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震慑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魏军拿下房陵,曹真战死的消息,不久后传到了在汉中的司马懿处。

此时司马懿正在汉中筑城,阻据即将大军压境的晋军,他得到消息后,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是魏军重新夺回房陵,就能北上进逼南阳,威胁崤函通道,截断长安后勤补给,从而减少威逼汉中的晋军威胁。

当然,这都是理想情况,付出曹真和上万兵士战死,仅剩夏侯尚和万余兵马魏军,到底能对实力雄厚的晋军造成多少威胁,司马懿其实是不太看好的。

而司马懿忧虑的是,晋军大军近在咫尺,要是曹真夏侯尚攻势受挫,还能撤回来一同阻据晋军,如今夏侯尚肯定是要守住房陵的,这等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汉中的自己,都要独自面对晋军的攻势。

这个巨大的压力,压得司马懿有些喘不过气来,其实自从他出仕以来,如果抛去和晋军的几场关键大战,司马懿的表现可以说是远超同侪,无人可比。

但偏偏是有几场关键的大战中,都是司马懿这边先掉了链子,从被晋军针对偷袭导致许都陷落,到长安包围战荆州防线崩溃,司马懿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换做其他人,可能就是下狱问罪,以致永不录用了。

不过好在曹丕也清楚司马懿战败,非其一人之力所能挽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晋国用了绝大部分力量专门针对司马懿,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已经是尽量做到了最好,换做其他人,只会更加不堪。

而且曹魏朝堂之中,司马懿已经是最拿的出手的人了,所以如今守卫益州门户汉中的重担,只能落到了司马懿头上。

但司马懿忧心的是,若这次自己再败,魏国将无路可退,曹魏朝堂官员集体绝望之下,可能会弹劾自己做为替罪羊,到时候自己的处境便危险了!

而且在司马懿看来,两国势力差距已经大到了无法弥补的地步,汉中不可能守得住,迟早会实失陷,自己决不能就这么死守下去,必须要找个借口离开汉中,将锅甩给别人,才是明哲保身之策!

司马懿想了又想,便写了一封奏表,言说近晋军还有一个月就要抵达汉中,即使过冬前不发动攻势,来年开春也会全力进攻。

而以魏国现在实力,若同时和晋国和汉南国开战,后勤和兵力都无法支撑,所以恳请魏廷尽速和某一方和谈停战,方为上策。

这份奏表和曹真战死的战报,一同送往成都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彼时曹丕染上了头疼牙痛之症,日夜饱受折磨,脾气暴躁了不少。

他得到消息后,痛心曹真战死的同时,反而心里如释重负,这意味着曹训将来只能死心塌地认自己为父,曹氏内部也会安定不少,曹丕甚至猜测,曹真是不是为了自己儿子的前途而故意战死的?

但如今想这些已经都没有意义了,曹丕极为认同司马懿信里的话,魏国已经没有实力同时和晋国开战了,眼下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停战求和,以恢复元气。

因为之前魏国对汉南国用计失败,促成和谈的计策并没有奏效,反而暴露了一个安插在刘禅身边的重要奸细,导致曹丕对此很是失望,所以这次他没有找大臣商议,而是直接上朝的时候,在朝堂上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果不其然,魏国群臣对于和哪方停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其争吵之激烈,以致于大半天都没有吵出结果。

这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大臣,是支持和晋国停战,趁机全力攻打汉南国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时情势不同以往,晋国的实力已经强大到了让很多魏国官员丧失勇气的地步,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益州派官员,他们认为如今和经过硬碰硬,魏国迟早会被拖垮,既然如此,不如向晋国低头,换取喘息的机会。

当然,让晋国暂时停止攻伐,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小,于是有些大臣提出,可以向晋国称臣,亦或割地求和,甚至有人认为直接将汉中交给晋国算了。

对此自然惹恼了另外一派,这一派多是曹魏老臣,和晋国有着很深的矛盾纠葛,他们认为联合汉南对付晋国,才是唯一的出路,不然魏国汉南只存其一,如何能对付实力强大的晋国?

这两派都有自己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有一些更为悲观的官员,认为无论选哪一条路,最后魏国都避免不了覆亡的下场,这些人在辩论之中把水搅得更浑,上百大臣争吵得沸沸扬扬,传到曹丕耳中,让他越发头昏脑涨。

他已经听了好几个时辰了,中间已经吃了两盒糖酥,听到后面,实在是忍耐不住,冷哼道:“诸公碌碌,让朕失望!”

