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党争

书名: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作者:光荣小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一直龟缩着偷偷占便宜的孙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搞个大。

他听闻冀州之战已经白热化,袁熙也离开了江淮去往兖州,便准备派出吴国的所有兵力,以及程普黄盖徐盛丁奉在内的所有大将,往刘备袁熙领地发动猛攻。

战前他召集所有的掾属,立于桌案之前,喝道:“魏晋相争,冀州一战,将决定中原归属,如今看来最多一年,两边就会分出胜负!”

“无论哪边取胜,都会趁势占据江淮荆州,留给吴国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无论魏晋哪一方覆灭,对面都会将其完全吞并,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便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

“所以如今吴国只有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尽可能拿回属于我们的地盘,才能在将来的对抗中取得先机,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走到最后!”

“所以如今挡在吴国面前的无论是刘备还是凶虎,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而这两方此时都在对魏国发动进攻,正是我们动手的好机会!”

有官员出声道:“吴王,吴国不是先前刚和晋国和汉南国写协议停战了吗?”

“若是此时先动手,会不会被天下人非议?”

孙权听了,眼睛一瞪,怒吼道:“两个宵小之人,联手蚕食我的江东地盘,逼迫我签订城下之盟,是吴国奇耻大辱,我如今报仇,乃是堂堂正正!”

“你如此说,难道是想讽刺我背信弃义吗?”

那官员听了,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告罪,孙权却是不依不饶,挥手道:“出兵在即,却在朝堂之上大发谬言,祸乱军心,莫不是两国的奸细?”

“斩了祭旗!”

当即有侍卫上来,不顾那官员苦苦求饶,将其拖下堂去,不一会,便有侍卫拖着木盘上殿,正是那官员首级,在场一众官员见了,皆是心内暗惊,大气也不敢出。

孙权见状颇为满意,他缓缓扫视场中,喝道:“择日孤将拜将点兵,尽起吴国大军,和凶虎刘备决一死战!”

众官皆是拜伏听命,孙权命人退朝后,却是召集张昭虞翻等几位心腹大臣入宫议事。

虞翻接到传令后,知道八成是为了拜将之事,吴国将领众多,文官如云,但谋主的人选,却自周瑜去世,鲁肃走后,迟迟定下来。

如今孙权看准时机出兵,兵士粮草早有准备,但在军师任用上,却是迟迟悬而未决。

虞翻来到宫门前,由侍卫带着往里走,却同时有几人过来,见了虞翻,便过来打招呼,他打眼一见,却都是和自己交情不错的,便回礼道:“诸位也来了?”

这几人便是顾雍阚泽,孙邵诸葛瑾,平日里面都和虞翻关系不错、

虞翻这人脾气臭,嘴巴毒,但在崇尚名士刚正不阿风范的当下,却很受欢迎,众人也都争相结交,而且他是江东本地人,和同是江东出身的顾雍阚泽,自然是有同气连枝之感。

而孙邵诸葛瑾,则是情况有所不同,孙邵是北海人,诸葛瑾是琅琊人,两人都是北人,来到吴国后势单力孤,所以便和江东派交好借势。

在这个圈子里面,虞翻因为百无禁忌,所以成了联系众人的纽带,而他们这個团体也是有目的的,便是对抗张昭张纮的徐州派。

徐州派严格来说,是广陵一带的南徐州人,先前被袁熙屠过的广陵士族,便属于南徐州人,这些人自成一派,虽然广义范围上也属江东,但因其地处长江以北,和虞翻这些长江以南的士族,还是颇为泾渭分明。

而张昭张纮并称二张,极受孙权重视,风头胜过了其他官员,是吴国官员势力中最大的一股,之所以变成这样的形势,是因为孙权采用了和袁绍曹同样的手段,即用外来士族压制本地士族,以免本地士族脱离控制,尾大不掉。

这种主公普遍采用的手段,自然也多少会激起虞翻等人暗地里面的抵触,于是他们便勾连起来,和张昭等人对抗。

他们并不傻,而是看得很明白,群臣隐隐争斗,散而不乱的局面,正是孙权所希望的,要不给他们再多胆子,也不会明目张胆去做这种事情。

作为主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部下官员都对自己效忠,但彼此间却是因为不和而明争暗斗,无法形成统一的利益团体。

要是哪一天底下的掾属不斗了,整日一团和气,那才是最可怕的,这意味着其中出现了威望极高的主心骨,而既然这人能压服群臣,是不是也意味着有一天他能带领群臣,将主公赶下台去?

