王后现在身份不同以往了,我们即使有心见大王,也不敢僭越,反让王后去提啊。”

甄宓听了,也不禁心里感叹,她现在才真切感受到位置越高,和别人的隔阂也越多,这便是所谓的孤家寡人吧。

最后她思来想去,便直接找到大小乔,让她们陪自己去邺城,大小乔听了,迟疑道:“没有大王成命,妾等是不是会惹大王生气?”

甄宓出声道:“无妨,到时我会向大王分说,说看两位夫人离开家乡日久,也该上坟祭拜,以表孝道。”

“若是大王不许,我一力承担,大不了两位再回来便是。”

大小乔听了,连忙俯身道谢,甄宓道:“过几日我便带着甄家族人出发,到时候我等先去易京和大王会合,再去邺城。”

甄宓走后,小乔犹自不解,出声道:“我不太明白,貌似其他夫人都没有离开蓟城,往后如此做,到底是何用意?”

大乔沉思半晌,才轻声道:“怕是王后想向我们示好。”

小乔不解道:“示好?”

“咱们姐妹两个,是诸位夫人之中最没有后台的,王后为什么找我们两个?”

“他要是找帮手,也是吕夫人侯夫人她们更能有帮助吧?”

大乔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但是夫君的这些夫人,没有一个简单的。”

“倒是我们两个,背后没有家族支持,牵扯最为简单,也许因为这样,才是最为可靠的人选吧。”

小乔撅起嘴来,“姐姐这么说,不是在说我们没用吗?”

大乔笑了起来,“没用一些,没什么不好,咱们只要一心系着夫君,别的烦恼就别去管了,王后那边,也是颇为劳累呢。”

“这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咱们不争不抢,反而少了很多麻烦,不是吗?”

小乔点头道:“姐姐说的是,不过妾想到能见到夫君就很满足了,诸位夫人的事情,妾也听说了,多有七八年都没和夫君相聚几天的,尤其是那过世的孔夫人,真是……”

大乔默然,心道换做自己,能坚持这么多年吗?

甄宓正在打理家产的时候,诸葛亮却是带领众将返回了蓟城,他径直来拜见甄宓,说了已经得了袁熙命令,在蓟城稍做整军之后,便护送甄宓去易京。

之后诸葛亮出了府,按照袁熙命令安置将领,军令要求赵云自领一军去常山黑山交界处待命,高顺去卑回并州继续训练兵士,张辽暂时在蓟城守卫,高览则是跟诸葛亮领军随行。

做完这一切,诸葛亮才回到家中去见黄月英,两人相见,自然是小别胜新婚,但黄月英听说诸葛亮数日后便要再度离开,不由欣喜之情去大半。

她郁闷道:“大王也真是狠心,自己常年征战不回家,让夫君也是一两年才和妾见一面,简直无情!”

“听说那孔夫人……”

诸葛亮把脸一沉,“不要胡说,你以为大王愿意?”

“他心系苍生,三过家门而不入,你以为他不想吗?”

“他征战十年了,相比之下我们才分别三年,而且大王说过,如今天下大半平定,他也会考虑尽量避免少调动官员将领,同时让家眷安居同地。”

“我们来日方长,以后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黄月英本来委屈巴巴,眼泪直在眼眶里面打转,“夫君说的确实没错,可妾心里很难受,这几年了,妾都没有怀上,元化先生也说妾的身体不容易生子,这样下去,诸葛家要是迟迟没有子嗣,不也是妾的错吗?”

“大王有那么多夫人,子嗣昌盛,自然没有顾虑,可夫君呢?”

“要不夫君也纳两个妾室吧,妾可以随军,我这便去找……”

诸葛亮摇头道:“我们年纪尚轻,此时休提,我会帮助大王尽量平定天下的,到时候我们便可整日吟诗作对,你相信我。”

黄月英听了,这才忍着泪点了点头。

而于此同时,许都的魏王府邸,也在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

这却是卞夫人在骂曹丕,起因是曹操死后,曹丕没有按照曹操遗言遣散曹操妾室,反而是将多名姬妾纳入了自己房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8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