他这一出声,堂上都安静下来,曹丕再次出声道:“如今争论这些,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朕已经明白,以魏国实力,是不可能再这样打下去,而且你们是不是想得太好了,是不是觉得魏国和谈,对方就一定会答应?”

“你们能保证吗?”

堂上百官听了,皆是低头默默无语,曹丕见状,说道:“所以朕已经决定了,同时向两国派出使团和谈!”

“哪边能答应,我们就和哪边结盟,若两边都能停战最好,不然魏国未必能支撑三年!”

众官听了,都长出了一口气,曹丕的这个想法,反而是最可行的,魏国也确实需要一年半载休养生息的时间了。

有人出声道:“若是两边都不同意的……”

众人心中一紧,这也极有可能,若是对面铁了心要联手先消灭魏国,自己这些人该何去何从?

曹丕指着一人道:“公衡,你说说看。”

他指的却是出身巴西,原先是刘璋旧部的黄权,如今身为车骑将军,见曹丕问话,黄权出列道:“臣以为,若行事若此,当提前打通南蛮,寻找退路。”

有人出声道:“再南能去到哪里?”

黄权沉声道:“万一守不住益州,那就只能去哀牢交趾,亦或更远的地方了。”

众人听了,都是脸色一变,心中暗骂,这越往南去,越是山岭横断,江水纵横,不仅有南蛮野人,还有毒蛇猛兽,乃是上千年不开化的瘴疠之地,成都这边好歹是经营了千百年的富庶之地,如今竟然要沦落到做野人的地步吗?

我们要是走了,你们益州人留下来投降是吧?

当下有人纷纷出声反对,曹丕又指着一人道:“孝直,你来说。”

他指的是同为刘璋旧部法正,其和黄权一样,都是被任命的益州派官员,法正听了,便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当和晋国谈和以换取喘息机会,接下来无论如何都要攻灭汉南,占据江东,才能和晋国分庭抗礼。”

“晋国迟早会攻打大魏,眼下能争取多少时间是多少,大魏不能指望其手下留情,至于汉南,其也绝对不会站在大魏一边,只有将其吃下,才能减少变数。”

“臣认为,即使放弃益州,换取汉南国覆灭,也是值得的。”

曹丕出声道:“那我魏国将何去何从?”

法正出声道:“交趾不够远的话,就去安南亦或暹罗。”

众人听了,更加说不出话来,这都跑到哪里去了?

但如今魏国形势确实十分恶劣了,他们也心里明白,晋国就是要统一天下的,岂能放过魏国,和谈也不过是一厢情愿,尽力争取的渺茫机会罢了。

曹丕心中冷笑,他算知道益州派官员的想法了,让魏国自行让出益州,从而让战火不会波及到益州士族,想的倒是很美!

他突然话锋一转,“朕听闻最近有些人,已经在想着退路了。”

众官心中一惊,就听曹丕道:“其实对此朕也能理解,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皆是常情。”

“但让朕不能容忍的是,拿着魏国的俸禄,还要出卖魏国国土和兵士性命,以为自己晋身的凭借,这样的人品,实在是让朕不齿啊。”

“张松,你说是不是?”

众人下意识回头,将目光齐刷刷投向别驾张松。

张松是蜀郡本地人,如今任益州别驾,他没有想到曹丕突然问到自己,眼见众人看来,不由慌乱道:“启禀陛下,臣并无做这些事情。”

曹丕冷笑道:“朕又没有问你本人,你急着辩解什么?”

“是不是你做过什么亏心事?”

“来人,将张松拿下!”

当即有廷卫上来,将张松绑了起来,张松大叫冤枉,曹丕却是一摆手,陈群便站了出来,拿出校事府搜集的张松通敌证据,读了起来。

众官听后,都变了颜色,张松竟然私通汉南国,出卖夏侯惇一路的军情,导致其这一路屡屡受挫。

曹丕冷笑道:“张松,你还有什么话说!”

“来人,拖出去斩了!”

不多时,便有兵士将张松人头放在盘子里端了上来,百官皆是心中惴惴,有人则是双腿发抖,站都站不稳了。

曹丕见目的达到,起身道:“诸位也看到了,若是站在大魏一边,我当以国士待之,若是背反大魏,我便让其死在大魏前面!”

“如今大魏不管走向何方,益州都会与之共存亡,休想置身之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02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