所以主公策动掾属相争,是千百年来的为君之道,谁也无法避开,虞翻等人皆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时时刻刻和张昭张纮公开唱反调,以为明哲保身之道。

而这次斗争的焦点,就是拜将的军师都督之争。

大军发动,不可能空缺军师,程普黄盖等人勇武有余,权谋不足,若无周瑜水平的人坐镇,只怕下场比之前的巢湖之战更加不堪。

于是江东派和徐州派不约而同推举出了己方的合适人选,江东派这边推举的是诸葛瑾,而徐州派那边,推举的是陆绩。

这种景象颇为荒诞,因为诸葛瑾是徐州琅琊人,反而陆绩是纯正的江东人,等于是两边各自在支持对面的人。

这种默契里面,蕴含着很多的潜规则和考量,可以说是两派私底下交锋和妥协的结果,而且这里面。还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之处。

诸葛瑾是诸葛亮兄长,当初曹操屠徐州,两人逃难,他留在了江东,而诸葛亮则是去了荆州,就此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而陆绩虽然比陆逊要小,却辈分更高,也是如今陆家家主,也是徐州派推出来作为军师的人选。

单从年龄和经验上来说,陆绩如今不过十六七岁,而诸葛瑾相比之下要大上好几岁,而且有不少领兵作战的实绩,显然是比陆绩更有资格的。

但另外一方面,两人其实都存在不小的问题,因为诸葛亮和陆逊,是凶虎麾下极为有名的两大军师,诸葛亮陆绩和其皆是有亲,所受的质疑非议也是不小。

但吴国找遍上下,实在是找不出比两人更合适的人选了,不然谁会拿着江东大军的性命当做儿戏?

但两派也知道,相比先前的周瑜等人,陆绩和诸葛瑾实在是太年轻了,在军中威望严重不足,这次孙权突然决定发兵,是不是也太急了些?

虞翻等人一边往里走,一边说着话,虞翻见众人质疑,冷笑道:“大王这点上倒没有做错,再拖下去,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前些日子铸造的大泉五千,作为俸禄发放了不少,你们多少都有收到了吧?”

“然而这才不出三个月,这钱就和废铁一般,都顶不上先前的五十钱!”

“听说最近有好几个官员的俸禄全是大泉一千五千,结果穷的家里揭不开锅,孩子都饿死了,最后跑去晋国了?”

顾雍听了,脸色一变,连忙低声道:“仲翔,这里什么地方,注意言辞!”

虞翻也知道自己失言,匝吧了下嘴,悻悻道:“这样下去,我都要断粮了,听过吴景那些人投靠晋国后,混的风生水起,他那本事我是知道的,不就是傍上了一条粗腿么!”

“说来吴家也是够狠,一个女子,先后献给孙氏袁氏,偏偏地位越走越高,真是服气。”

“听说那位生死存疑.大王现在打晋王,算不算不孝……”

旁边的人都快疯了,阚泽扑上去捂住虞翻的嘴,低声喝道:“仲翔,你想死我们不拦着,别拖我们下水!”

众人正一片混乱间,那边却走过来几个人,众人一见,却是张昭张纮,严畯陆绩四人。

江东派几人见了,便过去相见,虞翻却是不露声色和陆绩交流了下目光,很少有人知道,两人私交甚笃,甚至远超江东派大部分人!

江东派看到严畯,也是暗道幸好严畯怕死,推了都督之位,不然这次军师之位,怕是妥妥落到其头上。

严畯是徐州彭城人,精通诗书三礼,同时熟读兵书,在张昭的推荐下做了骑都尉,在对山越和刘备军的作战中表现颇为亮眼,本来是身为军师呼声最高的人选,连孙权都一度极为认同,准备择日拜将。

但严畯却是坚辞不受,说自己相比晋国的诸葛亮陆逊,亦或刘备的庞统徐庶,计谋上都远远不如,若自己做了军师,只会让吴国兵败。

对此孙权也很无奈,严畯本人如此信心不足,强让其作为军师也没有意义,所以才有了今日找两派入宫商议之事。

孙权今日在殿上的意图很明显了,吴国已经是孤注一掷,你们两派谁也别想置身事外,一定要定出军师人选,将来打了败仗,是都要负责的!

两派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当下苦着脸进了孙权内殿,就此事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数日之后,吴国集结十万人,分数个方向水陆并进,同时打入了江淮数郡,大战在短时间内就波及到了上千里的战线。

这次吴国隐忍良久,自然来势汹汹,汉南长沙告急,江夏丢失过半,连防守长江的甘宁在猝不及防下也吃了不小的亏,被迫退往濡须水方向。

尤其是汉南国战略纵深太浅,一下就被吴国逼近都城,坐镇长沙的徐庶得知后,知道已经来不及通知刘备关羽回援,便紧急发令给平定南蛮的张飞,让其向东阻据吴国大军。

而江夏的黄祖就比较倒霉了,吴国入侵江夏的时候,他正在江上巡视,结果遭遇了突袭过来的吴国战船,两边大战一场,黄祖中箭负伤退走,数日后伤重不治,就此去世,由其子黄射暂领江夏太守。

甘宁这边退守濡须水后,暂时阻住了吴国水军步伐,但其西边的江夏已经被吴军打入,他自忖独木难支,便向寿春告急,在寿春坐镇的袁胤得知后,紧急派刘晔去增援甘宁,同时报知正在豫州的袁熙。

袁熙收到信的时候,他正带人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兖州边境,眼见就就能将曹操防线打穿,此时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他知道孙权不会死心,但对方抓的时机也太好了,孙权打仗可能不行,但眼光却很不错,这一下让袁熙颇有种顾此失彼的之感。

他召来陆逊等人,说道:“玄德公在荆州打许都,怕是自顾不暇,江夏也是岌岌可危,寿春那边有些麻烦。”

“你们觉得是不是该派人回去增援兴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529s